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在高齡者心理健康與社交參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音樂活動在長者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音樂(活動)有情感抒發與交流的功能,也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途徑,音樂使長者能自然地抒發內心情感,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同時提升正向情感,避免負面情緒壓力的積累。音樂治療師在此過程中可發揮關鍵作用,透過專業的觀察與引導,將音樂力量化為有效治療策略,幫助長者提升適應能力。


CHATGPT繪圖

CHATGPT繪圖


音樂治療師就像是一位行動研究者,行動研究的循環式動態過程「計劃-實踐-觀察-反思」的的動態過程便是音樂治療一環。因此,音樂治療師的角色不僅是單純的治療提供者,更像是一位持續探索和學習的研究者。根據每次治療中的觀察和反思,將新的知識運用於後續的治療方案中。這種動態、循環的工作模式使音樂治療師能靈活適應不同個案的需求,並在治療過程中不斷調整介入方法與音樂活動內容,以提升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或心理健康。



此外,透過音樂活動不僅能幫助長者維持社交聯繫,更能促進團隊合作精神,並作為跨世代交流的橋梁,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生活。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社交圈可能逐漸縮小,但音樂活動能作為連結他人的媒介。例如,參與社區歌唱班或合奏團體,有助促進成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進一步培養友誼和信任。

 

除了娛樂和情感交流,音樂活動也能讓長者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價值,增強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音樂還可作為跨世代交流的橋樑,例如長者與年輕人共同策畫音樂活動或演出,策畫的討論過程中學習溝溝通與聆聽。長者與年輕人能在互動中增進理解與包容,促進家庭和社區的連結與凝聚力。另外,音樂活動也支持多元文化的傳遞與理解。參加演出或展示音樂作品能使長者獲得正向的回饋與鼓勵,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減輕隨年齡增長可能出現的無助感或失落感。

 

    在學習新樂器或探索音樂創作的過程中,長者不僅能挑戰自我,還能體會持續成長的可能性,進一步培養積極生活態度,提升自我認同感與社會價值感。這些活動讓長者發現自己仍能貢獻社會、激發創意,並享受豐富的社交與情感生活,不僅促進心理健康,也幫助他們以樂觀和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CHATGPT繪圖

CHATGPT繪圖

同時,參與者在聆聽與演奏中不僅能感受到音樂的情感力量,更能提升音樂感受力、創造力與協作能力,並在討論中覺察自我。無論是合唱、器樂演奏還是音樂創作,這些活動都能讓長者在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重新肯定自我。例如,透過歌唱、演奏樂器或參與音樂會,他們能體驗到節奏與旋律對身心的調節作用。聆聽舒緩的音樂或參加放鬆的音樂活動有助於緩解壓力、穩定情緒,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的整體水平。同時,在音樂的引導下進行簡單運動,能促進長者的身體機能發展,提升運動的樂趣。

 

進一步針對歌唱的研究指出,唱歌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免疫力和口腔狀況。同時也發現,唱歌後唾液皮質醇降低、壓力減輕,情緒狀態顯著提升,同時唾液量增加,有助維護口腔健康並減少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無論參與者是否喜愛唱歌,都呈現相同的正面效果。這表明,唱歌可作為促進老年人健康的簡單介入措施,適合在社區或養老院中推行。未來可透過更廣泛的研究探索不同類型音樂活動的具體效果,從而完善音樂介入在高齡者健康促進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Clark, I. N., Baker, F. A., Tamplin, J., Lee, Y. C., Cotton, A., & Stretton-Smith, P. A. (2021). "Doing Things Together Is What It's About": 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Group Therapeutic Song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598979.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598979

 

Kelly, L., Clements-Cortés, A., Ahessy, B., Richardson, I., & Moss, H. (2023). "Follow the Musical Road": Selecting Appropriate Music Experience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0), 5818. https://doi.org/10.3390/ijerph20105818

 

Sakano, K., Ryo, K., Tamaki, Y., Nakayama, R., Hasaka, A., Takahashi, A., Ebihara, S., Tozuka, K., & Saito, I. (2014). Possible benefits of singing to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elderly. BioPsychoSocial medicine, 8, 11. https://doi.org/10.1186/1751-0759-8-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的沙龍
22會員
8內容數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2024/10/20
一項針對音樂和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SWB)影響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共分析了37篇量化研究。研究顯示,音樂聆聽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團體歌唱也獲得了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關於樂器演奏影響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多研究補充相關資料。由於介入方式多樣且時長不一,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難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此外
Thumbnail
2024/10/20
一項針對音樂和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SWB)影響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共分析了37篇量化研究。研究顯示,音樂聆聽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團體歌唱也獲得了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關於樂器演奏影響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多研究補充相關資料。由於介入方式多樣且時長不一,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難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此外
Thumbnail
2024/08/18
日常對話情境中,講者與聽者的身份不斷交替,良好的聆聽能力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中,注意力和專注力的運用能幫助學生有效聆聽。本文探討聽覺注意力的定義及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應用,包括如何透過目標音與幹擾音的對比來強化選擇性聽覺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實用的技巧,以提升其在複雜環境中的聽覺理解能力。
2024/08/18
日常對話情境中,講者與聽者的身份不斷交替,良好的聆聽能力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中,注意力和專注力的運用能幫助學生有效聆聽。本文探討聽覺注意力的定義及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應用,包括如何透過目標音與幹擾音的對比來強化選擇性聽覺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實用的技巧,以提升其在複雜環境中的聽覺理解能力。
2024/07/23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2024/07/23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音樂(活動)有情感抒發與交流的功能,也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途徑,音樂使長者能自然地抒發內心情感,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同時提升正向情感,避免負面情緒壓力的積累。音樂治療師在此過程中可發揮關鍵作
Thumbnail
音樂(活動)有情感抒發與交流的功能,也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途徑,音樂使長者能自然地抒發內心情感,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同時提升正向情感,避免負面情緒壓力的積累。音樂治療師在此過程中可發揮關鍵作
Thumbnail
雖然老年憂鬱症這些年在高齡照護中開始被關注,但是以整體而言,年紀愈大其實愈快樂。 以精神層面來說,也許是他們已經體會到簡單的樂趣,對當下每個時刻,每個遭遇,都能要安安靜靜地去感受,不再追求虛妄的目標,不再渴求數量極大化與外在的熱鬧,而是讓內心可以仔細品嘗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以生理結構的變
Thumbnail
雖然老年憂鬱症這些年在高齡照護中開始被關注,但是以整體而言,年紀愈大其實愈快樂。 以精神層面來說,也許是他們已經體會到簡單的樂趣,對當下每個時刻,每個遭遇,都能要安安靜靜地去感受,不再追求虛妄的目標,不再渴求數量極大化與外在的熱鬧,而是讓內心可以仔細品嘗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以生理結構的變
Thumbnail
在人們日益重視身心健康的當下,藝術輔療作為一種結合藝術形式和心理治療的方式,正受到越多人的關注。除了對於心理障礙的治療,藝術輔療也被廣泛應用於長者健康管理領域。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高齡者的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藝術輔療對於長輩的好處?  
Thumbnail
在人們日益重視身心健康的當下,藝術輔療作為一種結合藝術形式和心理治療的方式,正受到越多人的關注。除了對於心理障礙的治療,藝術輔療也被廣泛應用於長者健康管理領域。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高齡者的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藝術輔療對於長輩的好處?  
Thumbnail
許久沒跟朋友去KTV唱歌了,還真是有點想念,想念唱歌可以狂吼、可以抒情、可以低吟,可以悲傷的種種。我記得我和好友Alice的最高紀錄是連唱六小時。 歌聲好聽與否非關鍵(雖然,咳咳,我真的唱得還不錯啦),唱歌真的是人天生就會做的事情,不管聲音好不好聽,當我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會因為單純的喜悅而唱,生氣
Thumbnail
許久沒跟朋友去KTV唱歌了,還真是有點想念,想念唱歌可以狂吼、可以抒情、可以低吟,可以悲傷的種種。我記得我和好友Alice的最高紀錄是連唱六小時。 歌聲好聽與否非關鍵(雖然,咳咳,我真的唱得還不錯啦),唱歌真的是人天生就會做的事情,不管聲音好不好聽,當我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會因為單純的喜悅而唱,生氣
Thumbnail
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在某個年齡層某個階段性 都有不敢去聽的歌曲 怕觸碰到傷口 等過了那階段 再回去聽 反而欣慰了 成長了 也有一直重複聽的歌曲 想維持那份感觸 等過了那階段 再回去聽 反而沒了感覺 乏味了 也有至今在特定環境下必然會去聽的歌曲 在特定行為上開始這旋律 反而覺得溫暖 充電了 音
Thumbnail
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在某個年齡層某個階段性 都有不敢去聽的歌曲 怕觸碰到傷口 等過了那階段 再回去聽 反而欣慰了 成長了 也有一直重複聽的歌曲 想維持那份感觸 等過了那階段 再回去聽 反而沒了感覺 乏味了 也有至今在特定環境下必然會去聽的歌曲 在特定行為上開始這旋律 反而覺得溫暖 充電了 音
Thumbnail
近日去上了由盧美妏和彭彥翰老師帶領的音樂治療入門課,除了學習音樂的各種元素對於感官的影響,也透過聆聽不同音色、曲式、風格、節奏的音樂,體會音樂動用想像力、記憶與感官的療效。在其中,有幾個有趣的練習,有助於自我療癒或是生命回顧,也透過回顧那些自己可能再熟悉不過的曲子,隨著那些音符回到某些曾經遺落時光。
Thumbnail
近日去上了由盧美妏和彭彥翰老師帶領的音樂治療入門課,除了學習音樂的各種元素對於感官的影響,也透過聆聽不同音色、曲式、風格、節奏的音樂,體會音樂動用想像力、記憶與感官的療效。在其中,有幾個有趣的練習,有助於自我療癒或是生命回顧,也透過回顧那些自己可能再熟悉不過的曲子,隨著那些音符回到某些曾經遺落時光。
Thumbnail
#表達性藝術這陣子開始流行了起來 許多人開始注意起溝通、察覺,以及身體、心理的變化,在現代人壓力高漲情況下,不得不開始面對以前所忽略過的細節:最常見的像是感到腰酸背痛、緊繃,頭暈、慢性症候疲憊、焦慮、睡不好,下班後沒有多餘的精力...等。 當中有些人選擇上健身房,也開始喜歡閱讀心理方面的書,買下書店
Thumbnail
#表達性藝術這陣子開始流行了起來 許多人開始注意起溝通、察覺,以及身體、心理的變化,在現代人壓力高漲情況下,不得不開始面對以前所忽略過的細節:最常見的像是感到腰酸背痛、緊繃,頭暈、慢性症候疲憊、焦慮、睡不好,下班後沒有多餘的精力...等。 當中有些人選擇上健身房,也開始喜歡閱讀心理方面的書,買下書店
Thumbnail
你也覺得自費做心理諮商或治療,或者付錢去上一些「心靈課程」、「療癒課程」、「自我成長課程」貴桑桑嗎?本文分享一些樸實、簡單的自我療癒方式,人人若有心,都可以做得到,快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你也覺得自費做心理諮商或治療,或者付錢去上一些「心靈課程」、「療癒課程」、「自我成長課程」貴桑桑嗎?本文分享一些樸實、簡單的自我療癒方式,人人若有心,都可以做得到,快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我們嘗試用音樂的形式來進行以往的讀書會,方式是這樣的:  1.準備3-5首在你的人生階段中,對你很有意義或有感觸的歌曲,可以是歌詞、旋律或畫面,分享最觸動你的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嘗試用音樂的形式來進行以往的讀書會,方式是這樣的:  1.準備3-5首在你的人生階段中,對你很有意義或有感觸的歌曲,可以是歌詞、旋律或畫面,分享最觸動你的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