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雙語教育教學策略,主要是 CLIL (內容和語言的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借鏡澳洲。
有些國家採用類似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英語作為第二語) 的ESOL (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為其他語言使用者的英語) 教學策略,或許更適合多元社會的台灣來發展多語言的學習。
CLIL來自歐洲,本就是多語言且語言相近的地區,例如盧森堡國內,盧森堡語和法語德語都是日常環境中通用的語言。CLIL 的運用,意在讓歐洲學生除了母語之外,再學習熟練其他語言。
但台灣並沒有豐富的英語環境,乃至其他語言的環境。對大多數台灣學生來說,英語屬於外國語(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EFL),教學上會著重文法,才是較快較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如果要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可以盡量營造ESL (英語作為第二語) 的環境,也就是英語在生活環境中出現和運用的機會,比第一語(學生的母語)還多。這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ESOL 的思維,是基於ESL 但著重在使用其他語言的學習者。所以反過來說,不是以英語去運用在原本的學科教學之中,而是設計符合學生生活環境和經驗的教學材料(teaching materials),並結合學生應學習的學科知能。孰輕孰重是反過來的。
ESOL的重點包括:(引自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undation(2019).
NEW TO ESOL GUID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ERIALS FOR LEARNERS NEW TO ESOL AND LITERACY ):
Tip 1: Meaning, understanding and speaking first.
Tip 2: Localise it.
Tip 3: Keep it visual.
Tip 4: Go slowly and repeat.
Tip 5: Focus on learners’ lives, stories and contexts.
Tip 6: Read aloud.
Tip 7: Make the most of resources. (有點像多模態的想法)
Tip 8: Use a range of strategies.
Tip 9: Keep it real.
Tip 10: Use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iated texts.
ESOL 的思維比較小眾,但比起強佔市場的CLIL, 似乎有適合台灣學生雙語學習之處。不過看來是一些民間商業機構在發展,而非政府或學術單位,發表的文件未必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