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開始,喜歡這種風格的散文,雖是個人的生活經驗,有時還帶點專業的術語,但讀來輕鬆貼近,彷彿和老友談天,說起幾乎沒有交集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卻也覺得各種共鳴。短篇的文章不必特別紀錄金句,但總是有幾個片段勾住了讀者的感受,是一種「就是這樣的」的同感,而且因為篇章獨立,又沒有小說非得讀到什麼段落的壓力,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埋進去其中一篇,享受舒服的對話感。
廣告業界的鬼故事很多,也因為幾乎都是競爭型的專案,壓力自然不在話下。那些從職場中抽身的經驗,有時也不獨為廣告所有,舉凡經歷專案的社畜,恐怕都能共感。於是那些在案件中偶爾加入自己的意見,讓專案有一丁點朝著自己的理想偏,乃至於其實並沒有很能全心投入,卻有如例行公事一般的處理著。以愛情和麵包為喻,那是多數人即便沒有戀愛經驗,也都聽說過的經典例子。那些激情、熱情維繫的案子,不見得能在職場的競爭中加最多的分,而其他無聊、瑣碎又龐雜的案件,也常常是績效所在。難的是在這之間找到平衡,常常是偏食其一,就此定型。至於飛機稿,那又是另一個故事,留待讀者細品,是否職場上也有類似的情境。
談起時間感,離開學校少了學期,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似乎都不如工作淡旺季來的讓人體感強烈。多數人年初預算還沒開始執行,又有農曆年節長假,說是淡季也不為過,但接著的就是衝刺一路到年底結案關帳,幾乎沒有太多喘息的機會。忙碌的工作總讓人才剛覺得新年新希望得立下諸多flag,豈知一眨眼又到了年末尾牙。收拾起那些錯過的、放下的,總得面對歲月催人老,生命中若是有些大事件,舉凡生老病死、婚喪喜慶,都讓人不禁重新為自己的價值再做一番排序。
家人總是糾結在忙亂的生活中,那些不怎麼能有力氣情緒少起波瀾的各樣事件,加諸長期相處累積的各種感情積累或負債,談起來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偶有那些大家都念來辛苦卻又苦處不同的同病相憐。逝去的難以追回,而那些想要把握的青春到中年乃至於面臨老之襲來,那是生活經驗的分享,讀來別是一番滋味。
談起盆栽、電影或音樂,都不是原先拿手的休閒,但不影響閱讀體驗,即便沒有太多的休閒嘗試,還是能從作者的介紹裡,窺見這些休閒映照出來的風景,和每個細節可能代表的意義。就是不從事這些休閒,卻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休閒的意義。
以身體為篇章,白目者從頭到尾、自前至後、裡裡外外都愀一番,或許休閒閱讀就該如此,不特別為什麼,就是把書輕輕鬆鬆的看完,像是在咖啡廳、茶館的對談,沒有太多壓力。
推薦給也想讀讀散文的朋友,作者文筆通暢,散文讀來結構完整且能帶給讀者身歷其境的閱讀體驗,是一本忙碌生活中也能輕鬆駕馭的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