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 :讓人深思的「兒少照顧者」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是一本漫畫書,描述「兒少照顧者」(Young Carer)~小唯的故事。光是書名,聽起來就很震撼,讓人想知道,小唯到底發生了麼事?


書中的內容並不是純屬虛構,內容取材自多名兒少照顧者個案與醫療工作者的真實經歷。


小唯是典型的「兒少照顧者」。他們的青春被孝順犧牲,被壓在以愛為名的巨石下,逐漸喪失感受及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關於作者


作者水谷綠(Mizutani Midori),生於神奈川縣。出道作品《慌慌張張的實習醫生》(KADOKAWA)獲頒第 22 屆漫畫散文迷你大獎B 獎。


在那之後,還有許多代表著作,包括《所以當了精神科護理師》、《重要的人死去時》、《我、鴨子與狗的生活》、《心之護理師夜野》等。


❤️故事大綱


本書的主角小唯,年僅八歲,就已經扛起家中重擔,包括了買菜、煮飯、做家事、照顧長輩、照顧弟妹。因為在她2歲時,媽媽就思覺失調症發作。


此外,家裡還有對家人漠不關心的父親(把照顧家人的工作都丟給小唯)、格外受寵的弟弟,以及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爺爺。


天啊!光是開頭,就讓我看得屏氣凝神、神經緊繃。接著讀下去,感到的是一陣心痛。這麼小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到底是怎麼長大的?


小唯到高中後,認識了一些朋友,開始蹺家、逃學。高二時,被家人送進精神病房。在住院的日子裡,生活變得異常的清閒。不用聽到家人吵吵鬧鬧的聲音,也不用做家事。


長大後的小唯,學得一技之長,成為護理師,和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但童年時期的陰影,並沒有因為長大而消失。有些時候,日子反而變得更加艱難...。


❤️寫在最後


讀完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多年前曾經看過的日本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當時真的好震撼,感到難以置信!這世上,真的有一群這樣遭遇的孩子們嗎?


而小唯的故事,讓我們更了解了兒少照顧者所面臨的現實。他們的童年被壓在責任的重擔下,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這些「小大人」們,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在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孩子嗎?


但願這本漫畫書,能夠成為一道溫柔的提醒,讓更多人關注這群特殊的孩子們,並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讓他們也能夠擁有。屬於他們的童年和青春!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4年第58本

#思覺失調症

#解離

#經驗重現

#兒少照顧者

@遠流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product.mchannles.com/3GJaq


avatar-img
157會員
213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塔妮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你是否時常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計劃的實行率很低?總是被死線追著跑?那麼,這本書很適合你! 會想讀《死線患者的自救書》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為它榮獲亞馬遜超過8700個好評推薦;另一個,則是因為它的推薦者~林怡辰老師和劉奕酉老師,兩位都是生產力大師,更是我的偶像!偶像推的書,
自從開始有閱讀習慣以來,「習慣」和「複利」這兩個關鍵字,一直非常吸引我。擁有良好習慣的人,自然能夠收穫人生複利。因此,當我見到《習慣致勝》這本書的書封時,立馬就想開始閱讀。 《習慣致勝》的作者,是日本習慣養成大師及顧問~吉井雅之。他認為,成功與不成功人士之間的差別,在於大腦內的軟體
他想結婚,但岳父要求,以無貸款的前提,在台北市買間全新30坪的房子,給女兒當聘金。 這樣苛刻的條件...也太逼人了吧!身為男人的責任和壓力,還真不小!也難怪,現在一堆年輕人都不想結婚、生子,只想躺平! 《禿鷹》:金融投資與現代言情的結合,一本不一樣的言情小說! 其實塔妮雅不太讀言情
你覺得寫作很痛苦嗎?你擔心自己寫的文章沒什麼人按讚嗎?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不妨參考日本暢銷書編輯,破百萬點閱的寫作建議。​《流量寫作密碼》的作者竹村俊助,是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經驗豐富的編輯。經手過的書籍,累積銷售數字超過百萬本。而自己在媒體平台發表的文章,瀏覽次數超過一百五十萬次。​
《請以真名呼喚我》這本書,為一行禪師生前唯一結集成冊的詩集,首度中譯繁體出版。讀了禪師的詩,就能明白,為什麼他永遠是那麼自在歡喜、總是笑容滿面。 《請以真名呼喚我》裡有一百四十三首詩 。除了英文版同名詩集原本收錄的詩作以外,另外還收錄了20多首,未曾英譯的詩作。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你是否時常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計劃的實行率很低?總是被死線追著跑?那麼,這本書很適合你! 會想讀《死線患者的自救書》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為它榮獲亞馬遜超過8700個好評推薦;另一個,則是因為它的推薦者~林怡辰老師和劉奕酉老師,兩位都是生產力大師,更是我的偶像!偶像推的書,
自從開始有閱讀習慣以來,「習慣」和「複利」這兩個關鍵字,一直非常吸引我。擁有良好習慣的人,自然能夠收穫人生複利。因此,當我見到《習慣致勝》這本書的書封時,立馬就想開始閱讀。 《習慣致勝》的作者,是日本習慣養成大師及顧問~吉井雅之。他認為,成功與不成功人士之間的差別,在於大腦內的軟體
他想結婚,但岳父要求,以無貸款的前提,在台北市買間全新30坪的房子,給女兒當聘金。 這樣苛刻的條件...也太逼人了吧!身為男人的責任和壓力,還真不小!也難怪,現在一堆年輕人都不想結婚、生子,只想躺平! 《禿鷹》:金融投資與現代言情的結合,一本不一樣的言情小說! 其實塔妮雅不太讀言情
你覺得寫作很痛苦嗎?你擔心自己寫的文章沒什麼人按讚嗎?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不妨參考日本暢銷書編輯,破百萬點閱的寫作建議。​《流量寫作密碼》的作者竹村俊助,是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經驗豐富的編輯。經手過的書籍,累積銷售數字超過百萬本。而自己在媒體平台發表的文章,瀏覽次數超過一百五十萬次。​
《請以真名呼喚我》這本書,為一行禪師生前唯一結集成冊的詩集,首度中譯繁體出版。讀了禪師的詩,就能明白,為什麼他永遠是那麼自在歡喜、總是笑容滿面。 《請以真名呼喚我》裡有一百四十三首詩 。除了英文版同名詩集原本收錄的詩作以外,另外還收錄了20多首,未曾英譯的詩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一個在家不受眾人喜愛的女孩, 猶如「玩物」般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青少年與家長的關係在青春期時常處於緊張狀態,這本以漫畫方式呈現心理學主題的書籍,輕鬆有趣地探討青少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網路成癮、依附關係、憂鬱症等,適合讓家長瞭解青春期的煩惱,提供因應方法。書中談到心理疾病的知識,提供了鼓勵面對困難的訊息,適合對心理疾病不瞭解的人閱讀。
Thumbnail
擔任保母照顧的小孩為何不斷畫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畫作?究竟是我太過大驚小怪?還是這個家真的有問題?
Thumbnail
失控的照護———葉真中顯 ​ 這本書是本推理小說,但卻不僅是推理小說那樣簡單,尤其裡頭描寫日本的長期照護面臨的困境、以及老人生命的悲歌,或許有很多人覺得「這怎麼可能」,我只能說這些人真的很幸運。也翻拍成電影,上個月在日本上映,歡迎大家去看預告片,然後就會被爆雷,然後我爆雷就不會被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在家庭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不被家庭成員尊重,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而長期高壓的照顧下,無法獲得釋放,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和長照犯罪的隱藏因素。文章中描述了兒少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並希望長照早日結束,讓自己有機會規劃未來。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通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活壓力。本文講述了一位兒少照顧者的真實生活故事,以及他們內心所承受的心酸與矛盾。文章呼籲重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並提醒人們預防失能、失智等問題。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照顧者的內心世界,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照顧這一群體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一個在家不受眾人喜愛的女孩, 猶如「玩物」般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青少年與家長的關係在青春期時常處於緊張狀態,這本以漫畫方式呈現心理學主題的書籍,輕鬆有趣地探討青少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網路成癮、依附關係、憂鬱症等,適合讓家長瞭解青春期的煩惱,提供因應方法。書中談到心理疾病的知識,提供了鼓勵面對困難的訊息,適合對心理疾病不瞭解的人閱讀。
Thumbnail
擔任保母照顧的小孩為何不斷畫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畫作?究竟是我太過大驚小怪?還是這個家真的有問題?
Thumbnail
失控的照護———葉真中顯 ​ 這本書是本推理小說,但卻不僅是推理小說那樣簡單,尤其裡頭描寫日本的長期照護面臨的困境、以及老人生命的悲歌,或許有很多人覺得「這怎麼可能」,我只能說這些人真的很幸運。也翻拍成電影,上個月在日本上映,歡迎大家去看預告片,然後就會被爆雷,然後我爆雷就不會被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在家庭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不被家庭成員尊重,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而長期高壓的照顧下,無法獲得釋放,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和長照犯罪的隱藏因素。文章中描述了兒少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並希望長照早日結束,讓自己有機會規劃未來。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通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活壓力。本文講述了一位兒少照顧者的真實生活故事,以及他們內心所承受的心酸與矛盾。文章呼籲重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並提醒人們預防失能、失智等問題。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照顧者的內心世界,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照顧這一群體的辛酸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