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推薦給:
1.想學習一件事情的人
2.有"為甚麼這件事一直做不好"想法
3.認為自己在"??"上沒有天分,從未試圖去嘗試的你
為甚麼要刻意練習?
關於為甚麼要使用刻意練習法這件事情,我打算簡單帶過,像上述推薦,刻意練習法能夠有效率的學習,系統化的分解"想學但學不好的事",讓投入練習的時間產生最大的效益,因此才需要使用刻意練習法。
刻意練習法與其他練習法
舉個例子—
目標練習法:
小提琴名師桃樂絲.迪蕾分享過,一名學生向她請教如何提升演奏某樂曲的速度,她問道:「你想拉多快?」學生表示希望和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一樣快。於是迪蕾先播放帕爾曼演奏該曲目的音檔並計時,接著將節拍器調慢請學生以該速度演奏。她讓學生一再重複,每一回都將節拍器的速度調快,學生也都穩穩穩跟上。那名學生最後一次完美無瑕地演奏完畢後,他的速度其實超越了帕爾曼。
天真練習法:
若追求的只是可以從甲地安全開車到乙地,或是單純學會打網球,那麼在假日和朋友相約練習,上網看一些學習影片,這種學習方式綽綽有餘,無論是開車、打網球,一旦技能達到滿意的程度,動作也成自然,就等於不再精進。研究顯示,一個人的表現一旦到達「可接受」的程度動作成了自然,再多花幾年「練習」也不會進步。
刻意練習的第一步 — 確定目標
想在反拍時都能打中可以怎麼做?想學好英文可以怎麼做?為甚麼學英文?要用在哪?要怎麼提升英語會話?目標是甚麼?
在目標尚未清楚確定時,一切都難以開始,因為如果學習沒有任何理由,那麼無趣和不間段的練習,將難以讓人堅持下去。
接下來怎麼做?
<研究結果指出,那些在青少年時期可以維持練習量,甚至加重原本就極大的練習量的學生,之後都成了柏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的頂尖學生。我們也計算了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和柏林廣播交變樂團的中年小提琴家估計的練習時間,發現他們十八歲以前投注的練習時數幾乎和該音樂學院的頂尖學生相當平均。>
為甚麼要花這麼多時間練習?
大腦和身替一樣擁有驚人的適應力。
人類大腦會因 為密集訓練而成長、改變。為了持續改變就得不斷付出,跑得更遠、更快、更努力,如果不逼迫自己,身體就會安於當下的恆定狀態步。你必須不斷挑戰極限,好讓身體一直發生代償性 ,但若把自己逼得離舒適圈太遠,又可能造成傷害。
一萬小時法則
根據這個法則,想要在多數領域中成為專家,必須花一萬個小時練習。比爾蓋茲也投注了約一萬個小時寫程式,發展出的技能才得以建立微軟、拓展企業。葛拉威爾建議,這基本上適用於任何領域:不下功夫練習一萬小時,就無法成為專家。
光有練習的「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兼具練習的「質」,
才會是決定個人成就高低的關鍵所在。
那麼練習的質量兼顧該如何作到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大量練習的過程中,確保能夠獲得有效的回饋。因此,努力尋求他人建議可以協助改進不足、俢正缺點,也有助自我肯定。
怎麼做更好?
〈蒙娜麗莎的微笑〉許多人立刻在心中看見那幅畫的"影像",浮現的影像便是他們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心智表徵。有些人的表徵比較細膩、精確,例如可以說出背景細節、蒙娜麗莎坐在何處、髮型和眉型等。 文字則是較為複雜的心智表徵。刻意練習講求的正是發展出種種更高效率的心智表徵,讓你可以運用於你正在練習 的任何活動中。
如果要從頭記住看似隨機湊出的一串文字,例 如「正聞起來前面他的花生他香飢餓吃著幾乎女子好無法到他克制」,一般人只能記住前六個字。不過,一模一樣的字若是重新排列成「他前面的女子正 吃著花生,聞起來香到他幾乎無法克制他的飢餓」第二個句子富有有意義,讓人可以運用既有的「心智表徵」來理解。那些文字並非隨機,是有意義的,而意義有助於記憶。
<心智表徵是一種心智結構、對應某項物品、概念、一系列的資訊>
刻意練習特色
接下我也幫自己設了一個目標,雖然還沒開始擬訂計畫,但很快就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