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0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到底是Chinese Taipei還是Taiwan

有些人可能會問,明明隊名上寫的是Chinese Taipei,但是主播卻喊的是臺灣隊。不過類似的情況也不少見,只要選手出國比賽,往往都要考慮,要用是「ROC」、「Chinese Taipei」還是「Taiwan」。


先不論你是支持哪一個,讓我們先從歷史的脈絡來了解一下,到底每個名詞,又是在什麼原因之下,才會出現的呢?


早在1884年,其實奧會就已經有邀請中國參加了,不過當時清廷卻沒有任何回應。而中華民國,在1911年建國,但一直到了1922年,才由「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同意成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


兩年後,距今大概99年前的1924年,前面提到的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被「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取代,雖然第一任主席跟之前的聯合會,都是同一個人,但從業餘性質轉變為專業性質。在1924年,中華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派出了3人,參加了第8屆奧會的網球表演賽,雖然預賽就被淘汰了。不過據說這是幾位參賽者,在比完「戴維斯杯網球賽」以後,自行去參加本屆奧運會,但這也是奧運場上,第一次有中國人參賽。


官方正式派人參與,是在1928年,但那年並沒有派運動員參加,只有派官方代表列席。大家如果想了解細節的話,可以看看當時被派去的宋如海,他有出版了一本,《我能比呀—世界運動會叢錄》,據說取名叫我能比呀,其實跟奧林匹亞有一點點的諧音關係。那時候的中國,國內亂成一鍋粥,蔣介石北伐才剛結束沒多久。


再接下來的四年後,1932年,對外宣稱不會派員參加。不過這時候的滿州國,就像是被雷給劈到了一樣,居然想要派人參加,這下整個中國群起激憤,滿州國為什麼可以代表中國參加奧運呢?於是全國體協開始動作了,不過因為沒有經費,趕緊向全國進行募款,最後由張學良個人,出資了8000元,才讓這次代表團可以成行。這一次也可以算是中華民國、中國第一次由政府,官派代表團前往參賽。


不過實在是沒有錢錢,當時唯一的選手,短跑好手—劉長春,四處借錢好不容易成功參賽。但是比賽結束以後,他卻沒有錢回家,也無家可歸,因為他的家,已經被侵略者的鐵蹄給踏碎了。


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中華民國代表在奧會上,抗議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破壞世界和平,要求取消日本主辦奧運的權利。但日本當時宣稱,保證如期舉行運動會。雖然後續因為各種事情,1940年的這一屆奧運,並沒有舉辦成功。


接下來我們把時間拉到,1949年國共分裂以後,這時候就有趣了,奧運的代表權,變成了國共之間角力的項目之一。1952年的時候,奧會表示,中華民國跟中共代表團都可以參加,不過老蔣因為「漢賊不兩立」,所以生氣氣,退出那一屆的奧運。


1954年,中共成功申請到了奧運會員資格,不過在1956年時,因為反對中華民國的會籍失敗,所以也生氣氣的宣布,跟國際奧會斷絕關係,退出國際奧會。不過1959年之後,中共成功利用蘇聯老大哥,向國際奧會施壓,使得中華民國,必須停止使用中國奧會這個會籍。因為他們主張中華民國奧會,只能代表台、澎、金、馬地區,所以建議把會籍改為「Taiwan」,或是「Formosa」,如果是現在的話,可能很多人都會(興奮透了)不過老蔣怎麼可能會同意呢?因為同意了,就等於放棄了中國的代表權,自己降格為臺灣,所以堅決反對。


隔年中華民國,再次用中華民國奧會的名義聲請會籍,不過這次國際奧會卻同意了,想不到吧?但代表團比須用「Taiwan」,或是「Formosa」的名義參賽,也就是說,會籍可以使用中華民國,但是代表團必須使用「Taiwan」,或是「Formosa」的名字參賽,之後1960年的奧運使用的名字是福爾摩沙,1964年到1968年,使用的是臺灣的名字參賽。所以真的要說的話,中華民國真的有用過臺灣來參賽喔!至於現在為什麼,可能不能用臺灣的名義參賽呢?可能是時空背景不同之術啊!(波特你竟敢用我的魔法對付我)



在中華奧會的努力下,1972年,正式用「Republic of China」這個名稱出賽。不過大家也知道,1970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以及美國跟中共建交,中共也慢慢取代了,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各種位置,包含各種參賽權。而中華民國方面,奧會會旗跟會歌,也再次出現了問題。


1976年,中共更是向當時蒙特婁的舉辦國,加拿大施壓,讓加拿大不敢讓中華民國的選手入境,並拒絕以「中華民國」出賽,不過這個舉動,也讓國際奧會覺得,違反了奧林匹克的基本原則:「不允許因為種族或政治為由,歧視任何國家和個人」。


後續國際奧會卻要求,改名為「臺灣」才可以參賽,並以這個方案做表決,而中華民國代表團,覺得受到了政治歧視,在溝通無效以後,代表團於7月16日,森氣氣宣布退出奧運會。不過假如我們那時候答應了,現在不知道會不會,又有人急著跳腳呢?(彩條)


1979年後,國際奧會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所以同時承認,中國在北京的奧會會籍,還有中國在台北的奧會會籍,也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Chinese Taipei,說起來有點像在唸RAP。但也在同一年,即將卸任的奧會主席,為了拉攏中共入會,透過各種手段,將中共的會籍,變成中國奧會,並且可以使用中共國旗及國歌。但中華民國,卻只能用Chinese Taipei,過去國旗跟國歌都不能繼續使用,也就是我們之前有做過的國旗歌、奧會歌的典故,大家如果忘記的話,可以再點回去看看!


當然中華民國也覺得,這是妥妥的政治歧視啊!一狀告上國際奧會總部,瑞士洛桑的地方法院,但卻沒有被妥善的解決。


不過1980年,新上任的奧會主席-薩馬蘭奇,決定出面協調中華奧會的會籍,還有代表團的問題,並且在隔年跟中華奧會主席,簽訂了大家一直提到的洛桑協議。總之就是保障了中華民國,使用Chinese Taipei作為會籍,以及代表團的名字,同時允許我們使用,中華台北的會旗跟奧會歌、保證跟其他國家奧會,擁有同等的身分跟權利,並且保證會協助恢復之前,被中共搶走的參賽權。


據說在當時,也給了我們四個選項作決擇,Chinese-Taiwan、Chinese–Taipei、Taiwan、Chinese  Taipei。你說有兩個選項好像感覺差不多,可是各位要注意到這個「-」連號啊!「-」有著「全新事物」的意思,而當時選的人認為,我們不是「新的國家」,但當時的政府選了哪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總之「Chinese Taipei」的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1970年代,國際局勢改變,大家逐漸向中共靠攏,還有兩蔣時代的政府,堅決使用Chinese這個名稱,所以放棄了使用,Formosa或是Taiwan這個名詞。


但其實大家都在關注,政治上面的議題,真正被犧牲到的卻是,那個時候備訓已久,準備參賽的運動員,無論是中華民國,或是淪陷區的。


那個年代的政府,「在乎自己是否代表中國」,大於「在乎國民、選手的權益」,當年的政府不在意選手的出賽權,或是要求選手相忍為國,但是國際奧會在意,所以他們跳出來當和事佬,協調出洛桑協議。


背後的原因正是為了要徹底貫徹,奧運憲章的平等、不歧視的精神,補足奧會憲章內容當中,「國家奧會必須要是獨立國家」的規則缺失。不管有沒有洛桑協議,我們本來就應該被保障參加奧運。「協議」永遠不會高於「憲章」,就像「專法」永遠不應該凌駕「憲法」。象徵最高指導原則的「憲章」,如果都能夠被挑戰的話,那就全都亂了套了。


至於到底是要維持現狀,使用「Chinese Taipei」,還是改名「Taiwan」這點,還是因人而異,不過頻道所堅持的,仍然是改回「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萬歲),不過以現在來講,可能還是天方夜譚就是了…


好了,今天關於「Chinese Taipei」、「Taiwan」的故事,就說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喜歡哪個名字呢?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們的看法!我的學習筆記,我們下次見囉!ByeBy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