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想要最大程度避免「愛錯人」,這裡有一個好方法


我的一個朋友在 35 歲這年離婚了,按照她自己的話來說,離婚原因是前夫哥“八杆子打不出一個屁”。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她很久了。我也和前夫哥見過幾次面,說實話,雖然他並不是那種典型的 e 人,但朋友並不少,見面吃飯也挺健談。

 

朋友說,從戀愛到結婚一直都比較順利,所以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只是結婚以後面對的生活事件更多了,她才發現原來伴侶從來就沒有真正敞開過心扉。

她問我:“唉,如果以前早點看出來這個問題就好了。你說這種事情,有可能結婚前就發現嗎?”


是啊,這麼微妙的、細節的事情,真的可以提前判斷出來嗎?

 


在關係中打開心扉的能力,

具有一致性



從理論上來說,一個人能不能在愛情裡“敞開心扉”,確實是可以提前觀察到的。

 

所謂敞開心扉,其實就是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自我暴露是一種對自己所思所感真誠的、深層的暴露,人們在自我暴露時傳達的都是真實且重要的資訊,這樣的交流對關係的構建和品質非常重要。


通常我們會認為是否要自我暴露是一個人主觀的選擇,人們會審視關係本身的親密程度,或是自我暴露以後的後果等等。比如失戀了或是被領導批評了的時候,我們總會選擇親密友人來傾訴,而不會和社區裡的八卦鄰居討論。

 

然而和這些主觀選擇一樣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有自我暴露的需要和能力。研究發現,人們的自我暴露水準其實是具有一致性的。

 

在匿名的社交平臺,有些人更加願意自我暴露,而有些人並不會,研究者發現,這種線上的不同和他們線下的表現是一致的,即那些願意線上上自我暴露的人,線下其實也有一樣的自我暴露需求,只是線上下可能會因為各種限制而主動減少這種行為。


我們的自我暴露水準也和一些穩定的人格特質掛鉤,比如外傾性、神經質等等。更大樣本的研究發現,排除每個人具體生活場景的隨機性,自我暴露應該是一種穩定的特質。

 

既然它是一種穩定的特質,那它就有可能被觀察到。

 

一項薈萃研究發現,在父母的關係、摯友的關係以及戀人關係裡,一個人的自我暴露水準大體是一致的。我們不需要把這名潛在的伴侶抓進實驗室觀察,只要多多留心 ta 和親近的人的互動,的確能夠預測 ta 在親密關係裡的自我暴露水準。

 

Ta 的親人我們暫時接觸不到,東亞人的親子關係也更複雜,ta 和朋友之間的互動是一個很方便的視角:


如果一個人:

 

a.認為自己沒有“最好的朋友”,或是“都挺好的”;

b.和所有朋友在一起進行的都只有娛樂活動,或是只談論明星八卦、政治新聞等;

c. 基本沒有進行過超過半小時的交談,無論是和朋友還是和潛在伴侶。

 

Ta 這樣談論 ta 的朋友:

 

a.“朋友就應該是一起玩耍、開心的,我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帶給他們。”

b. “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會打給誰?想不到,好像都不太行啊。”

c.“我不想讓他們覺得我過得不好。”

 

無論 ta 這樣做、這樣說的目的或原因是什麼,這些表現其實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事實:ta 不曾和朋友有過深度的自我暴露。

 

雖然這不能說明 ta 一定是缺乏了什麼,或是有哪裡不足,ta 也許過得很好、很開心,但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擇偶的立場,而且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願意與我們互相暴露的伴侶,這些可能都說明,ta 並不適合我們。

 


能不能給出信任和承諾,

從友誼中也能看出來

 


其實不止是自我暴露,其他很多對親密關係很重要的能力,也能從一個人和朋友的關係裡看出來。

 

友情和愛情關係雖然有很明顯的不同,友誼少了點激情,愛情多了點排他性。

 

但對於整體品質而言,有很多影響因素都是相同的:彼此的親密程度,彼此之間是否信任,彼此之間是否互相尊重、是否有牢固的承諾等等,自我暴露當然也是其中的一環。

 

和選擇是否自我暴露一樣,我們是否去信任、是否去承諾,除了對當下客觀條件的判斷以外,也和我們人格裡穩定的特質有關,它們可以被統稱為“親密的能力(capability for intimacy)”。

 

而一個人是否有長期的、深度的友誼,的確可以預測這個人的親密關係品質。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現在還擁有從青少年時期發展而來的、穩定的友誼,這個人的親密關係品質可能會更高。

 

青少年時期的戀愛可能是出於好奇、刺激、單純的吸引等,成年以後我們再進入戀愛關係考慮得就更多了。年輕時的戀愛不能持久是很正常的,年輕時的友誼是否能健康、持久,更能反應一個人是否具有親密的能力。

 

如果說親子關係是親密關係的藍本,那麼友誼就是一種對親密關係的練習——對信任、承諾、共情,以及解決各種各樣矛盾和衝突的能力的練習。因此,如果一個人能和朋友表現出這些能力,那麼大概率這個人會更擅長經營親密關係。

 

相反,我們也能在一個人和朋友的互動過程中,發現 ta 在親密能力上的缺失:


  • 信任


一個無法信任朋友的人,你會發現 ta:

a.有時候和你說的觀點,與和朋友聚會時說的觀點並不一致;

b.可能會避免和朋友們說自己正在一段親密關係中;

c.對朋友總是抱有戒心,也會告誡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兄弟、閨蜜等。

 

影響一個人是否信任別人的因素有很多,主客觀的具體影響也非常複雜。

這裡並不是在說 ta 不能信任某一個朋友,或是某一個特別的時刻選擇不信任,是指一種持續而籠統的狀態。

即使 ta 說自己擁有最好的朋友,或是願意對某些人袒露心扉,但你仍然發現 ta 始終不能安心地和對方相處,那麼 ta 有可能從來沒有經歷過真實可靠的關係,這會很大地影響你們之間信任的建立。


  • 共情

 

一個無法和朋友共情的人,你會發現他:

a.從來沒有為任何一位朋友的成就開心過,即使表面上祝賀了對方,私底下會和你說對方的不足;

b.從來沒有為身邊任何一個人的境遇感到真實的憂心;

c.不會為朋友的情緒和境遇,改變自己身上任何一個行為。

 

共情對於各種關係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能力。人與人不總是完美契合,當我們在關係中遇見情緒和衝突時,能否穿進對方的心裡感受對方的情緒,是一段關係能否長久的關鍵之一。

而且,雖然共情的能力有其先天因素,但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主動練習獲得的。

開放性、或是依戀類型等等特質都會影響我們的共情水準,但如果一個人從未覺得自己需要在友誼中進行共情的練習,那麼大概率在愛情中,ta 也不會這麼做。


  • 承諾


一個不在乎和朋友之間承諾的人,你會發現他:

a.經常爽約,並且不會為此感到煩惱(在熱戀期為了戀人經常爽約朋友也算其中一種);

b.相信“換一個城市、換一個圈子,就會有不同的朋友”,認為異地友誼是不可能維持的;

c.會把朋友很私人的秘密告訴你,即使朋友已經說過不要告訴別人。

 

如果說無法共情、信任或者自我暴露的背後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遵守承諾卻沒有那麼複雜。

研究發現,黑暗三聯人格的人更加無法遵守承諾,這些人可能更自戀、更利己,同時也更有可能欺騙別人,甚至更有反社會的傾向。

 

這些構成健康親密關係的必要能力,都會同時影響一個人友誼和愛情的品質。如果我們在觀察潛在伴侶和 ta 朋友的相處時,發現了以上這些能力的缺失,那麼就要三思了。

 


理論很有道理,

但不要按圖索驥

 


擁有優質友誼的人,確實更有可能能構建優質親密關係,但這個結論只是在概率上占大頭、在理論上成立。現實生活的情況,卻複雜得多。

 

有的人即使沒有經營過成功的友誼,但他們本身就有著共情、信任或是自我暴露的能力,他們依舊也能在親密關係中獲得真心。

 

還有一些人,他們足夠幸運,遇見了願意磨合等待、有耐心的伴侶,在這樣足夠安全的環境裡,他們生長出了親密的能力。

 

當然,我們還會遇到確實很會經營親密好友關係的人,他們身上充滿了共情也善於信任,可是他們會在友誼和親密關係的差別中手忙腳亂。

 

比如有些人不知道如何處理激情,或是無法身處有排他性的關係,這就會讓他們擁有高品質的友誼,卻在愛情上屢屢折戟。

 

今天我們分享的內容,比起一種“指南”,更像一個思考的路徑。我們確實可以從一個人的某些行為表現中預測未來,但瞭解這些知識不是為了按圖索驥,是為了讓我們更能瞭解關係的本質,從而讓彼此都獲得幸福。

 

就好像種樹一樣,我們瞭解再多的植物知識,也不能保證一棵樹一定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每棵樹都會有樹的共性——樹都有根、葉和枝幹,都需要陽光、水分和養料,就像關係都需要親密的能力,需要自我暴露、信任、共情等等一樣。

 

即使都是樹,有的是灌木,有的是喬木,有的是針葉,有的是闊葉;不同的樹需要不同劑量的陽光和水分,再健康的樹苗在不合適的氣候裡都會死去,先天不足的樹苗經過移植和照顧,也有可能開花結果。

 

這和親密關係也是一樣的。

 

閱讀和瞭解親密關係的知識,就好像是瞭解樹生長的基本原理;但如果我們想要樹林枝繁葉茂,還是要站到樹的面前,耐心地去澆灌。

 

至於我們想要澆灌一株容易成活的樹,還是想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去種一棵沒有人種過的樹,這就是我們自己要做的選擇了。

 



今日互動

 

你有觀察過伴侶與朋友的相處嗎?

這對你們的關係產生了什麼影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