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些和這本書不完全有關聯的開宗明義,像是為什麼會出現新分支的新分支。前陣子連續閱讀幾本書(都是紙本書)之後,我因為其中一本還沒目前看完的書—《大局思維》,決定執行作者做過的事:為了提升技能,讀一百本相關領域的書(他的研究室成為書籍墳場,因為要留著書以防某天需要)。問題是,在更早之前,我已經決定不留紙本書,我手邊所有的書在看完之後都送去二手書店。如果不打破這個前提,我要看完一百本書並且留著,還需要比手寫筆記更方便留存的筆記,結論是我買了電子書閱讀器。於是出現〈在看完之後〉2.0新分支(筆記)的新分支:劃線註記。開始前還是同樣的最後說明,我的筆記是紀錄自己想紀錄的內容,雖然劃線註記是逐字摘錄,但不是重點摘要。以白話文來說,如果想知道這本書的完整內容,還是得自己去看這本書。我可能錯了,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你的額葉處於休息狀態。此時此刻,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沒有任何計畫必須擬定,也不必表達任何意見,更不需要記住任何事。請想想所有與呼吸有關的重要詞彙。Inspiration(靈感、鼓舞)—吸入氣息。Aspiration(抱負、渴望)—呼出氣息。拉丁字根spir是呼吸、氣息的意思。「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以一定程度的懷疑與幽默感來看待自己的念頭,就會讓人更容易做自己。佛陀說有兩種方式能保有淨心:完全不犯錯,不然就是坦承自己的過犯。有人說它是「跟著心裡的感覺走」,也有人稱它是「直覺」。我本人喜歡將它稱為「當下的智慧」。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你太反彈,其實只有一個小秘訣: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你需要的,只是展現善意,然後盡力而為。我甚至不需要喜歡你。但是我已經準備好跟你合作了。如果一直執著地認定自己「早就知道了」,你就會變得很難接近,也錯過很多。陷在自己思維迷霧中的人,是無法活在當下的。人很容易低估自己的念頭帶來的傷害,以及相信那些帶來傷害的念頭。要擺脫那些讓我們受傷、感覺委曲、無用、孤獨、恐懼、悲傷和憤怒的念頭,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掉,就算它們是對的。早在八百年前,波斯蘇菲派大師魯米就說過:「在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還有一片原野。我會在那裡與你相遇。」不預期生活按照自己認定或感覺該有的方式發展。更美好的幸福形式,其特質在於「無」,而不是「有」。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也在於學習減少陷入掛礙中的頻率與時間。但也請忘記「完全沒有任何掛礙」這個觀點。只有死人才沒有掛礙。壓力很容易讓人更難放下對控制的渴望。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責任是有能力應對」這句話是將英文responsibility拆解成response+ability。我們在安然無事中學習,在風暴時才會想起。我的業務計畫是走進為我敞開的每扇大門。勸人放下這種事,只能拿來勸自己,也只有這種時候才管用。怒氣會生起,但它什麼都無法占據。當我們的內心寬大到足以容納自己所有的感受時。我不喜歡認為死亡的反義是「活著」。我倒還寧願認為它是「出生」的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