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拆包ESG,是分手擂台的時候了嗎?

前言

哈佛商業評論近日有篇很有趣的社論,作者是兩位哈佛教授Aaron K. ChatterjiMichael W. Toffel。原文相當易讀有趣,有時間的人歡迎點閱原文。

社論主題是一個這兩年持續熱議的話題:ESG三種完全不同的領域摻在一起評估適當嗎?ESG是否到盡頭了?

摘要翻譯

2023 年夏季,一個曾主導商業趨勢的重要風潮似乎迎來了出乎意料的終結。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BlackRock 的 CEO, Larry Fink宣布他將不再使用「 ESG 」來形容公司在投資方面的策略。儘管過去二十年對於 ESG績效的關注逐漸升溫,但隨著美國國內對「覺醒」投資的反彈日益加劇,這股潮流似乎遭遇了重創。

BlackRock 長久以來被視為商業趨勢的領導者,這不僅是因為它的規模龐大,更因Fink的聲量影響。如果連 BlackRock 都放棄了 ESG ,那麼這場運動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我們是否已經來到了「 ESG 的巔峰」?作為商學院的教授,我們長期研究商業與社會的關係,回顧那些如今稱為 ESG 的議題,早期其實被稱為企業社會責任( CSR )、企業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投資( SRI )。

這段關於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的起源故事,恰如其分地體現了供需關係的動態。需求來自於企業投資者,包括退休基金、其他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他們希望避開那些對社會造成嚴重外部性成本的公司(例如重度污染者)或產品風險(如香煙和槍支),或者通過股東提案和其他手段施壓這些公司,促使其改變行為。在供應端,則有一些公司開始衡量、披露和改善 ESG 相關議題,像是碳排放、產品安全和公司治理等問題。這兩者之間,則出現了一批金融中介機構,提供 ESG 評級和盡職調查,並協助連結需求與供給。

儘管歷史上長期有個人、社區、教會、非營利組織和政府向企業施壓,要求其遵守社會期望,真正的 ESG 運動是在 2000 年代初期蓬勃發展,尤其受到 2004 年聯合國《誰在乎誰贏》(Who Cares Wins)報告的推動。這場運動凝聚於一個核心理念,即管理對企業至關重要的環境、社會與治理因素——也就是那些與企業競爭力和聲譽相關,並可能影響股價的因素——能夠提升企業的財務表現。

環境(E)、社會(S)與治理(G)這三個概念的聯繫並不明確,這一組合最初被視為 ESG 投資框架的基礎,但在未來二十年的主流化過程中,這樣的模糊聯繫反而成為了 ESG 運動的潛在負擔。與此同時,這二十年內「影響力投資」也逐漸興起,這類基金在資助追求社會影響的企業時,即便其回報率低於市場平均,也願意提供資金。隨著 ESG 的崛起,影響力經濟與 ESG 逐漸融為一體,模糊了兩者的界線。如今,許多新進 MBA 學生預設「做對的事」將總是與「最大化利潤」一致,反映了這種價值理念的深度滲透。

然而,在 ESG 圈內,對「實質性」(materiality)的討論逐漸升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年推出的規則要求公司披露氣候變遷對其財務表現預測的影響,以便「合理的投資者」在做出買賣決策時能將此因素納入考量。最新的「雙重實質性」(double materiality)概念則更進一步,不僅關注 ESG 議題對股價的財務影響,也包括公司運營及產品對其利益相關者與更廣泛社會的影響。

將財務實質性與影響力投資相結合,再加上實質性範疇的擴展以涵蓋社會影響,使得 ESG 概念更加模糊,這也使其更容易成為反對聲浪的目標。這一術語變得過於廣泛,不僅包括對企業有利的策略選擇,也涵蓋了對社會有益的努力,但這些努力未必與盈利直接相關。

ESG 的「E-S-G 三位一體」和「雙重實質性」正是當前挑戰的核心問題。ESG 涵蓋了過於多樣的因素,部分人認為這是企業識別風險和機會的好商業做法,而另一些人則將其視為解決所有企業不當行為的重要手段。有些人堅信 ESG 表現能提升盈利能力,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會削弱企業的盈利。ESG 幾乎成為一種「羅夏測驗」(Rorschach test),人們對其解讀的不同,往往源自於其對資本主義的基本看法。這種混亂使得標準化衡量 ESG 的難度增加,也讓批評者可以輕易挑出薄弱的指標進行攻擊,而企業則可藉此調整目標以規避責任。我們最近已經看到許多公司悄然撤回未實現的減量目標,這正是這一現象的體現。ESG 的大帳架最終變成了一個大問題,因為它無法應對如此多樣且經常相互矛盾的期望。

我們相信,若將 E(環境)、S(社會)和 G(治理)拆分成各自獨立的類別,將更有助於實現進展。當確有必要時,可以建立聯繫,例如在重新設計脫碳基礎設施、強化能源與交通系統韌性的過程中考慮社會正義問題(這通常被稱為「氣候正義」)。

在衡量許多環境因素方面,透明度遠遠超過社會因素。舉例來說,全球已經基本達成一致標準來衡量溫室氣體(GHG)排放量,而減少排放的途徑也越來越清晰。這也是為什麼 BlackRock 能夠自信地轉向推出「過渡投資」產品,這些產品促進對開發相關技術與產品的企業進行投資,以加速社會向低碳經濟過渡。相比之下,商業界對氣候變遷威脅及如何衡量溫室氣體排放的共識遠大於對社會議題(如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好處及衡量指標的共識。拆分 E、S、G 有助於在具體問題上更具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和標準,尤其是在目前社會因素和治理問題衡量相對模糊、存在廣泛爭議的情況下。

儘管 ESG 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但企業不太可能完全放棄其 ESG 的努力。包括 BlackRock 在內的許多公司仍保留了一些 ESG 基金。此外,該運動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勝利,尤其是將這些因素納入法律體系中。例如,歐盟的《公司可持續性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將於今年生效,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法規,以及橫跨歐盟、英國和美國的相關法律,要求公司對其供應鏈中的社會和環境問題進行更多盡職調查。

因此,許多跨國公司無論 ESG 在美國的熱度如何,都必須繼續衡量和報告關鍵的 ESG 指標。許多利益相關者仍然要求公司展示其 ESG 的績效。一些專家(包括作者之一)甚至認為,企業高層應超越其日常運營和供應鏈,將 E(環境)和 S(社會)戰略與另一個因素「P」結合,即政治因素,來整合企業如何通過遊說和競選捐款影響立法、監管和行政行動,促進與 ESG 議題相關的政策發展。這表明即便在 ESG 受挫的情況下,其影響仍深入制度和公司運營,特別是在全球市場中持續發揮作用。

在供應面上,我們預期企業將重點關注那些可以衡量且對業務具有實質影響的 E(環境)、S(社會)和 G(治理)議題。許多公司可能會優先集中於「E」領域,尤其是在「轉型投資」(transition investing)尚未引起太多反對的情況下。這一概念涉及管理公司因氣候變遷引發的風險,例如極端高溫、寒潮、乾旱和洪水,對其運營、員工、供應鏈和客戶的影響。相對來說,企業加強其氣候韌性的努力也較少引發爭議。至於「G」(治理),可能會重新融入更廣泛的會計和監管框架。過去 20 年來,ESG 運動對這些框架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使治理標準更為嚴謹和透明化。

「S」(社會)領域則是最具爭議的,尤其是在地理和人口結構方面,對多樣性價值的看法存在著顯著的文化分歧。例如,在美國最高法院最近的裁決限制了大學錄取中的平權行動,這已經對企業的多樣性實踐產生了影響。其他「S」議題,如有毒產品、工人安全和社區影響,可能會繼續被視為少數「害群之馬」的問題,嚴格的審查只會集中於少數大企業,而大多數其他企業可能會簡單地符合某些員工參與計劃的要求,並上榜各類「企業公民榜單」。這樣的趨勢表明,ESG 中不同領域的重點和挑戰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企業也將更注重那些具有明確財務影響和可操作性的議題。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正處於一個關鍵轉折點。類似於過去的縮寫詞如 CSR(企業社會責任)和 SRI(社會責任投資),ESG 已經演變為企業應該超越單純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廣泛理想。這些理想有時被宣揚為雙贏策略,既能提升企業利潤,又能改善社會影響;但在其他時候,它們則被解讀為企業需要在盈利與社會影響之間做出權衡,以實現社會正義,儘管可能帶來低於市場回報的結果。

隨著 ESG 倡導者陷入防禦狀態,企業領袖需要一個全新的路線圖,來決定哪些 ESG 因素應該融入其業務策略、運營及政治倡議中,並且需要找到有效的方式與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企業領導者無論是否受到新興的永續報告與盡職調查法律要求的約束,都應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首先,應識別對公司財務影響最大的永續性議題,類似於財務重大性原則,並著手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掃描環境與社會議題對企業短期及長期競爭力所構成的機會與威脅。正如 Bob Eccles 所指出的,這需要明確的目的聲明與優先事項,同時承認企業必須在重要的財務與社會優先事項之間做出困難的權衡。

第二個策略則是識別公司對社會產生的最重大負面影響,並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實際的解決方案。這通常需要與其他企業、非營利組織合作,並推動政府政策的變革,以發展系統性解決方案。這不僅對企業的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在社會中的形象和影響力。如果我們真的達到了 ESG 的高峰,能夠同時做好這兩件事的公司,將成為在這個新時代中管理企業與社會議題的領導者。這種平衡方法不僅能確保財務表現,也能在快速變動的社會期望中保持企業的韌性與創新能力。

個人觀點

儘管台灣金管會對上市櫃公司已經訂下了永續發展藍圖,但其實ESG圈內最常聽見的批評仍然是「編故事,寫報告」。因為儘管有GRI、SASB、TCFD這樣的準則,但ESG範疇內依然存在太多難以量化與比較的項目;在這些模糊且績效不明的情境下,公司高層自然而然地會只選擇和營收有關的內容來執行,然後提出經典語句:「這能賺多少?不做會被罰錢嗎?」

無論如何,ESG永續經營概念需要站在趨勢與風險的高度才能理解。E和G的共識與統一標準越來越清晰是好事,而雖然S有更漫長的路要走,但拆開來之後可以讓更專注在社會影響力的專案更合理地取得發揮空間。

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這分手擂台還得慢慢看下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