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環境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學生來往的「好」學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太適用耶。回想起來,那只是因為我把交友和學習看成兩件「任務」,並未混為一談,而且重要的是朋友的心性都是善良的,他們也不會因為成績的緣故就排擠或遠離我。如果我需要朋友圈的肯定,如果我們的校園友誼不健康,或許就另當別論了。


    後來因為參加到法師的帶課,親身體會而能領受佛教經典裡,佛陀「捻花微笑」就能讓人得道是確有可能的之後,「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就有重量了。話不必多,身體力行的示範是最好的教材。


    再後來一次登山活動裡,跟嫁到台灣近二十年的東南亞新住民朋友遇到一個來自北美,在台學中文2年左右的老外。閒聊間,乍聽他才來二年多就說一口標準好聽的華語時,同行的友人都驚呆了。不過,我問他「是否在北台的知名華語文中心學習中文?」,他答「是的。」。新住民朋友說她初來時是在國小學中文,她的老師是年長的阿媽。再一次驗證「環境」和「跟對人」之於「學習」之重要。


    近日,在羅素《幸福的征途—害怕輿論》裡讀到

    人們普遍需要生活在投合的環境裡才能得到快樂。多數人的生活環境是合宜的,在他們年輕時,他們吸收社會的偏見,然後讓自己適應生活週遭的信仰和習俗。但很多有智識或藝術感知的異數分子而言,他們無法認同這種對環境默許的態度。P.128


    在大城市一般可以找到相契合的團體,在這裡不需要壓抑或偽裝自己。但若工作在一個小地方,而且又是需要對普通人尊敬、順從的行業,如醫生或律師,那麼也許他這輩子都需要在日日見到的面孔前隱藏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想法。P.129

    這一段讓我想到曾讀過奧地利人不太會管你從事的職業,他們更愛聊喜好以及…MUSIC!


    和所處社群格格不入的人,容易挑剔、不安靜,也難有幽默感。這些人若身處在一個不認為他們觀點奇怪的社群,他們似乎就變成另外一種人。從嚴肅、羞澀或孤僻,變成愉快且有自信;從稜角分明變成圓融且易於相處;從自我中心變成喜歡社交、活潑外向。因此,如果年輕人發現自己和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時,一定要選擇有機會找到志趣相投者的行業,哪怕收入會大大減少。很多時候,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可行的,因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不夠,認為家鄉的偏見代表了全世界的現象。於此,他們需要長輩的協助、指導。因為這要相當多的人生歷練。P131-132

    SEE.....會跟、跟對人可以少走多少彎路﹗


    在心理分析學上有種很常見的說法,當一個年輕人和所處的環境不合時,原因一定出在某些心理異常。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大錯特錯。舉例而言,假設一個年輕人的父母認為演化論根本是無稽之談,那麼讓年輕人和他父母不合的唯一原因是知識。和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當然是種不幸,但不代表一定值得花上一切代價避免它發生。當大環境愚蠢、充滿偏見或殘忍時,和它格格不入反而是好的。

    呃,不由得想起曾經對「輕生」與「厭世」混為一談。然而,輕生者是對生無眷戀,「輕視生命」了,而厭世只不過是與社會的非主流、少數,仍然愛惜生命,是惜生者。因此,即便是遇到生活裡的苦難,因為惜生,還是會想辦法渡過難關的﹗其實,更是在苦難中,更會激發出人的創造力﹗這又可以是另一文的主題了。


    在現今社會,輿論的危險力量主要危害到的族群是青少年。如果某人在適宜的環境下發展適宜的事業,那麼他多半能擺脫社會輿論的迫害。只是當他年輕還在培養己身能力時,怹未來的發展完全操之在一群無知的人手裡,這些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對一無所知的議題下判斷,如果有人說這年輕人比他們更有見識,他們馬上就被激怒。很多人必須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抗爭和壓抑,才終於能掙脫無知的暴力,但這個過程十分辛苦,也相當耗神費力。P.132-133

    讀這段,我想羅素所指的輿論就是「價值觀」


    我認為大家都太過看重專家以外的意見了。對於輿論的尊重程度,只要能避免挨餓或牢獄之災就可以了。任何對輿論更多的尊重都是自願對不必要的暴力低頭,而且會妨礙快樂的取得。以消費為例,很多人花錢都不是花在嗜好上。一個擺明可以買得起好車卻寧願把錢花在旅行或藏書上的人,更會贏得重。也不必要藐視輿論,對輿論表現出真誠卻不受其影響的態度,不但是力量的表現也是快樂的泉源。而且擁有由不對正統卑躬屈膝的男女所組成的社會,比一個單調劃一的社會來得有趣多了。在這樣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個性都得以舒展、各種特色都能保留、新朋友變得更有價值…這曾是貴族社會的特權之一,血統決定了他們悖離的行為能被社會所允許。…我不是建應該刻意表現地離經叛道,這樣和事事合乎正統一樣無趣。…人應該順其自然,隨性行事,只要這些想法不是刻意和社會作對即可。

    跟「對」人,名嘴不一定是專家,更甚者,專家往往不當名嘴。這個「對」的品質,真的很需要人有一定的質素、一定的程度才能分辨出來。有陣子常聽演講,對於講者就有了區辨的能力—這位真誠又專業、那位掉書袋又不自覺地愛現知識、還有回答不出聽眾問題的講者,讓聽眾發現內容不過也是講者沒有消化就拿出來說的,又或是不知道卻又不能答不知道以免損害其「專業形象」者…哎,只能說能講就不容易了啦﹗﹗但聽者能發問、會問好問題就能對「專家」的程度有一定的把握了。

    我想要人要「對」,很重要的是前提在「真誠」。真誠就是我辨人的dealbreaker!


    人是構成環境的關鍵。兩者,不可不甚﹗


    #i think therefore i a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