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學生來往的「好」學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太適用耶。回想起來,那只是因為我把交友和學習看成兩件「任務」,並未混為一談,而且重要的是朋友的心性都是善良的,他們也不會因為成績的緣故就排擠或遠離我。如果我需要朋友圈的肯定,如果我們的校園友誼不健康,或許就另當別論了。


後來因為參加到法師的帶課,親身體會而能領受佛教經典裡,佛陀「捻花微笑」就能讓人得道是確有可能的之後,「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就有重量了。話不必多,身體力行的示範是最好的教材。


再後來一次登山活動裡,跟嫁到台灣近二十年的東南亞新住民朋友遇到一個來自北美,在台學中文2年左右的老外。閒聊間,乍聽他才來二年多就說一口標準好聽的華語時,同行的友人都驚呆了。不過,我問他「是否在北台的知名華語文中心學習中文?」,他答「是的。」。新住民朋友說她初來時是在國小學中文,她的老師是年長的阿媽。再一次驗證「環境」和「跟對人」之於「學習」之重要。


近日,在羅素《幸福的征途—害怕輿論》裡讀到

人們普遍需要生活在投合的環境裡才能得到快樂。多數人的生活環境是合宜的,在他們年輕時,他們吸收社會的偏見,然後讓自己適應生活週遭的信仰和習俗。但很多有智識或藝術感知的異數分子而言,他們無法認同這種對環境默許的態度。P.128


在大城市一般可以找到相契合的團體,在這裡不需要壓抑或偽裝自己。但若工作在一個小地方,而且又是需要對普通人尊敬、順從的行業,如醫生或律師,那麼也許他這輩子都需要在日日見到的面孔前隱藏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想法。P.129

這一段讓我想到曾讀過奧地利人不太會管你從事的職業,他們更愛聊喜好以及…MUSIC!


和所處社群格格不入的人,容易挑剔、不安靜,也難有幽默感。這些人若身處在一個不認為他們觀點奇怪的社群,他們似乎就變成另外一種人。從嚴肅、羞澀或孤僻,變成愉快且有自信;從稜角分明變成圓融且易於相處;從自我中心變成喜歡社交、活潑外向。因此,如果年輕人發現自己和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時,一定要選擇有機會找到志趣相投者的行業,哪怕收入會大大減少。很多時候,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可行的,因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不夠,認為家鄉的偏見代表了全世界的現象。於此,他們需要長輩的協助、指導。因為這要相當多的人生歷練。P131-132

SEE.....會跟、跟對人可以少走多少彎路﹗


在心理分析學上有種很常見的說法,當一個年輕人和所處的環境不合時,原因一定出在某些心理異常。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大錯特錯。舉例而言,假設一個年輕人的父母認為演化論根本是無稽之談,那麼讓年輕人和他父母不合的唯一原因是知識。和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當然是種不幸,但不代表一定值得花上一切代價避免它發生。當大環境愚蠢、充滿偏見或殘忍時,和它格格不入反而是好的。

呃,不由得想起曾經對「輕生」與「厭世」混為一談。然而,輕生者是對生無眷戀,「輕視生命」了,而厭世只不過是與社會的非主流、少數,仍然愛惜生命,是惜生者。因此,即便是遇到生活裡的苦難,因為惜生,還是會想辦法渡過難關的﹗其實,更是在苦難中,更會激發出人的創造力﹗這又可以是另一文的主題了。


在現今社會,輿論的危險力量主要危害到的族群是青少年。如果某人在適宜的環境下發展適宜的事業,那麼他多半能擺脫社會輿論的迫害。只是當他年輕還在培養己身能力時,怹未來的發展完全操之在一群無知的人手裡,這些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對一無所知的議題下判斷,如果有人說這年輕人比他們更有見識,他們馬上就被激怒。很多人必須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抗爭和壓抑,才終於能掙脫無知的暴力,但這個過程十分辛苦,也相當耗神費力。P.132-133

讀這段,我想羅素所指的輿論就是「價值觀」


我認為大家都太過看重專家以外的意見了。對於輿論的尊重程度,只要能避免挨餓或牢獄之災就可以了。任何對輿論更多的尊重都是自願對不必要的暴力低頭,而且會妨礙快樂的取得。以消費為例,很多人花錢都不是花在嗜好上。一個擺明可以買得起好車卻寧願把錢花在旅行或藏書上的人,更會贏得重。也不必要藐視輿論,對輿論表現出真誠卻不受其影響的態度,不但是力量的表現也是快樂的泉源。而且擁有由不對正統卑躬屈膝的男女所組成的社會,比一個單調劃一的社會來得有趣多了。在這樣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個性都得以舒展、各種特色都能保留、新朋友變得更有價值…這曾是貴族社會的特權之一,血統決定了他們悖離的行為能被社會所允許。…我不是建應該刻意表現地離經叛道,這樣和事事合乎正統一樣無趣。…人應該順其自然,隨性行事,只要這些想法不是刻意和社會作對即可。

跟「對」人,名嘴不一定是專家,更甚者,專家往往不當名嘴。這個「對」的品質,真的很需要人有一定的質素、一定的程度才能分辨出來。有陣子常聽演講,對於講者就有了區辨的能力—這位真誠又專業、那位掉書袋又不自覺地愛現知識、還有回答不出聽眾問題的講者,讓聽眾發現內容不過也是講者沒有消化就拿出來說的,又或是不知道卻又不能答不知道以免損害其「專業形象」者…哎,只能說能講就不容易了啦﹗﹗但聽者能發問、會問好問題就能對「專家」的程度有一定的把握了。

我想要人要「對」,很重要的是前提在「真誠」。真誠就是我辨人的dealbreaker!


人是構成環境的關鍵。兩者,不可不甚﹗


#i think therefore i am.






avatar-img
1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愈陳愈香 的其他內容
「進度」—這是被學校教育制約的慣性,職場上不也常見「達成率」? 因為思考著方向—想到自己被制約得很「功利」,喜歡看到進度。好比「騎單車觀光」與「在健身房裡踩器材」,後者動的是顯示器上的數字而不是週遭的環境風光,前者的「進」度對我而言比較實際。雖然就健身/生存而言,兩者都有功,而且後者或許還更有
善意、溝通—時常會忘記,再一次提醒自己。 當自我糾結一件還沒發生的事時,朋友一句「那是溝通的問題」,如雷貫耳。接著又說到調解的成功與否在於雙方是否善意的態度。 有了這份提醒,我想練習善意溝通。 對某人有「誤會」,或許是我太直觀又片面地思考,畢竟我之前認識的這人有讓人敬佩之處,雖然這
有說工作太忙,所以輕者忍著不上洗手間而造成尿道發炎等小毛病,重者在工作時就撒手離世了。 因為我們制約在頭腦裡的「責任感」較身體的「原始需要」—吃喝拉撒—優先。下意識地我們認為憲法裡的工作義務優於生命/生存義務? 如果有一定的運動習慣,就能發現滿足身體的原始需要後,活動的表現都會更好。如果
在一部關於瘂弦老師的紀錄片裡學到「樹,是上帝寫的詩。」(好像是這麼說的,總之,樹是詩。)就那麼剛好,認識的一位詩人名字裡就有「樹」,太美好的巧合。 懂得欣賞安靜的植物後,的確也愛看樹的姿態:在高雄像花椰菜的一棵樹,發現它的相似性,立馬我笑了﹗登山也愛看耶穌光射下樹林裡的朝氣希望感﹗甚至也曾覺得
了解到現在的生成式AI各有千秋,且能協助的事之多,各家業者有如「電信公司」,遲早會是比較「行動方案」,甚或是拿著不同業者的「多門號」,人人都配有人工智慧了。 我一向不是科技的早期使用者,各家AI我都只用過免費版。 ChatGPT 作為前鋒的GPT,曾請它協助將英文句子潤色、修整文法,以解
是眼淚。 和媽媽一樣,容易看個影片就感動到哭得浠瀝花拉。關鍵字:感動。其實感動與感謝是一體兩面,因為不容易視一切為理所當然,所以容易感謝,所以也容易感動。 通常影片裡有故事的劇情,或人面對困境的態度與有情有義,所以容易被感染。後來有機會體驗到其他莫名奇妙讓我感動的時候— 西藏—
「進度」—這是被學校教育制約的慣性,職場上不也常見「達成率」? 因為思考著方向—想到自己被制約得很「功利」,喜歡看到進度。好比「騎單車觀光」與「在健身房裡踩器材」,後者動的是顯示器上的數字而不是週遭的環境風光,前者的「進」度對我而言比較實際。雖然就健身/生存而言,兩者都有功,而且後者或許還更有
善意、溝通—時常會忘記,再一次提醒自己。 當自我糾結一件還沒發生的事時,朋友一句「那是溝通的問題」,如雷貫耳。接著又說到調解的成功與否在於雙方是否善意的態度。 有了這份提醒,我想練習善意溝通。 對某人有「誤會」,或許是我太直觀又片面地思考,畢竟我之前認識的這人有讓人敬佩之處,雖然這
有說工作太忙,所以輕者忍著不上洗手間而造成尿道發炎等小毛病,重者在工作時就撒手離世了。 因為我們制約在頭腦裡的「責任感」較身體的「原始需要」—吃喝拉撒—優先。下意識地我們認為憲法裡的工作義務優於生命/生存義務? 如果有一定的運動習慣,就能發現滿足身體的原始需要後,活動的表現都會更好。如果
在一部關於瘂弦老師的紀錄片裡學到「樹,是上帝寫的詩。」(好像是這麼說的,總之,樹是詩。)就那麼剛好,認識的一位詩人名字裡就有「樹」,太美好的巧合。 懂得欣賞安靜的植物後,的確也愛看樹的姿態:在高雄像花椰菜的一棵樹,發現它的相似性,立馬我笑了﹗登山也愛看耶穌光射下樹林裡的朝氣希望感﹗甚至也曾覺得
了解到現在的生成式AI各有千秋,且能協助的事之多,各家業者有如「電信公司」,遲早會是比較「行動方案」,甚或是拿著不同業者的「多門號」,人人都配有人工智慧了。 我一向不是科技的早期使用者,各家AI我都只用過免費版。 ChatGPT 作為前鋒的GPT,曾請它協助將英文句子潤色、修整文法,以解
是眼淚。 和媽媽一樣,容易看個影片就感動到哭得浠瀝花拉。關鍵字:感動。其實感動與感謝是一體兩面,因為不容易視一切為理所當然,所以容易感謝,所以也容易感動。 通常影片裡有故事的劇情,或人面對困境的態度與有情有義,所以容易被感染。後來有機會體驗到其他莫名奇妙讓我感動的時候— 西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人在世間行走,往往會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隨心而行,還是聽從家庭或社會的期望?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命題,涉及我們生活的各方面。 每當夜深人靜,我們總會反思: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其實,這兩者並非完全對立,聽從家庭或社會的期望,也能帶來不少穩定的好處。讓我們一同探索,了解這條路的魅力。
Thumbnail
在家鄉的土地上,街道彎曲的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熟悉的氣息,那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家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如一條靜靜流淌的河流,灌溉著我們的心靈田園。 這些熟悉的因素,對於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影響,既微妙又深遠。讓我們來細細品味這其中的奧秘。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人在世間行走,往往會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隨心而行,還是聽從家庭或社會的期望?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命題,涉及我們生活的各方面。 每當夜深人靜,我們總會反思: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其實,這兩者並非完全對立,聽從家庭或社會的期望,也能帶來不少穩定的好處。讓我們一同探索,了解這條路的魅力。
Thumbnail
在家鄉的土地上,街道彎曲的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熟悉的氣息,那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家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如一條靜靜流淌的河流,灌溉著我們的心靈田園。 這些熟悉的因素,對於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影響,既微妙又深遠。讓我們來細細品味這其中的奧秘。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