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知識是否為客觀的? |另類事實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有幾個獨有的特色。

科技的發展帶來資訊的爆炸,人們越來越無法處理龐大資訊,也難以分辨資訊;網路的興盛,讓民眾獲取知識的路徑變短,更容易能夠接觸任何領域的知識,只要連線上網,就能成為百科全書。

不過問題是,我們難以分辨知識的正確性,何為知識,何為事實。

在西方盛行已久的建構主義,應用在教育體系,倡導的是知識由個人建構,每個人的知識是不同的。《教育與知識》一書在序文清楚表明「新課程建立在報告中提出的知識與學習觀點之上」,依詮釋方式不同,也會導致知識有所不同,進而產生了「知識是非客觀的」這類的假設,此前提是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維選擇自己判斷正確的觀點作為知識。

建構主義可以理解為一種對知識與事實本質的哲學主張,引入教育界是因以社會學家布赫迪厄為首的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委員會認為課程過時、不公平且排他,並反對學習事實,而是將注意力放在學習技能與批判性思考。

今年年初我在荷蘭念書,極能體會這種建構主義式的教學,荷蘭的教育風氣是出了名的開放,與北歐類似,著重在個人的自我探詢與群體討論,不久我便也發現到了一些問題。


課堂上老師雖為知識的傳授者,但不可忽略同時也是擁有學術背景的博士。課堂討論時,常遇到同學不著邊際,與理論的基礎相異甚大的發言,親切的教授不會完全否定他,會以引導的方式提供你另一種想法,但也不會拒絕他的想法。

這種教學方式也隱含著另一種深層次的觀念,即知識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隨個人解釋而浮動的。不同人的詮釋會產生不同的觀點,這也進一步強化了對知識客觀性的質疑。

過去的我,也認同基於每個個體有不同的知識概念建構,但讀完這位瑞典女哲學家寫的《另類事實》這本書,我才意會到,這種對知識的誤解會帶來多可怕的災難。


知識被遺棄,專家被唾棄


由於建構主義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主觀建構的,這一思維方式導致了人們對知識客觀性的懷疑。顯然,這種對客觀性的質疑並非沒有後果,知識的重要與嚴謹性大幅降低,也就是說,對事實的重要性降低,對客觀事實保有懷疑。


事實是指那些無法改變的現況,不管你的信念如何,在客觀的數學運算上,二加二都等於四,這世界有一部份的事實是可以被驗證的,而這些是古今中外的學者,努力建構的知識系統,太陽東升西落,就算你不相信,還是無法改變客觀事實的呈現。雖然知識有錯誤的時候,如地心說與日心說就是典型知識被反駁的例子,但基於知識可錯論(fallibilism) ,「絕對確定性的知識,並不是擁有知識的必要條件」。因為科技與能力對探索知識有所限制,但客觀知識是存在於底部的核心,暫時確定且可被反覆驗證的知識,以此作為所有領域的基礎知識。


一旦多數群體產生知識並非客觀、絕對的信念,逐漸萌生對知識的懷疑,也就是對現實的懷疑,將導致以下結果:民眾對專家失去信心,對知識產生懷疑,而後展開陰謀論,自立各方的詮釋作為知識。像建構主義一樣以自身為中心,建立起個人的知識系統,就算背離客觀現實也能解讀為這是自己的詮釋,這只是一個另類事實


另類事實


知識的敵人基於不同的因素(多半為政治因素),以自身利益刻意散播懷疑的策略,藉由矛盾的資訊轟炸,瓦解人對理性的信任,並進一步削弱對專家與知識的信任,以便達到他們的目的。這種策略最終可能成功地宣揚『反智』思想,進一步促使社會對客觀知識的普遍質疑。


為何我們最重視的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建構主義式教育所目標培訓的主軸技能,在這種知識懷疑的風潮中無法派上用場?

事實上,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奠基於「基礎知識」充足的情況下,才有辦法運用的能力,它無法直接轉移到不同領域,只有在該領域具有足夠的基礎知識時,才有辦法進行批判性思考。

舉例來說,若我們想討論某個能源政策實施的可行性與效益,我們應該需要知道的是此能源相關的知識,以即經濟面的知識,分析帶來的效益,比較不同情況的優劣,若對基本的知識沒有掌握或是不了解,批判性思考是無法派上用場的。而在分工化的社會中,我們沒有時間成本去從頭研究一門知識,對大部分的領域是缺乏基礎知識的,若沒有不同領域的專家提供知識或資訊,很難對一個政策或法案作出理性、全面的評斷。


除了對特定領域的基礎知識以外,目前西方主流教育方式,雖然保有開放且多元的思考,但對結構主義批評者來說,最大的詬病即是對「基本知識與能力」的缺乏,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書寫能力、語文能力,表達能力都大幅性下降,即使在教育制度優良的瑞典 (作者來自的國家),也出現這樣的趨勢,作者認為這是基於建構主義教育的影響。

不過對此,其實我們能發現不僅是西方國家,在台灣,即便我們並非在建構主義教育體制之下,而是透過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卻同樣產生基礎能力下降的情況,對於文本的閱讀理解下降,表達能力也下降。

缺乏基礎能力的直接影響是抹殺了批判性思考的使用機會,在民主政體的國家尤為可怕,民主邁向民粹主義就不遠了。


民主與民粹的一線之隔


缺乏基本能力,以及對事件相關的基礎知識不瞭解,評斷單一事件幾乎是毫無辦法,何況充滿變數與混亂的現實世界。

身處充斥假消息、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配合著演算法,給個人特定面向的觀點,控制了每個人接觸到事實,評判真偽的能力大幅下降。人類的腦袋負荷能力有限,心理學顯示大腦傾向接收「我方觀點」,這對於人類追求集體認同的心智下,顯得符合常理。

台灣身為民主政體的國家,每個人都握有投票權,該如何評判不同政策的優劣,基本能力、基礎知識是極為重要的。比如在評論經濟相關的政策前,若沒有對該學科具有足夠的知識底蘊,便無法以批判性思考去評斷,大量如此的群體導致終究導致失真,形成民粹而非民主。

民主將一個國家的權力下放並分散出去,在《為什麼國家會失敗》一書中明確指出,權力分散的制度,能容納多元觀點的社會,賦予更強大的創造性,是強大且富裕的國家擁有的關鍵變因之一,而這制度的差異是造成國家與國家不平等的元兇。

不僅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資本主義也在經濟制度上帶來不平等,資本家握有的強大的資本,在經濟面也效仿書中窮國與富國走向不平等的因素,也就是在一個國家中,利益是否被少數人(菁英) 持有,而對下剝削、榨取,不單是實質獨裁的形式,只要是以少數既得利益者,持續掌握權力而非分散權力,都會讓民主變質,這些都是現今歐美國家民主越走越偏的原因。

無產、中產的民眾,對於菁英、既得利益者的反叛,也投射到專家與知識分子身上,懷疑論接連不斷,間接也造就了越來越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社會對多元觀點的包容度下降,最終殘害到自身。

基礎知識作為最純粹,沒有立場的客觀事實,不僅飽受質疑,人們甚至拋棄從底層建構起的知識體系,種種因素皆讓人背棄了「客觀知識」,沒有這些最基礎的客觀知識,民粹遲早會崛起。


知識的力量


以上幾個小節,從知識與專家被唾棄,對知識抗拒產生的另類事實,以及民粹的議題,整本書都貫徹了同樣的核心問題,知識是否為客觀?我們是否能相信它?

顯然有些事實是可以基於主觀的,尤其是發表個人的情感與體悟,或是一些純粹的感受,我們也有資格評論或表達主觀觀點,但關鍵在於這僅僅是一種觀點,而非事物真正的樣貌。

一個陳述客觀上的觀點,代表它的真理不受到我們的信念影響。

因為知識是具有客觀性的,我們才有足夠理由相信知識的價值,牛頓曾言:「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基於對知識的相信,學術界才能有機會走的如此遠,知識的傳承全然基於相信知識是客觀的,重拾對知識的信任,無疑是現今社會需面對的課題。


相關書籍


作者: Wikforss, Åsa

出版社: 春山出版

出版年份: 2021

(這是我今年非常推薦的書之一,因作者是哲學家,內文涉及很多哲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若有興趣建議完整讀一次書籍,作者的寫作邏輯與編排很恰當,是非常舒服的閱讀體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另類事實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閱起 Read It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