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夢前行》:宮﨑駿的創作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動畫大師勇奪奧斯卡獎的作品《蒼鷺與少年》畫面優美細緻,內容發人深省,但意涵眾說紛紜,令人難以理解。

紀錄片《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或許可作為《蒼鷺與少年》的導賞註腳。但我更關注的是身為創作者的宮﨑駿如何「與那些肉眼不可見的事物鬥爭」,這是每位創作者的必經之路,而宮﨑駿以他——詩意又殘忍、誠懇中帶點狡猾——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宮﨑駿與「天才」的鬥爭:「那是爬蟲類時代遺留下來的物質」


提起「天才」,我們往往會指向那些天賦異稟的人;但是,對那些被稱為「天才」的人來說,那可能更像是他們自身以外的物質,降臨在他們的身體上、大腦中,有時候能夠驅使,但更多時候根本無法隨心所欲地控制。

用宮﨑駿的話來形容,「那是爬蟲類時代遺留下來的物質」,是大腦中的夢和影像,但有隻外來的手一直試圖撥亂它,因此這些靈光稍縱即逝。

如果想讓迷霧般、淤泥般、河水般的「天才」被別人看見,創作者需要抓住時機、與「天才」鬥爭、並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妥協。

創作是讓世人一窺自己大腦裡的世界,如果原汁原味百分之百的還原重現,不僅別人看不懂,同時還會將自己逼瘋。於是,創作者一再挑戰自己與「天才」之間的界限,朝著臨界點逼近、再逼近,就像追求內心的火焰(卡西法?)或暗湧。因此紀錄片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宮﨑駿手寫的字卡:

我的腦子好像壞掉了。

宮﨑駿恨不得將腦殼打開,好好把握這些「天才」。而《蒼鷺與少年》中,將自己的頭打破的少年,就是具象的表現之一;但也有創作者像霧子一樣,頭上的傷疤是外力介入的結果,大概是經歷生命的苦難才以此為契機投入創作的人吧。

與「天才」鬥爭的創作過程實在太辛苦,也或許因此宮﨑駿在《蒼鷺與少年》中,以少見的、不留藝術想像空間的方式,直接寫出:「學我者死」;紀錄片的末尾還再次叮嚀觀眾,不要模仿自己、快把這些事情忘掉吧。


宮﨑駿(少年)與高畑勲(舅公)© スタジオジブリ

宮﨑駿(少年)與高畑勲(舅公)© スタジオジブリ

宮﨑駿與「內心投射出的同行者」的鬥爭:「高畑勲就是高畑勲啊」


高畑勲是宮﨑駿的前輩,也是長期的合作夥伴,更是相互砥礪的「敵人」。高畑勲以和宮﨑駿等夥伴一起打拚的青春為藍本,創作出《平成貍合戰》,讓宮﨑駿看得淚流滿面,但他卻還是「口是心非」地批評高畑勲畫得亂七八糟,真是傲嬌

高畑勲雖在宮﨑駿構思《蒼鷺與少年》的前期就已撒手人寰,但他的身影和話語仍然縈繞著宮﨑駿的生活。

在早年的記者會上,宮﨑駿被問到,「您認為高畑勲是什麼樣的人呢?」他笑了笑,然後有點傻氣戀愛腦地回答:

高畑勲就是高畑勲啊。

在後來的紀錄片中,宮﨑駿對高畑勲隨時隨地、五花八門、心有所愛的各種再現,更讓觀眾印象深刻。

打雷的時候,他是雷神;找不到橡皮擦的時候,是他偷走的;創作《蒼鷺與少年》的時候,他是片中主角的核心動力兼靈魂角色⋯⋯

活著的高畑勲,是宮﨑駿仰望的目標。在《蒼鷺與少年》中,高畑勲13部精彩的作品,是13塊構成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石。但當老去的高畑勲(舅公)邀請宮﨑駿(少年)加入1塊石頭時,少年猶豫一下,拒絕了⋯⋯後來說,自己口袋裡的那顆石頭,只是「隨便在路上撿來的」,而旁邊的蒼鷺也說,「這沒什麼法力」,大家很快就會忘記了。

我覺得,活著的高畑勲,是宮﨑駿的朋友、敵人、外加崇拜「單戀」的對象。但死去的高畑勲,更變成了宮﨑駿的一部份,無所不在。

想超越已在「另一個世界」(different league)的高畑勲,宮﨑駿就必須超越「自己內心投射出的高畑勲」——超越自己。宮﨑駿直言,《蒼鷺與少年》是他為高畑勲打造的墓園;而反覆構思這部電影的過程,就是他在心中「埋葬」高畑勲的方式。


宮﨑駿與「有限生命」的鬥爭:「即便會失去很多,也只能堅持下去」


《蒼鷺與少年》的日文原名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是宮﨑駿向我們的提出的問題,也是他對自己的靈魂叩問。他選擇了崎嶇的創作路,持續鬥爭,至死方休。

紀錄片提到《蒼鷺與少年》收尾部分,有一幕宮﨑駿怎麼畫都畫不好,陷入非常糾結、煩躁、崩潰的狀態,最後交給其他夥伴來處理,也呼應了高畑勲所說——但很難遵行——的,「放下是最重要的。」

據說,宮﨑駿相信80歲年壽命是宮﨑家的大限,因此當他決定在75歲著手創作《蒼鷺與少年》,就不斷進行死亡的準備,亦在紀錄片中宣稱「只要畫好分鏡表,即使製作到一半我死了,助理導演還是能接手完成電影」。

但試圖掌控所有細節的宮﨑駿仍然很難就此放手,所以立刻補充:「即使我死了也不能隨便改內容喔,要問過我才行。」「你都死了我要怎麼問啊?」「你也死了就能來問我啦!」眾笑。

人活到一個年紀,就會突然發覺自己最近參加的喪禮比喜宴多,身旁夥伴逐漸凋零,就像紅豬浮上雲端,結果發現同伴們都頭也不回地往冥河而去、留下自己四顧茫茫。宮﨑駿也感受到了這樣的孤寂,甚至流露出想追隨夥伴前往「另一個世界」的心情。

在《蒼鷺與少年》中,象徵宮﨑駿的主角,最後仍放下「另一個世界」的夥伴,回到「這個世界」。

但隨著宮﨑駿持續創作,持續來回腦殼內外的世界,他仍舊與「這個世界」漸行漸遠;用紀錄片裡的語言來說,「現實和影像世界的邊界愈來愈模糊,甚至愈來愈懶得回到現實世界了」。不知道這樣對宮﨑駿的動畫迷來說,是好或是壞呢?

宮﨑駿會繼續拍電影,即便會失去很多,也只能堅持下去。這個選擇應該在很久以前就有所覺悟了才對。別再哭哭啼啼的,前進吧。
~宮﨑駿的自我勉勵~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迴響與合作,請洽 hiclaydee AT proton.me


內容總結
與夢前行宮﨑駿 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
5
/5
avatar-img
147會員
75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yd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文章分享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汲取的心理健康啟示,強調尋求心理諮商的重要性。透過蛤蟆先生的故事,揭示了人們常常無法認知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如何透過諮商來重建自我價值和思維模式。文章也提到臺灣政府推出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鼓勵讀者重視心理健康,共同踏上自我探索之旅。
本文探討電影《雪水消融的季節》告別與重生的過程。導演羅苡珊藉由紀錄片呈現自己面對摯友死亡的探討,以及與逝者的回憶之間的情感連結。影片亦是關於悲傷的個人性與人際斷裂。這部作品不僅是對友人的紀念,也引發觀眾對生命與喪失的反思。
4/5雪水消融的季節
回顧(覆盤)2024年的九月。練習告別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回顧(覆盤)2024年的八月。持續在路上,持續學習,持續了解自己。
德國科隆的科倫巴藝術博物館,是「活著的博物館」,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建築設計,展現獨特的魅力。從每年重新排列的藏品,到引人深思的展覽主題,這裡不僅是藝術的展示空間,更是文化的交匯點。探索如Terry Fox的裝置藝術及當地藝術家Susanne Kümpel的作品,每位參觀者都能在此找到自我與藝術的共鳴。
本文深度解讀電影《淑女鳥》Lady Bird,探討主角在面對家庭和社會期待的同時,勇敢追尋自我的成長旅程。電影揭示了注意力與關愛的聯繫,展現了女性在追夢過程中的掙扎與決心。故事中,淑女鳥從拒絕自己的名字開始,最終重新理解自己的根源,與自己、家人、以及家鄉和解,呈現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需面對的重要議題。
5/5淑女鳥
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文章分享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汲取的心理健康啟示,強調尋求心理諮商的重要性。透過蛤蟆先生的故事,揭示了人們常常無法認知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如何透過諮商來重建自我價值和思維模式。文章也提到臺灣政府推出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鼓勵讀者重視心理健康,共同踏上自我探索之旅。
本文探討電影《雪水消融的季節》告別與重生的過程。導演羅苡珊藉由紀錄片呈現自己面對摯友死亡的探討,以及與逝者的回憶之間的情感連結。影片亦是關於悲傷的個人性與人際斷裂。這部作品不僅是對友人的紀念,也引發觀眾對生命與喪失的反思。
4/5雪水消融的季節
回顧(覆盤)2024年的九月。練習告別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回顧(覆盤)2024年的八月。持續在路上,持續學習,持續了解自己。
德國科隆的科倫巴藝術博物館,是「活著的博物館」,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建築設計,展現獨特的魅力。從每年重新排列的藏品,到引人深思的展覽主題,這裡不僅是藝術的展示空間,更是文化的交匯點。探索如Terry Fox的裝置藝術及當地藝術家Susanne Kümpel的作品,每位參觀者都能在此找到自我與藝術的共鳴。
本文深度解讀電影《淑女鳥》Lady Bird,探討主角在面對家庭和社會期待的同時,勇敢追尋自我的成長旅程。電影揭示了注意力與關愛的聯繫,展現了女性在追夢過程中的掙扎與決心。故事中,淑女鳥從拒絕自己的名字開始,最終重新理解自己的根源,與自己、家人、以及家鄉和解,呈現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需面對的重要議題。
5/5淑女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一部根據漫畫家藤本樹同名漫畫改編的短篇電影,透過主角藤野的創作旅程,深入探討了創作者面對天才的自我懷疑與成長。影片以精緻的鏡頭語言傳達出創作背後的情感,並挖掘了漫畫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比較與自我認識。這部影片不僅吸引創作者,更向觀眾展現了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鏈鉅人》漫畫家-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故事敘述小學生藤野與家裡蹲京本,兩人因漫畫結下緣分直到成人經歷一場事件。網路發表後在2021在推特上面引發海內外漫迷的的瘋傳效應,而在2024年改編成動畫電影作品。這裡將討論關於電影版《驀然回首》的觀影心得與為何推薦給創作者與動畫迷的原因。
Thumbnail
從藤本樹手中接過畫筆,押山清高卯足全力,將其作品中的特殊氛圍與荒誕色彩,有過之而無不及地於大銀幕呈現。一陣風捎來,將這部是若草色也是萊姆色的《驀然回首》,自門縫下遞給了前來觀賞此作的每一位觀眾。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改編自藤本樹老師的同名漫畫的《驀然回首》動畫電影,並分享了參加首映後的感想和推薦。故事探討創作的意義和持續創作的勇氣。電影《驀然回首》將於8月1日正式在臺灣上映。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排球少年劇場版場版上映評論音聲,由村瀬歩、石川界人、梶裕貴以及中村悠一4位聲優所收錄的座談會。 這篇文章主要包括簡述評論《排球少年劇場版》評論音聲的內容,以及我聽着音聲看劇場版的感受。
Thumbnail
《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導演新海誠於2016年自編自導的動畫電影,本作描述主角立花瀧跟宮水三葉因為神秘的力量不定時的會交換身體,住在鄉下的三葉得以體驗都市生活,瀧則是在三葉的學校因突然改變的個性大受歡迎,在一系列陰錯陽差的事件及日本神話編排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Thumbnail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這部電影很早就在MOD上看見,但一直沒有沒能打開來觀看,每次只要是看宮崎駿或是新海誠的電影都會有很深的感觸,也會讓人有感動與對未來的希望願景。 剛看了日本版的鈴芽之旅,因為每1個小時就得熱敷一次;整個片長2小時44分。 有些時候會有晦暗的情緒時,就會找一些日本漫畫或動畫片來看;題材總是與魔
Thumbnail
【魔法公主】 宮崎駿《魔法公主》數位紀念版睽違27年經典重映! 之所以選擇於1月5日上映,是因為這天也是宮崎駿(宮﨑駿/みやざきはやお)的生日。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一部根據漫畫家藤本樹同名漫畫改編的短篇電影,透過主角藤野的創作旅程,深入探討了創作者面對天才的自我懷疑與成長。影片以精緻的鏡頭語言傳達出創作背後的情感,並挖掘了漫畫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比較與自我認識。這部影片不僅吸引創作者,更向觀眾展現了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鏈鉅人》漫畫家-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故事敘述小學生藤野與家裡蹲京本,兩人因漫畫結下緣分直到成人經歷一場事件。網路發表後在2021在推特上面引發海內外漫迷的的瘋傳效應,而在2024年改編成動畫電影作品。這裡將討論關於電影版《驀然回首》的觀影心得與為何推薦給創作者與動畫迷的原因。
Thumbnail
從藤本樹手中接過畫筆,押山清高卯足全力,將其作品中的特殊氛圍與荒誕色彩,有過之而無不及地於大銀幕呈現。一陣風捎來,將這部是若草色也是萊姆色的《驀然回首》,自門縫下遞給了前來觀賞此作的每一位觀眾。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改編自藤本樹老師的同名漫畫的《驀然回首》動畫電影,並分享了參加首映後的感想和推薦。故事探討創作的意義和持續創作的勇氣。電影《驀然回首》將於8月1日正式在臺灣上映。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排球少年劇場版場版上映評論音聲,由村瀬歩、石川界人、梶裕貴以及中村悠一4位聲優所收錄的座談會。 這篇文章主要包括簡述評論《排球少年劇場版》評論音聲的內容,以及我聽着音聲看劇場版的感受。
Thumbnail
《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導演新海誠於2016年自編自導的動畫電影,本作描述主角立花瀧跟宮水三葉因為神秘的力量不定時的會交換身體,住在鄉下的三葉得以體驗都市生活,瀧則是在三葉的學校因突然改變的個性大受歡迎,在一系列陰錯陽差的事件及日本神話編排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Thumbnail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這部電影很早就在MOD上看見,但一直沒有沒能打開來觀看,每次只要是看宮崎駿或是新海誠的電影都會有很深的感觸,也會讓人有感動與對未來的希望願景。 剛看了日本版的鈴芽之旅,因為每1個小時就得熱敷一次;整個片長2小時44分。 有些時候會有晦暗的情緒時,就會找一些日本漫畫或動畫片來看;題材總是與魔
Thumbnail
【魔法公主】 宮崎駿《魔法公主》數位紀念版睽違27年經典重映! 之所以選擇於1月5日上映,是因為這天也是宮崎駿(宮﨑駿/みやざきはやお)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