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ffective Bilingual Curriculum Design: Aligning Learning Objectives to the Curricula
走進臺灣的大專院校裡,當教師開始規劃一堂 EMI (English as Medium Instruction) 課程時,如何在非母語語境脈絡下設計適切的教學目標,經常是現場最先遇到的挑戰。「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本學期舉辦的第一堂 EMI 系列講座,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EMI 教學資源中心的副執行長,同時是臺師大英語學術素養中心與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的范雅筑助理教授。分享學科知識轉化至教學知識的相關心態以及教學策略。而這樣的概念就如同 TPACK 教學模型中所提到 PCK 交叉點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抑或是賽門西奈克 (Simon Sinek) 的黃金圈法則,讓參與教師們能從 Why-How-What,一步步確保課程目標能對齊至教學策略與實際授課內容。
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習真正地發生
''No need to be a language teacher to teach EMI courses.''
具備多國籍學生背景的 EMI 課程中,老師的擔憂經常是專業語言上的使用,然而雙語課程的設計實際上蘊含了雙重目標,除了語言精熟程度的提升(language proficiency),還有針對內容知識的理解(content knowledge)。講者以自己的話語加上臉部表情、聲調轉換,透過現場直覺的例子讓老師們明白,言語溝通中,我們大多數是透過臉部、語氣與肢體的轉變理解對方語意間的傳達,實際上非語言溝通在對話中的占比為70%。因此,語言字彙的使用並非唯一方式,藉由簡報視覺設計、教學材料準備,引導語設計等都可以促進學生對於課程的理解。
''Students are there but not there.''
身為老師的角色,除了專業知識的教授,更需要為學生拆解成階段步驟。在課程目標的設定練習中,講師以布魯姆認知理解六個分類(Bloom's cognitive taxonomy)作為依據,請參與教師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如何依照學生的理解層級來排序課程目標。除此之之外,講師分享無論老師運用哪些策略來達成目標,都需包含兩個核心概念:降低焦慮(anxiety reduction)與自主學習(active learning)。舉例來說,透過Anderson&Krathwohl 的知識分類:事實知識(factual knowledge)、概念知識 (conceptual knowledge)、程序知識(procedure knowledge),可以將複雜且龐大的課程資訊,有系統的拆解(break down)來促進(facilitate)學生對科目的理解。另外,在課程評量中多運用評量尺規(rubrics),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放入 「0-5」的階段狀態進行描述,如此不但可以提供學生持續精進的方向,也讓標準(criteria)更加透明且直接地對應至課程目標。
作為本學期首次 EMI 系列講座,范雅筑助理教授的分享帶給參與教師們不少啟發,透過布魯姆認知分類法、Anderson&Krathwohl 的知識分類法以及其他教學策略,特別是在雙語課程設計中有效地將學習目標與課程內容對齊,這不僅僅是語言能力的提升,更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規劃。正如講座中所強調的:「不是語言教師,也能成功教授 EMI 課程」,這樣的心態可以鼓勵更多教師在雙語教學中探索和創新,進一步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與教學品質。
期待 10/28 的 EMI 系列講座【從0到1-跨出英語授課的第一步】,
讓我們在實踐雙語教育的道路上共同學習與成長。
陳玠妤 博士後研究員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 (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itiatives)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