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勇於嘗試,這是自己的人生(上)

只要這一位熱愛種稻的人,身體還能承受得住,那為什麼不能繼續下去呢?這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他能夠開心就好。不然如果因為不能種稻,每天過得悶悶不樂,那也失去許多樂趣吧!縱然總會有身體無法負荷的一天到來,就像教他種稻的前輩,到八十多歲之後體力已經無法負荷種稻的辛勞。

只要這一位熱愛種稻的人,身體還能承受得住,那為什麼不能繼續下去呢?這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他能夠開心就好。不然如果因為不能種稻,每天過得悶悶不樂,那也失去許多樂趣吧!縱然總會有身體無法負荷的一天到來,就像教他種稻的前輩,到八十多歲之後體力已經無法負荷種稻的辛勞。

  當腦海中浮現一個念頭時,接下來就會出現一個反對的聲音:諸如這個念頭已經過時了,這個想法賺不了錢等等。的確,凡事可以先反著想,如果這個念頭可行,那為何其他人成功機率這麼低?但如果跳脫成敗的概念,為何要那麼在意會不會成功呢?大家都知道創業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可說是倖存者偏差了,那為何還要繼續做?應該是因為需要不斷的嘗試才能增加成功的機會,在還能嘗試的時候就積極的嘗試看看,就算最後沒有成功也沒關係。這一次想到的點子,是有關於聲音作品。想要聲音作品,是因為知道聲音的好,所以才會想要增加聲音作品。透過聲音來吸收想要的知識,這是可以和眼力輪流使用的。

        當然,同時具有影像和聲音的影片會更有渲染力,但那樣的成本更高,花費時間更多,而聲音作品是相對比較低成本的。會思考到,到底是不是切入太晚?但是永遠都不要嫌太晚,80歲開始也行,也會有80歲的觀眾群出現的,重點是自己到底想不想去做這件事。會怕沒時間錄音?那就考慮錄短一點或其他方式代替;怕存貨不夠?那就先存個幾集就出發,不行就延後發佈,反正開天窗也沒關係的,就是先符合自己的進度要求就好。之前重看自己的文章,可以體會到,最常被感動的應該是自己。

        自己看著這些文章,也能從中取得力量,助己也同時助人。而且隨著文章數量的累積,也慢慢的擴展自己的視野。而聲音作品也應是如此,聽著聲音的內容,也能透過不同的感官而得到收穫。也能預料得到,會因為聲音作品的緣故,而有了不同族群的聽眾。其實,道理很簡單。喜歡的事情就重複去做,直到生命盡頭,讓自己的靈魂離開肉身。在看日綜—日本秘境有房好吃驚系列,有一集採訪了一位自住在深山的梯田種稻的六十多歲男性。他原本是退休後和太太一起搬來深山想要體驗種稻的農村生活。

在山上生活當然有諸多不便,到冬天不僅十分寒冷,還要滑雪下山購物,然後辛苦背著物資上山。直到太太在一次下山滑雪中受傷骨折,所以就在山下準備好房子讓太太居住,自己仍然往返在山上的居所,持續的種稻。但是,每年兩三百公斤的稻米產量又如何呢?就是自用和贈送給親友而已,這到底有何意義呢?要知道這樣的深山會有先前蓋好的房子,是之前有聚落在該地,是因為數十年甚至百年前是以種稻維生,所以才會有人居住。現在時代變遷,大部分的人都想住在山下交通及採買相對便利的地方,有誰要居住在那種交通不便又寒冷的地方呢?

        不過,換個角度去思考,只要這一位熱愛種稻的人,身體還能承受得住,那為什麼不能繼續下去呢?這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他能夠開心就好。不然如果因為不能種稻,每天過得悶悶不樂,那也失去許多樂趣吧!縱然總會有身體無法負荷的一天到來,就像教他種稻的前輩,到八十多歲之後體力已經無法負荷種稻的辛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