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從「小情緒」中覺察

    前幾天收到之前採訪工作的刊物,收到兩份,一份是我的,一份應該是給受訪者A的。

    刊物寄到和其他夥伴一起的空間,我收到自己的那份,署名是我,而另一份已經被夥伴B拆開,說那是給她的。夥伴B以前也曾經參與這份刊物的編輯,但這次他沒參與。

    我直覺不對,這應該是給A的,但是又覺得質疑B拆不是他的東西怪怪的。

    後來我去問了寄發刊物的主編,才發現是因為,要給B那份,署名不是B,而是那個空間的名稱,而B剛好是空間的負責人。我以為主編知道要署名給B,但主編以為署名空間名稱就好了,才會造成此次誤會。


    這件事我的情緒點有兩個:

    1. 懷疑B開錯刊物,不敢當場跟她確認,怕她覺得我在懷疑她>>怕她對我印象不好,也怕我自己是懷疑朋友的人
    2. 主編的回覆「當初說要寄到空間」,一開始讓我覺得他不認為署名造成誤會他們有責任,因為我覺得雙方都有責任。(甚至在「我以為他會知道」這個基礎上,若我堅持,那會認為全是對方的責任)但我選擇負起自己的那份責任,說「我下次會跟他確認署名」,別人怎麼想,是否負責任,不在我的管轄範圍,但我可以做到的是為自己的部分負責。


    覺察反思:

    在1的情形中,我就像在迷霧中,有個謎團,直到詢問主編、再去詢問B,交叉來回後,才知道事情全貌,也才為1解惑。原來1的迷惑也有其原因,若我不那麼著急著知道,或很快想要怪罪誰,而是保持好奇去問,1也只是一個過程,而且是必經的。就在這之中安住在疑惑的狀態,也許是我要練習的。

    問題會發生,但就安住在問題中,保持覺察和好奇,去找出事實,事實可能也會讓我發現真正的問題點(沒確認署名),但是誰的責任?我自己有一份,不需推託,負起自己那份就好,事情就順著目前的情況去解決。

    這是件小事,但如果我放任情緒去延伸,可能就會釀成一件大事,或影響我更多的情緒。謝謝自己注意到這點,我自己決定了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走向,是一種自由,特此紀錄。


    這個例子裡的情緒,是日常中的「小情緒」,我要覺察並不隨它起舞。

    另外還有一種情緒是比較長期的,例如比較長期的事件或人,持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我先稱為「大情緒」,它帶給我的覺察方向,或我要怎麼面對跟處理,和「小情緒」不同,下次有機會再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