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童話心理新解12】--《聖誕頌歌》晚年還能改變什麼?

故事裡的史顧己花了大半輩子囤積財產,晚年也緊守它們,是個標準的守財奴。為了錢他斤斤計較、拒絕關係,結果就像孤單老人一樣,時間怎麼虛度的都不知道。聖誕夜裡三位幽靈對他提問人生的意義,他是否能從這些回應把握自己的生命呢?

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一生是什麼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對童話的分析。

(一)

在聖誕節前夕,史顧己與他的助手包柏依然辛勤工作,史顧己勉強答應他提早下班,但要求隔天聖誕節早點補班。

史顧己也把來邀他共享聖誕晚餐的外甥弗瑞德、為救貧慈善的募款人員通通趕走,自己則回到已過世七年的前合夥人馬里的房子裡休息。

史顧己把房裡大多數的房間都出租,只留小套房給自己居住,沒想到馬里的鬼魂突然回來了。馬里身纏一條由無數帳簿、房地契、鑰匙與錢箱錢袋所組成的沉重鎖鍊,他解釋自己在世時對人毫無關愛慈悲,如今被罰在無止盡的悔恨中披枷行走不得休息。馬里是來警告史顧己的,如果史顧己不學著改變,那麼之後的情況會比他更為淒慘。要怎麼改變命運呢?馬里臨走時交待史顧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聽從今晚來訪他家的三位聖誕幽靈所提出的忠言,並且懂得人生的意義。

 

來社區諮詢的個案,年齡層很廣,也會有高齡者來談,其中有位66歲男性,膝下無子,中年時離婚,五十多歲時玩股票抓到要領,生活無虞,常四處遊玩,找朋友聊天喝茶。

既然生活如此愜意,我問他為什麼想來談?

他說表面雖然風光,但隱隱覺得不安,一種死亡將至的感覺,但又不知道是什麼,不知道卡在哪裡。我想他說的是「ㄟ夕!(台語)」,這句很有現實感,身體老化提醒我們所剩時間不多,無論是窮是富,死亡都是公平的

「老年」是一個無法逃避的階段,然卻很少有人談到心理議題,社會依然對老年有刻板印象,一群是社會孤立、窮苦的長輩,他們庸碌勞苦,等待退休直到生命結束;另一群則是富老爺,過去累積的財富讓他們優雅度日,追求精神生活。我想起狄更斯的著名小說《聖誕頌歌》,又名《小氣財神》,即將步入老年的史顧己(Scrooge)是名成功的商人,懂生存之道,卻令人討厭,聖誕夜裡鬼魂來警示他:你要小心幽靈對你人生的靈魂拷問。

那個人生拷問,哲學很早就知道了,他們問:「你一生成就了什麼?」、「你對生命的學問是什麼?」、「你是否『如是』活出這個生命?」

如果晚年才被問,又該怎麼辦呢?

 (二)

「過去的聖誕幽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史顧己在「過去的聖誕幽靈」帶領下穿梭時空來到他的過去,史顧己看到還是孩童時的自己,孤單地坐在寄宿學校教室,看其他學生跟家人回家過節。史顧己的父親冷漠、不聞不問,只有姊姊如母,溫暖、仁愛地給他親情。可惜姊姊後來早逝。

接著史顧己回到年輕時當倉房實習生的日子,在聖誕夜全倉房員工與老闆費立維夫婦一起同歡慶祝。眾人一邊唱跳一邊笑鬧,當時史顧己是多麼開心啊!

再轉到史顧己的壯年期,他貪婪財富,坐在桌前不停工作,導致前女友失望離開。前女友後來找到伴侶成家,一家人和樂融融,對比史顧己在聖誕夜仍點著蠟燭坐在辦公室裡賺錢,他覺得孤單、後悔、痛苦。


在諮商中,我請這位大哥簡單地回顧自己的一生,以紙筆紀錄各個時間點,像是求學、求職、成家、立業等,以三、五年為一區間,寫下印象深刻的事或影響的關鍵事件,並評價各事件,看是正分多少或負分多少,最後把這些點串起來得到一個「人生曲線圖」。我請大哥就圖分享,說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生活是怎麼過的」的個人傳記。

其實過去的幽靈就是帶著史顧己在回顧人生,讓他想起年輕時對親情的遺憾,懷念起好心老闆熱情的款待,以及過度打拼後失去的感情代價。回憶個人事件被喚起的,是「情感」本身,它才構成生命故事的主軸。

當這些情感被看見時,其後的渴望、期盼、滿足才會跟著浮上來,情感就能引導我們去活出想要的樣子。

大哥藉由曲線圖,說出了兒子因罕見疾病過逝的遺憾,也想起了年輕時玩樂團的夢想。

(三)

「現在的聖誕幽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幽靈帶史顧己去助手包柏的家,此刻他才知道包柏生活困苦,他得養五個孩子而拼命工作,但即使窮,包柏夫婦仍盡力擺出滿桌菜餚,讓一家人感受安心和快樂。史顧己發現包柏最小的孩子小提姆不只殘障還生病嚴重,然而因他給包柏的薪水太少,他們沒有多餘的錢為小提姆治病,孩子有可能無法活太久。

史顧己也被帶去弗瑞德的家,他看到所有親戚都認為史顧己是令人討厭的小氣鬼、守財奴,只有弗瑞德始終把他視為最珍惜的家人。


我問大哥既然想玩樂團,有沒有考慮再繼續呢?他說「唉啊,人老了,哪還有這個體力、肺活量去演奏,而且年輕時身體有受傷,大概不行喔。」

現在的幽靈帶史顧己看的是「你現在還有什麼?要珍惜還在身邊的人」,但回到老年議題,我覺得這一段的聯想是「我現在還有身體,要珍惜使用身體」,或許有人會反駁「但身體老化了啊」,其實「老化」一詞被誤會了,老化是硬體衰退的自然現象,不是毀壞無用,就像老爺車也還是能跑,它需要掃描現況,需要懂得節制和保養,在一定訓練下發揮功能。

先前新聞曾報導宜蘭有位長輩,天天去海邊衝浪;藝人陳美鳳號稱台灣最美麗的歐巴桑,不是因為她的臉,而是她運動健身保持的體態,這都說明了身體仍大有可為,只是需要更認識它,和諧共處。在專業指導下長輩也可以重訓,不但改善腰酸背痛,且有案例多重病痛的長輩,在教練陪伴重訓半年後身體也能復原到參加登山健行。所以別嫌自己老啊,不要忘記永遠陪伴你的身體,好好照顧它,讓它再陪你完成人生最後階段。

 (四)

「未來的聖誕幽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Future)

幽靈帶史顧己到未來,他發現自己也在聖誕節當天離世,然而他的葬禮鮮少人出席,沒有人同情他,連曾服務他的女傭、洗衣工人和殯儀館都趁機偷走他的家具販售,他的墓碑也無人管以致雜草叢生。相對另一場景,小提姆過世了,包柏一家悲慟不已。

史顧己看到這些,開始悔悟並哀求幽靈給他改變的機會,但他話未說完,天亮了,幽靈也消失了。


曾有人說過「真正的消失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史顧己看見自己未來的這一段,也讓我們思考當生命消逝,我們還有什麼能讓他人記得的呢?史顧己拜託幽靈給他機會,也代表「即使是晚年,還是可以做些什麼」,永遠不會太遲。

我突然一想,大哥未完成的興趣如果跟社會關懷做結合呢,能眾樂樂或許讓他會有動力前進。我跟大哥說罕病基金會之前上映一部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有六個平均年齡超過52歲,來自不同背景、職業的老爸們,合組了搖滾樂團「睏熊霸」,他們把目標放在海洋音樂祭的表演舞台。團員們的另一個共通點,是家中都有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他們在工作和照顧家人間找到休息和照顧自己的方式,特地挪出時間來練團,互相打氣、恢復熱情。影片當時帶動社會討論,讓大家看見照顧者家屬的需求和困境。我鼓勵大哥試著想看看,說不定也能找到什麼想改變的事。



(五) 

經過聖誕夜的時間旅行,史顧己在三個幽靈引導下徹底醒悟,他先是找回募款人表示要大量捐錢救濟窮人,也答應弗瑞德出席聖誕晚餐,接著匿名送給包柏家庭一隻大火雞,還給包柏加薪,讓他有足夠費用替小提姆治病。史顧己重新拾起與人的情感連結,深刻體會到助人的快樂和聖誕節意義。

人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社會角色,然往往為了生存和升遷,捨去了太多跟自己、跟他人的連結,物質終究會朽壞,於是越接近死亡時我們越擔心自己未留下什麼,是否白走了一遭。

關於人生,心理學家艾力克森(Erickson)曾統計多數人如何看自己的一生,整理出人們大約在65歲時開始自問「我的一生到底過的如何?」、「成為自己這個樣子是否滿意?」、「是否不妄此行?」如果沒有呢,哇,由於年紀大了也不能做什麼,徒留傷悲、悲觀、絕望。

《聖誕頌歌》的幽靈來訪是一個契機,引導史顧己重新理解和看見「他重視的東西」,過去的幽靈問他:「倉房老闆算甚麼呢?他只不過花了幾個小錢罷了,值得你那樣感激他嗎?」,結果史顧己激動地回「話不是這麼説。一個老闆很容易就能左右下屬的情緒…關鍵在於他的態度及話語,那影響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他帶給我們的快樂,價值抵得過一座金礦……」在說這話時史顧己停頓下來,一瞬間回到年輕時的自己,想起什麼才是他重視的,史顧己繼續想:「沒甚麼,我只是⋯忽然很想對我的助手包柏說幾句話。」能與自己連結,就能與他人連結。

 

晚年當然還能有所改變,然而及早發現、提早預備,轉向的空間就更大,讓我們隨時問自己:

(1)回顧過去,我會怎麼說自己的人生故事

(2)接受現實,珍惜現在,我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活

(3)我跟他人的關係是什麼,怎麼樣留下我的生命價值。

人的生命是連續發展的,是點、線、面的累積,最終才會開花結果,只要你持續探索「我是誰」,就會有方向引導你,即使是晚年也能改變你的人生結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