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那時,也開始閱讀衛斯理和金庸的作品,故事固然引人入勝,文句也細味品賞。學校長假期間,老師往往要求作閱書報告,也因而拜讀了一些名家的書目。耳濡目染,可能從那時起,慢慢的對文句、語意、用字多了一點認識。

現今世代,觀畫賞劇、看視頻的人,可能遠比閱文賞詩、看報紙的人多。言有盡而意無窮,一幅畫或勝於千萬言語,但反過來,文字也會啟發閱者的無窮想像。不用說唐詩,就是寥寥數語也可令人腦海浮現出一幕幕的畫面。談感傷,「眼淚盈眶,垂垂欲墜」,會想到妙齡少女傷心的樣子。談歡樂,「捧腹大笑,合不攏嘴」,會想到胖子開懷盡興的模樣。

文字可以傳情達意,自有其用處。良久未書,固然文筆生疏,沙石處處,但多想多寫,終會文筆通順,一覽便明。以後寫甚麼呢,還不知曉,總之所見所感,隨思隨想吧。

#徐思徐想

avatar-img
徐望的沙龍
6會員
4內容數
餘生將盡,記下所見所感。未知他日所寫,只盼隨思隨想。不求閱者無數,但望知音共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徐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在世,是苦是樂?得的多,還是失的多?地獄與天堂,也許在乎心態,在乎一念之間。命運或者在你手,而人生的意義,則在於你的心。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已是必然。不過,若非身患重病或年老,人甚少談論身後之事。在華人社會,即使親友間,言及死亡也頗有忌諱,更遑論與孩子談生論死⋯
「爬格子」是輕鬆小品。在喧鬧的都市,忙碌工作過後,放下腳步,放鬆心情,閱讀類似的散文,可以是生活的調劑,心靈的點綴,也可以是一種療癒吧。
人生在世,是苦是樂?得的多,還是失的多?地獄與天堂,也許在乎心態,在乎一念之間。命運或者在你手,而人生的意義,則在於你的心。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已是必然。不過,若非身患重病或年老,人甚少談論身後之事。在華人社會,即使親友間,言及死亡也頗有忌諱,更遑論與孩子談生論死⋯
「爬格子」是輕鬆小品。在喧鬧的都市,忙碌工作過後,放下腳步,放鬆心情,閱讀類似的散文,可以是生活的調劑,心靈的點綴,也可以是一種療癒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