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在哪,努力成為職場的照亮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論在求學、職場、娛樂的環境裡,不分歲數,我們仍有無限的成長潛能,

能否保持開放的心傾聽或溫和地打開溝通是了解他人與深入社交的關鍵。






聽著通勤十分鐘最新一集【深刻了解一個人,或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更深層次的看見,被真正的理解】主持人Esther分享了比爾蓋茲的推薦書:How to know a person (深刻認識一個人),講述書中內容時,談起作者將人分成削弱者照亮者的兩種角色,也引發我深刻的省思:


  • 削弱者善於讓人感到自慚形穢、感覺自己渺小,沒人可以看見自己;同時削弱者也認為他人可被利用,而不是可結交的朋友,通常對人抱有成見、也只想得到自己居多。
  • 照亮者總是對他人抱以好奇心,知道該尋找什麼、知道該在洽當的時刻提出適當的問題,也用自己的關懷嘗試照亮他人,讓人感受自己偉大深刻且被尊重、發光發熱著。試著讓人當主角,而不是見證者。
好的溝通是雙向道,而不是單行道。有人提出半成型的想法,另一個人嘗試抓住關鍵點並加以發揮,根據自己經驗提出觀點,讓對方回應。

前公司因為運行方式與文化的關係變動,讓我在工作一年的過程中感覺自己能獲得的成長緩慢,甚至有點停滯,只好選擇離開。(其實還有因當時需承擔主管的情緒…但這又是後話了)

現在待在新的團隊內,面臨著許多心態、執行技術與社交上的挑戰,我時常自省回顧在前一個公司時與現在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

回顧自己當時的成長,除了可貴的執行與實務產品經驗,更重要的是昔日同期的同事們彷彿照亮者,在當時照亮了我、鼓勵我,給予試錯與成長的空間。

很感謝同事主管們所給予的賞識與試錯學習的機會,如今新的環境裡,即便沒人能成為自己的照亮者,也要努力成為自己或他人的照亮者。

年輕時的我只想成為知識淵博的人,隨著年齡增長,我想成為一個完整善良而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能只掌握訊息,對他人也要抱以同情的理解,是真正的理解人生

接續談起社交技巧,除了敞開心扉是先決條件,主持人所提及的一些舉例皆值得我們進一步詢問自己與思考:

  • 怎麼在不破壞關係之下提出反對意見?
  • 如何在適當的時刻暴露自己的弱點?
  • 如何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
  • 如何自然且優雅的結束談話?
  • 如何請求別人原諒/或如何原諒他人?
  • 如何讓別人失望而不傷心?
  • 如何陪伴痛苦的人?
  • 如何在聚會時讓每個人都感覺自己被熱情的擁抱?
  • 如何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被人看見能夠促進成長,你看見我、照亮我,我就如花綻放,
如果你看到我的潛力,我也許會在自己的身上看見更大的潛力。
如果你了解我的脆弱,儘管人生多災多難,
我還是可以伸出力量,安然地度過餘生。

人最渴望的莫過於能有人以關愛尊重和接納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上述這些問題,在各式各樣的社群(家庭或社交圈)中都值得時時刻刻問自己,職場也不例外。

隨著時代進步,社群媒體的便利,讓線上的訊息交流取代了實體社交時那樣深切的關心,刺激感取代了親密感。也許在這樣資訊爆炸甚至未來也將不止歇的世代中,如何慢下步調或找尋虛擬與實體社交間的平衡會是一個關鍵議題。


而身為打工仔的我,只期許自己能有更堅毅的心智,能越過自己敏感的情緒,

無論對方如何看待自己,都能更寬心地給予深切的包容理解與勇氣去理解。

相信這有益找到情緒的高我,也有益於維持社交上的和諧關係。

一名在中國外商公司工作的白領設計師記錄在中國職場日記, 分享生活文化、個人學習心得與紀錄。 因為一次難得的機遇和想逃離前一份工作的執念, 碰撞出了這段跌跌撞撞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職員的職場日誌 的其他內容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當世界開始黑暗 依然有個人還在努力 無論是工作還是自我充實 直至黎明前夕….. 日復一日 沒日沒夜 只有埋頭苦幹的討好型人格 沒有 自己的時間 沒有 社交的時間 沒有 任何與世界接軌的時間 時間流轉滴答滴 打開萬惡的手機相簿…. 畢竟工作窗口說了一句 「妳還是有活力,就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新開舞蹈空間的打工經歷,這段經歷不僅幫助我減輕學舞的負擔,還讓我深刻理解到職場新鮮人需要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文章探討了新人的適應過程,並強調了主動學習及瞭解公司規範的關鍵。此外,對業主而言,完善的新人訓練手冊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希望每位初入職場的人都能以謙虛的態度迎接挑戰。
Thumbnail
在職場上每一個反應和選擇都會塑造一個人成為什麼樣的組織成員。擁有能力不一定代表能夠發揮影響力,而影響力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為有價值的成員的關鍵。《影響力習慣》深刻揭示了在現代職場中,高影響力的人所擁有的關鍵心態和習慣。
當世界開始黑暗 依然有個人還在努力 無論是工作還是自我充實 直至黎明前夕….. 日復一日 沒日沒夜 只有埋頭苦幹的討好型人格 沒有 自己的時間 沒有 社交的時間 沒有 任何與世界接軌的時間 時間流轉滴答滴 打開萬惡的手機相簿…. 畢竟工作窗口說了一句 「妳還是有活力,就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新開舞蹈空間的打工經歷,這段經歷不僅幫助我減輕學舞的負擔,還讓我深刻理解到職場新鮮人需要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文章探討了新人的適應過程,並強調了主動學習及瞭解公司規範的關鍵。此外,對業主而言,完善的新人訓練手冊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希望每位初入職場的人都能以謙虛的態度迎接挑戰。
Thumbnail
在職場上每一個反應和選擇都會塑造一個人成為什麼樣的組織成員。擁有能力不一定代表能夠發揮影響力,而影響力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為有價值的成員的關鍵。《影響力習慣》深刻揭示了在現代職場中,高影響力的人所擁有的關鍵心態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