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110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raw-image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 2.3.1 也

八﹕總結 - 3

讓我們分析餘下的例句以結束有關「也」字語構功能的探討。

讀者留意﹕上古漢語每一階的成份,如非終端符則必然可以劃分出兩個成份。

Ya16 的一階成份有兩個﹕

[現代漢語翻譯﹕(皋陶說,對,) 這都是你做的好事/做出來的成績。]

「而」通「爾」(即現代漢語的「你的」)。

這句話是皋陶說的,緊接禹的「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

因此「此」字的語構功能與 Ya12 中的「此」字的語構功能是一致的,而 Ya16 的解析亦很簡單。倒置一階的前後項之後,再倒置二階的前後項而有﹕

「而美」意即你的善舉,明顯屬於語構型 n

我們有兩個並置的 n ——「而美」和「此」——「也」字取「而美」為論元以產出一個以「此」為論元的構句函子。這類句式在上古漢語中多不勝數。

__________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