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解讀《論語》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字本義猜想》05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要它,它就來了。」《論語譯註》

這一句,孔子直接明了地告訴我們,只要我們願意做到仁,我們就能做到。可是如果一個人能如此輕易就做到仁,那麼為何孔子眾多弟子中,就只有顏淵算得上做到了仁,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兩者間的巨大差異。仁的概念十分抽象,但我們知道孝、禮、忠恕、信都與仁有關,且還完全知道它們的意思,那麼就不妨嘗試一下,用它們替代「我欲仁,斯仁至矣」中的仁字,或許這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句話所表達的確切內涵?

仁 → 孝(孝遠?我欲孝,斯孝至矣。)

把「我欲仁,斯仁至矣」中的「仁」字改為「孝」字,它就變成「我欲孝,斯孝至矣」。我們十分清楚孝的內涵和意義,也知道在某件事上,或在某個時刻,要表現出孝行,做一件孝事,是十分容易的。給父親一杯水,提醒天冷要添一件衣服,這些就是孝行了。因此“我欲孝,斯孝至矣”,說的是:我們能懂孝,能理解孝的意義,想要有孝行,也能馬上就表現出來。但現實的生活經驗也讓我們清楚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相處時,要做個被人稱許的孝子,在事事上總能達到孝,實在太難了。所幸的是,人群中不乏有孝子,因此一個人如果用心、努力、不辭辛苦,還是能持之以恆地做到孝的。

仁 → 禮(我欲禮,斯禮至矣。)

人們也十分清楚各種「禮」所訂定的規則和要求。在要求使用「禮」的環境,只要你的行為遵循「禮」的規則和要求,你就做到守禮了。可是人們生活的環境充滿著各種誘惑和利益衝突,人又有七情六欲,雖然你知禮知法,要做到守禮守法也不容易,更有甚者知法犯法。在《論語》中,孔子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來告誡顏淵抗拒誘惑。因此“我欲禮,斯禮至矣”,說的是:我們知道禮的規定和要求,想要遵守禮法,也能馬上做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特別在誘惑下、利益衝突時,一個人要持之以恆地做遵守禮法,又十分不易。

仁 → 忠恕(我欲忠恕,斯忠恕至矣。)

忠恕是春秋時代對家臣和臣僚的要求。忠,指向上,對上級分配的公務,盡心盡力做好。恕,指向下,對執行具體工作的民眾,要寬恕。歷代有多少科舉出身,飽讀四書五經的臣僚會不知道忠恕的意思,不口口聲聲談忠恕,不會在上級面前表現出十足的忠恕,可他們中又有幾人把一生的所作所為,真真實實地建立在忠恕上?

仁 → 信(我欲信,斯信至矣。)

信是維持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歷代有多少臣僚做到「言必信」?多的是說假話,甚至為了私慾編假話。

仁 → 好學(我欲好學,斯好學至矣。)

從《論語》以及我們個人的求學經歷,不難想到與學生身分相符的行為是孔子所說的「好學、不惰、不貳過」。在孔子眾多弟子中,能長期做到這些的,也僅僅只有顏淵一人,其餘弟子則只能短暫做到。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既然孔子肯定其餘弟子在短時間內也做到仁(好學、不惰、不貳過),這就說明弟子是知道在求學階段,就一個學生而言,什麼是仁、如何做到仁。但最終他們都沒達到仁的境界,這只能因為他們無法長期堅持做到好學、不惰、不貳過。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仁字本義猜想》系列《與環境和身分相符的行為》這篇文章中,論述孝、禮、忠恕、信都是仁,是仁在不同環境(場合、處境)里以不同的形式給予的呈現。而上述分析說明,孝、禮、忠恕、信、好學,都是人人能懂的,能理解的行為。願意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或是想要表現的時候,人人都能輕易表現一下孝、禮、忠恕、信、好學,這些行為。但要長期持之以恆,能稱得上孝子、守禮、忠臣、誠信、好學之人,就又只是屈指可數了。

在具體環境下,仁指的是什麼樣的具體行為,常常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例如子女在對待父母這樣的環境,對子女的要求是孝,仁指孝行;家臣和臣僚在執行公務這樣的環境,對他們的要求是忠恕,仁指忠恕行為;學生在求學期間,對他們的要求是好學,仁指好學行為。孝行、忠恕、好學都是在他們各自不同情境(環境)下仁的行為,是與環境和身分相符合的行為,還是人人都懂,都能理解,還都能做得到的行為。

那麼「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我想要做到仁,我是知道,在我目前環境下,那些行為是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我有能力表現出這些行為,去表現出這些行為,我就做到仁。當然你要像顏淵一樣達到仁的境界,被大眾稱許為仁者,則要長期表現出這些行為,在關鍵時候也堅持住,這又是十分艱難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