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重新認識母親——湊佳苗的《母性》告訴我們母親不一定想當母親

    《母性》這本書,是日本暢銷作家湊佳苗的作品,她說母親的角色固然是大家有興趣的,卻從未有人寫過母親和女兒。因此,保持著「能夠寫出這本書,從此不當作家也沒關係」的決心產生此作。

    作者為何抱持這樣的決心寫下這部作品,其實是用故事中的人物來顛覆社會對母親角色的認知。

     

    母性不是因為生了小孩就與生俱來?

     

    作者在裡面開宗明義點出:女人有兩種,母親和女兒。就是具有母性的女人,和不具有母性的女人。那作者所謂的母性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女性保護、養育自己的孩子,身為母親本能的性質。 

    當我們看見社會新聞中的母親殘虐小孩令人髮指行為,不免心生疑問怎麼會有母親忍心傷害自己懷胎十個月的孩子?又或者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如果這是流傳萬古的真理,為何現實會有發生相違背的事情?

    看完母性這本書,解惑了這些問句,其實母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何況昇華成愛。我們理所當然的接受社會對於母親自然會有母愛的價值觀,且不產生質疑。這本書道出這個概念,實為需要一種勇氣。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母親?


    「女人並不是生了孩子後,就能夠自動成為母親。母性並不是天生具備的,即使沒有母性,也照樣可以生孩子。應該有不少人是在生下孩子後,母性才開始萌芽。相反的。有些人雖然具有母性,卻強烈希望只當別人的女兒,想要受到保護,在無意識中排除了自己的母性。」

     

    書中有兩位女兒的角色,一個是很愛母親的女兒,稱母親為母親。

    另一個女兒,是很愛母親的女兒所生的女兒,稱母親為媽媽。

      

    很愛母親的女兒,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為了持續保有這份愛,她人生所做的事情,總是為了讓母親高興,並得到母親的稱讚而努力。

    包括嫁給她本不中意,但母親很欣賞的丈夫。

    之後生下小孩的喜悅,並非是成為母親,而是看見母親高興而高興。

    這刻在骨子裡想要讓母親高興與認同的執念,也影響了她下輩子在夫家的遭遇。

     

    另一個女兒,就是上述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的女兒所生的孩子,這輩子唯一體驗過無條件的愛,就是在外婆身上,也就是上述女兒的母親。外婆會稱讚她做的事,會回應她的喜歡,天冷可以睡在外婆身邊,讓外婆替她暖腳。但外婆走了之後,唯一感受的愛與溫暖消失,為了渴求愛——渴求媽媽的愛,成為未來的一場悲劇。

     

    很愛母親的女兒,也就是得到母愛的女兒,只想持續做一個被母親愛的女兒,可說是想獨自擁有被母親愛的幸福,母親死後把這份執著投射在婆婆身上,終其一生都在追求這種熟悉的認同感,甚至打從心裡怨恨女兒是剝奪她擁有母愛的罪人,所以無法讓自己產生母愛給女兒,也無視女兒的愛,女兒為了得到媽媽的關心,只好不斷地在各方面討好媽媽,在得不到愛的過程中自我否定,成為渴望母愛的人。


    媽媽與女兒想要得到的都是母愛,但這份愛就是供不於求,讓兩人都受傷。

     

    這打破了我對母親的認知,一般而言,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的小孩,會延續得到的愛在自己孩子身上,也從父母親身上,學會如何愛孩子。

    這本書令人著迷的地方是,擁有溫暖家庭的女兒,卻一輩子只想當被愛的女兒,無法成為給予愛的媽媽。

    或許有些女人只是因為社會賦予的階段角色,滿足家人期待,而成為母親,卻不知道如何成為母親,甚至不想成為母親,認為給予小孩物質所需,就是給予疼愛。《母性》沒有責備只想當女兒的女人,而是告訴我們女人在身為女兒與母親的角色間,有值得探討的不同心境,沒有人生完小孩之後,就突然學會當母親的技能。我們是不是也都忽視了母親也曾是女兒的角色,女兒想要的何嘗也不是母親也想要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