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修捷要》夏蓮居老居士 著
《淨修捷要報恩談》黃念祖居士 講
《拜文》【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講】現在到了第十段,第十段就是說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我們一心觀禮極樂世界的教主本尊,教主嘛,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
本尊,這是密教的語言,密教修什麽法,那個佛就是你的本尊,你之「本」,你之「所尊」。現在淨土宗大家都在念佛,所以按密教的說法,這個佛,阿彌陀佛就是大家的本尊,所以是教主本尊。這個本尊的說法,是按密教的語言。
「今現在彼,爲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今現在說法,「今」是現在式,不是過去,不是未來,是現在。今現在說法,這是現在進行式,He is speaking. 不是 was,不是 will,都不是,一個是未來 (will),一個是過去 (was),這是現在正在說,這個時候正在說法。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在極樂世界,「爲諸有情」,爲彼國的一切衆生,在宣說甚深微妙之法,是個甚深的法,我們要知道(這一點)。
大家常常有人就說,「淨土法門是愚夫愚婦所行」,看不起呀;如果是愚夫愚婦修了也往生,他就更看不起了,他說,「我是好像遠超過於這個,我應該有更好的方法嘛。」
這個其實你可以給他說破,「愚夫愚婦也能行」,愚夫愚婦是不是很困難哪?他沒有多少知識,文盲,他是很困難的,就是說這個病是很重的。這一個大夫能夠治很重的病,那一個大夫只能治感冒,哪個大夫高明?當然治那個重病,治那個絕症的才高明嘛。所以那個沒有什麽知識,不懂得什麽道理,沒有什麽學問,他也能把他治好。這個病入膏肓的人,絕症,這個大夫都能治,只能說大夫高明,不能說,你把那個要死的人都治好了,我不來(讓你)治了。
有很多人這個地方是顛倒了。就好像那個傻子照相機,傻子照相機傻子都可以用,那個照相機並不傻,是不是?那是很高級的,多少電腦在裏頭,是不是啊!大家能夠使用、能夠普,正是這個法本身的高明殊勝!所以淨土法門是「甚深微妙」之法,底下我們還要把它說明怎麽個「甚深微妙」,都是可以說得通的。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就在這兒,你就是這麽念 ── 你做不到的事情,你「暗合道妙」,你自然合乎最高的道妙。這不是碰巧,這個方法本身就具有這樣的殊勝。
今正在那兒給他的國土說甚深微妙之法,極妙之法,稱爲微妙。「爲諸有情」,他那兒不但是本土的有情,十方的世界都到極樂世界去禮拜阿彌陀佛,到了那裏都在聽法。所以《無量壽經》有〈禮供聽法〉這一品。
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還都是你要先「了達諸法空、自性空」,你要了達這個之後才能夠成就佛土,才能夠「授記作佛」。所以跟《金剛經》沒有一點兒矛盾,《無量壽經》一來跟《金剛經》就統一了,這是夏老師一個極大的功德!
不要說一個佛教,還要彼此你說我不行,我說你不行,這種現象叫做什麽?就是叫做「鬥諍牢固」。這種現象,現在也是個規律,也不足怪。
佛在世的時候,是「解脫牢固」,很多人都解脫了。再以後佛涅槃了之後,最初的時候是「禪定牢固」,很多人很容易得禪定,那禪定很深,那個時候的禪定比現在、後世的禪定深得多。而再過五百年,禪定的人也很少了,「多聞牢固」,還知道很多經典,還知道很多教,研究得還是很深,多聞還是牢固。再五百年,連多聞的人也很少了,「塔廟牢固」,到處有塔有廟。
(一九)五幾年的時候,我去休養,我跑到莫干山住了兩個月,從上海坐車到杭州,這沿途看見這倒了的塔,不知道有多少。這個廟,過去我住的這兒,就附近這一圈,很近的這一圈,廣濟寺算是遠的了,離我就是(走路大概七分鐘)…,這一圈十幾個廟。那邊打電話來,這邊一通知,我一出門看見那棟房子都是廟,十幾個廟,所以塔廟很多。都坍塌不存在了,塔廟牢固也過去了。剩下的是什麽呢?
底下是什麽牢固呢?「鬥諍牢固」。「鬥」是戰鬥的鬥,「諍」是言字旁一個爭多爭少的爭,鬥諍牢固。就是諍論,你跟我不同,我跟你不同,就是說「我修這個法我這個好,你那個不好。」兩個法師也是,就是「你也是淨土宗,我也是淨土宗,但你那個淨土不行、念佛不行,我這個才好。」就是沒有誰互相讚歎,都互相在那兒「鬥」,都是你說我不好,我說你……,這種諍論,這個牢固!所以這沒有什麽可怪,這就是娑婆世界的一種現象了;在極樂世界,當然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沒有這些退緣。
佛在說這個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這個淨土法門讓大家都得「法樂」,而淨土這個法是得到一個殊勝的「利益安樂」。十方的菩薩都去瞻禮、都去禮拜、都去聞法,得到阿彌陀佛的授記,都在那兒稱讚、在那兒供養阿彌陀佛。
所以這一段說明在極樂世界,佛也是經常以「說法」來教導衆生。有的世界不一定是說法,你聞著香味就可以使你前進,種種世界不同啊。我們看到極樂世界也還是以說法爲主。所以極樂世界之樂,就是受用種種大乘法樂。
往生以後聽到這個佛說法,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聽了之後你能夠理解。不然在這個世界也可以修啊,但是到極樂世界就是一切聞法,你要想聽,聽到之後,你就能夠「如實」的理解,所以他老是進步啊,聽到了就能理解,我們這個世界裏頭很難哪。
還有就是有很多人在說,他所說的他都說錯了。你剛開始分辨不了,但是一個錯的東西進來以後,你要想更正就很難了,所以在這裡修行,困難就在這許多方面。
所以就是要下最大的決心,我們要能夠自度,要能度衆生,唯一的就只有這條路。要使度的一切衆生,能於今生就超脫生死,這是一個最微妙的法門。到了極樂世界之後,那處處都使得你增長,那個進修就比我們在這兒快得多了。
底下這一段,是一個很關鍵的一段,也是非常難理解的一段。這一段要把它突破了,再看大乘經典,就好懂了,這一段很(重要)……。
>> 續下一頁 : 第十一拜 禪淨不二 (1)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念佛既畢。即云 :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
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