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歡看西遊記嗎?Rodrigo我除了古生物以外,最喜歡看這些神話故事了,特別是關於各地神獸的傳說。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古生物很像西遊記中的地藏菩薩的座騎-諦聽。根據西遊記的記載,諦聽有虎頭、犀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外貌。這個動物同樣有虎牙,犀角,鹿角,象身的外貌,牠就是猶因他獸。
猶因他獸(學名:Uintatherium,意思為「猶因塔山脈的野獸」),是一種生活在始新世路特期至普里阿邦期的哺乳動物。牠們的肩高1.7m,身長4m,體重約2噸,是當時不折不扣的巨獸。
猶因他獸的長相十分怪異,雄性頭上長有六隻骨質角,外面生有毛皮保護,結構上類似今天的長頸鹿。除了怪異的角之外,牠們的口中還有一對犬齒構成的長獠牙,外觀十分類似劍齒虎的牙齒。然而,猶因他獸卻是不折不扣的素食者。根據古生物學家推測,這三對角和長獠牙可能是性擇的結果,原因在於猶因他獸具有兩性異形(雌雄之間差異極大)的特徵,雄性的角與獠牙會比雌性更加粗大,雄性猶因他獸可能會透過這些角與獠牙爭奪地盤與求偶。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的爭奪地盤,猶因他獸的頭蓋骨演化得十分堅硬,頭部也像雷獸科的動物那樣演化成凹陷的樣子。然而巨大的頭部,不可避免的會對頸部造成壓力。對此,猶因他獸在顱骨演化出許多竇房(骨骼內的空腔結構),並壓縮自己的顱腔(裝載大腦的位置),以減輕頭部的重量。
作為一種草食動物,猶因他獸十分喜歡森林與沼澤的環境。根據牙齒化石的分析,猶因他獸偏好食用低矮的灌木與沼澤植物,有時候也會食用闊葉樹嫩葉與雙子葉植物。牠們取食植物的方式類似今天的河馬,會用粗大的獠牙切割水生植物,再用臼齒磨碎食物。不過,牠們的牙齒類型仍然十分原始,所以鮮少食用沼澤植物的根部與樹皮。
除了頭部,猶因他獸的四肢結構也十分特殊有著類似犀牛的骨架結構,但腳趾分佈又類似大象,屬於半趾形。事實上,猶因他獸既不屬於奇蹄目,也非大象所在的非洲獸總目,而是屬於恐角目。恐角目是一個神秘的家族,古生物學家不知道牠們到底是由那一種動物演化而來,也不知道牠們最近的親戚是什麼。只知道這個家族起源於蒙古,並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期間,藉著森林的擴張,一口氣擴散到整個亞洲與北美洲。
然而,隨著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結束,地球氣候逐漸變得乾冷,猶因他獸賴以維生的濕地逐漸減少,再加上雷獸科的崛起,大幅壓縮這些巨獸的生存空間。最終,這些動物在始新世的普里阿邦期徹底退出地球的舞台。
雖然猶因他獸在生物學上算是相對冷門的物種,但在科學史上,猶因他獸可是明星級的物種,這背後的原因自然跟古生物史上那場著名的大戰脫不了關係。沒錯,就是化石戰爭(詳情可以參閱白稜大的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7320a7cfd8978000189bd40),這場由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Othniel Charles Marsh,1831—1899)和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1840—1897)展開化石的競賽,導致猶因他獸竟然有25個疑名。
一切的起因是這樣的,在1872年,科普的導師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1823—1891)將一塊來自Bridger的化石命名為Uintatherium屬。在18天后,馬許將和萊迪一同發現的化石重新整理,並根據化石頭骨的角,將其命名為Tinoceras(巨大的角)屬。好巧不巧,在同一年,科普也在附近的Washakie發現類似的化石,根據酷似大象牙齒的特徵,科普將其命名為Loxolophodon(有脊的牙齒)屬。由於都在同一年發表新種,這兩位古生物學家很快就知道死敵的消息,並為此磨刀霍霍。這場無聊的爭執由馬許首開第一槍,馬許首先譏諷科普的命名是無效的,並為自己的發現建立新的命名Tinoceras grande。聽到馬許的嘲諷,科普很快展開反擊,聲稱馬許的命名是無稽之談,並在隔年將另一批猶因它獸化石命名為Eobasileus galeatus。兩人就這樣一來一往,從化石特徵,吵到命名品味,整整吵到1885年才停歇。由於兩人的無聊爭執,猶因他獸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確切的命名,直到近代,才由普林斯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統一學名。
猶因他獸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類之間的爭執有多麼可怕,竟然可以讓科學工作停滯數年,甚至數十年。倘若這種古生物能夠像傳說中的神獸-諦聽那樣,使雙方接納彼此的意見,或許這種動物的命運也能就此改變吧!
Rodrigo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