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isomer】分析:電影

(→)(⟷)(▲)(※)(Z) Phisomer 哲學語境分析工具:電影

raw-image

(一)電影、電影屬性是什麼?

(二)談電影的人有哪些意向立場?


談論到「看待電影的方式」,如同談論怎麼去談論電影。此時得先擱置單一個立場的對錯與偏好(擱置選擇)。暹羅列出定義,然後就參與談話者之間看來具「誘惑力」的代號來討論,去發現各種立場間的「同分異構性質」。同時希望大家也試著使用 Phisomer 去創造屬於你的多語境詮釋,我們開始吧。

小提示:從來沒有對的式子;式子只為區分、比較定義而存在。


Rr格式:

  • 大寫實在:Root 根基、Rationale 必要因、Real 真實
  • 小寫現象:representation 表示、reflection 反映、rendering 渲染


語用勢能量表(五軸):

  • 「1」元整體(封閉性)(→):統一論、同一性、整體、和諧、孤立、靜態、一體成型、必然、重複……
  • 「2」元變動(交換律)(⟷):對立論、邏輯對反、對稱、二元論、動態、偶然、差異、排中率……
  • 「3」秩序(中立元)(▲):結構論、中立一元論、邏輯既是也是、封閉的、優劣先後、整體、層次分明、偶然、統整不融合、存在性、可能性、重心……
  • 「4」還原(逆元)(※):解構論、撕裂、簡化扁平、化約省略、多元開放、動態交換、近似值光譜、偶然、流亡、塊莖……
  • 「5」無(當然群)(Z):懷疑論、邏輯非、逃避、自反性、分裂、不和諧、開放、靜態不交換、無結構、必然、重複、冷讀數Z形折返法……




分析

依「Rr」羅列可能語境「電影是什麼又如何是」

(Oo):電影就是如所見之電影形式:我們所見的影像序列、連續的畫面、聲軌、一定的時長等必要元素。它是通過放映設備呈現在螢幕上的視聽作品。

(Ov):電影本是客觀物件但作為意義表現出來,但是它連續的影像和聲音間顯示出故事意義與社會功能。

(Os):電影的本質是物化的現實,但它以主體形式來敘述故事。

(Xo):電影的本質超出我們認知範圍,只能看到電影形式表象。深層結構、潛在影響力,以及人類文化演進中的角色,不說破。重要的只有「電影已經獨立存在的事實」。

(Vo):電影本體就是敘述意義與生活,只是被迫以影像形式與音效組合被發現。

*(So):電影是創作者的思想延伸,只是以具象形式顯示導演內心世界的投射,它用影像展示了導演。


依照語用勢能量表「1~5」羅列可能語境「電影是什麼又如何是」

(O1):電影就是電影,一部內有三幕完整敘事形式。

(V1):電影就是記錄意義與生活。

(S1):電影就是主體:作者人格、團隊人格的展現。

(O2):電影分兩種:有上映的;沒上映的(訂閱串流、私人放映)。

(V2):電影分兩種:對社會有意義的;對社會沒意義的。

(S2):電影分兩種:跟創作者高相關的;跟創作者低相關的。

(O3):電影不管上映沒上映,能再次播放就是電影。

(V3):不管對有無意義與生活,電影就是「意義再整」。

(S3):不管電影內容是否和作者相關,電影是電影作者的存在證明。

(O4):電影本體應多性質討論:不同的禎術格式、膠卷、售票模式。並談談各種不同的「電影」定義。

*(V4):電影含意是多範疇多角度的。意義間的拼貼與錯誤聯想也是重要意義。

*(S4):電影的主體代表多個體、是作者群,也得關注時代縮影、集體無意識等背景。

(O5):沒有什麼形式是真正的電影形式。

(V5):電影的意義是自相矛盾而隱秘的。

(S5):電影作為主體,不可知。主體在電影中的存在,隱而不現。


綜合

【實在與現象+語用勢能量表】

(Oo1):電影形式就是電影本體,不可脫離形式談電影。

(Oo2):電影形式讓電影根本上分兩種,上院線和未上院線的(串流、私放映)。

(Oo3):無論電影上院線、未上院線,電影的本質是消費形式。

(Oo4):電影形式會演變。PPT幻燈片以前可以是電影形式,非電影形式的差異,幫助我們理解電影形式何以留存。

(Oo5):電影形式很多,行車紀錄說成行為藝術的紀錄也算電影,可見是不可定義的。


(Ov1):電影就是完整表現時代縮影的東西,它承載的社會需求就是電影。

(Ov2):電影就是表現時代矛盾的東西,電影承載的是社會中的價值觀差異。

*(Ov3):電影在作者原意與觀者意義中,誕生更高、更完善的新意義。

(Ov4):電影功能在不同群體、不同個體中意義不同,性質多變而豐富。

(Ov5):電影意義和功能無法道破。


(Os1):電影總能完全表現出導演人格。

(Os2):電影表現出導演的主體性以及觀眾主體性。

(Os3):電影在每個層次映現主體,作者也好,觀者也好,都成為電影的詮釋者。

(Os4):電影反映觀者,但觀者的社會背景改變,電影本體也相應變化。

(Os5):電影是「我」,也非「我」。


排列分析

將「我」放入語境討論——「我與電影是什麼?」

(Sv)(Ov):我的感受優先於電影意義。「看電影就是要快樂,它的內涵其次。」

(Sv)(Oo):我的感受優先於電影。「看電影就是要快樂,那只是工業造物。」

(Sv)(Os):我的感受優先於從電影認識到的自己。「心理分析多餘,電影不好看有什麼用?」


解析拓延

*分析:這次在分析段落我將羅列的方式換成同樣勢能數字相鄰而非繼續以本體為基準做段落。這改變是為了讓讀者能看到相同的口吻但改變本體意義之間的立場差異。

*(V4):意義間的拼貼錯誤、聯想也是重要意義。這點與詮釋學的本意或許是相關的,


關於(Vo)我在設計Phisomer時,初步遇到的就是「符號任意性問題」。這問題在於同樣外表的符徵,以外貌去看(例如黑體字或細明體)會有不同的私有感覺(Sv);以所指去解讀會遇到不同的意義,因此我開始思考(Vo)當作廣義符號——那便解讀為本質是意義的顯示物質。

*(S4):電影的主體代表多個體、是作者群,也得關注時代縮影、集體無意識等背景。

(Ov3)我認為這個說法很像伽達默爾的「視域融合」。



「1~5」也作為立場的執著強度。一元論作為強度1,比不討論的隨便5還要執著。

1、3因「整體」很像;2、4因「動態」、「平等」很像;所有不屬1234的算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