2024-07-2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52 做自己

    颱風強制放假在家裡躺了兩天,思考到底什麼是「做自己」?以及為什麼這個口號會逐漸流於另一種新式從眾行為、成為讓一部分人感到焦慮或者厭惡的代名詞。

    有機會的話,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就什麼都不要做!包括扮演社會角色、做自己、進修、放縱等等行為全都不做,片刻也好,在沒有外力干涉的狀況下如果就這麽純粹躺著、兩眼發直、腦袋空白,可以躺多久?
    結果不到幾分鐘就意識到自己的手已經伸向手機了。

    才學會不放任自己增長無謂的空虛與焦慮不安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對於做自己的練習進展。唯有真正將表面的自己徹底放空的時候,「自己」才有機會悄悄浮現,那可能會是一個與我們平常所認知的自己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人、想要的東西也與我們以為的完全不同,但他知道如何幫我們找到真正的快樂。

    或許不會是現在用到、不會是近幾年內感受得到好處的能力,但隨著漸漸習慣如何穩定辨別和處理自己的焦慮反應,在未來不知道多久之後的哪天再次陷入茫然的時候至少能夠想起自己是有力量可以安頓那些不安情緒的。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做」出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自己,就足以徹底改變自己的形象,然而那僅限於暫時翻轉他人對自己的刻板印象,卻不見得能夠維持得了多久,因為自己會先承受不住。
    往往周圍的人都以為我們變了、但唯獨自己內心知道其實自己未曾真正改變,後續反而會因為周圍的人對自己所塑造出的「全新的自己」所抱有的認識與期待而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就像曾經社會普遍歡迎外向的人、對內向的人較沒那麼友善,於是不少內向的人強迫自己表現外向,後來遭遇一些光靠裝扮外向無法克服的困境而受挫、最終走向更徹底的自我封閉,十分可惜。

    體質良好的改變,是由內而外的。
    先是自己的小小發覺、接著才是外在的些微變化,最後才是驚艷四周的大放異彩。

    除非是斷聯很久再相逢而對變化感到驚嘆,我認為好的變化是悄然發生且默默持續的。因為有時候變化過於衝擊,我們不只嚇到周圍,同時也會嚇到自己,慢慢累積的好與穩定的內在品質代換才會讓我們得以對自己的過往與現在抱有信心、期許未來也一直能好下去。

    當收到別人針對自己所做的改變給出讚美或批評,內心產生反應時,問自己:

    「我是嗎?」以及「我喜歡嗎?」

    如果是,那很好,欣然收下對方的讚美不用害羞不好意思,如果收到的是批評,那有什麼關係?我還是很喜歡自己就是這個樣子。

    如果不是,那為什麼我要裝成這個樣子,既無法欣然接受他人的讚美,也無法避免因受到他人評斷而動搖?是不是比起現狀,我有其他更適合呈現的自己?

    多對自己提問、認識自己,也同時可以從過往的經驗中收集那些成就自己的線索與契機,拼湊成完整的成長故事,作為往後再次迷失時的地圖。

    做自己指的是在尊重與負責的前提下,不傷人也不害己的與周圍人事物進行互動,並且能將事情發展推向良好的結果。
    常遇到的是一方抱怨某些人太做自己、很霸道很討厭,然而那種霸道橫行或許並非是做自己的表現,而單純是為了逃避自己應該要有基本待人處事能力責任,哪天遇到另一個比他們更霸道的幼稚鬼時,他們就會踢到鐵板。

    我覺得有時生活中天天抱怨別人太做自己的人,或許也太做自己了,希望某些不想承擔的責任可以由對方替自己承擔,然而對方卻不肯、雙方也不願理解彼此的苦衷、讓步協調,於是導致僵局。將自己從無解的處境中救出,也是自己的責任之一。

    做自己的人,單純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但不是基於推託責任或者無視規則,有時候跟隨大眾、服從規則,有時候離經叛道、獨樹一格,既不會因為跟隨大眾而失去自我,也不會因為遠離眾道而傖惶不安。

    如果會因為做自己而頻逢惡事,那很可能不是真的做自己;
    如果會因為沒做自己而感到焦慮,那也不像是「做自己」這個詞彙所包含的期許;
    如果獨往時自得、融入人群時愉快,那麼不完全做自己也可以是一種做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