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多彩多姿的葉片是怎麼長出來的?

相信許多人在觀察植物時,都會注意到植物的葉片有各式各樣的型態吧?有圓形的、長長的、多裂的,還有的邊緣光滑、有些則出現鋸齒。小時候,最喜歡收集楓樹與槭樹的葉片,把它們做成書籤!但是,到底為什麼這些葉片會長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呢?


葉片會長成各種不同的形狀,當然與基因有關。但是,要研究控制葉片形狀的基因,就要採取正確的策略。


如果一開始就找葉片形狀很複雜的植物,可能會面對一大堆的基因,這樣研究起來會太複雜。最好是找葉片形狀比較簡單的植物,而且基因體已經定序完的更好。


所以,研究團隊就找了最受歡迎的小草「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來研究控制葉片形狀發育的基因。阿拉伯芥小時候的葉片通常是圓圓的,邊緣平滑;隨著植物慢慢長大,新長出的葉子開始變得越來越長,邊緣會出現小小的鋸齒。像這樣的現象,被稱為「異葉性」(heteroblasty)。


研究團隊發現,有一個稱為SPL9的基因,對「異葉性」這個現象很重要。SPL9是一個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會辨認特殊的DNA序列,來調節基因的表現。


過去的研究發現,SPL9會調節週期素D3(CyclinD3)的表現,讓葉片的細胞可以持續分裂、延緩細胞分化的發生;在這篇論文中,研究團隊透過研究SPL9表現的位置與時間,觀察它如何影響葉片發育。


他們發現,當植物還小的時候,SPL9表現的量不多;但是隨著植物慢慢長大,SPL9的表現量開始增加。另外,SPL9在靠近葉柄(petiole)的部位表現得比較多。


有沒有哪個基因會控制SPL9表現呢?研究團隊發現,一個稱為miR156的小核糖核酸,負責抑制SPL9的表現。當植物還小的時候,miR156的表現量很高,這時SPL9的表現就受到抑制;但是隨著植物慢慢長大,miR156的表現量下降,於是SPL9的表現就開始上升了。


有趣的事情是,當研究團隊讓年輕植物的葉片底部(靠近葉柄處)表現更多的SPL9時,這時候這些葉片就會長得像成熟植物的葉片的形狀(比較圓且有鋸齒)了。而少了SPL9的植物,葉片的形狀變得更對稱,且成熟植株的葉片邊緣也不會出現鋸齒。


看完了葉片形狀簡單的植物,研究團隊接著看阿拉伯芥的親戚台灣碎米薺(Cardamine hirsuta)。台灣碎米薺也是十字花科的植物,但是它有複葉,也就是說,它的葉片形狀比較複雜。


台灣碎米薺也有SPL9基因。當他們觀察SPL9在台灣碎米薺中的表現時,他們發現台灣碎米薺的SPL9會在發育中的小葉基部(靠近葉柄的地方)累積。當他們把台灣碎米薺的SPL9給去掉的時候,台灣碎米薺的小葉數量增加的速度也變慢了。


所以,靠著研究SPL9在阿拉伯芥以及台灣碎米薺中的表現時間與位置,研究團隊對於葉片的發育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已經知道SPL9還會去影響CUC2KNOX1等基因的表現,對葉片形狀產生更大的影響(見上圖)。未來應該可以透過研究這些基因,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葉片如何發育。


參考文獻:


Li et al., Age-associated growth control modifies leaf proximodistal symmetry and enabled leaf shape diversification, Current Biology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7.06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