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為什麼要自己找資料?為甚麼不該當伸手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在一個 podcast 社團上看到有人提問一些相當基礎的問題,看了很難不讓人懷疑究竟是否有自己找過資料?是否有做過功課?

三個問題大致如下:

  1. 可以使用哪些錄製工具
  2. 可以上架到哪些平台
  3. 如何細分市場

雖然我非常認真的回答他前兩個問題,但最後一個問題太複雜,我建議他找一些行銷和設計思考的文章閱讀,也告訴他沒有人有義務回答他如何區分和鎖定市場。

為什麼我們要自己找資料?

過去在 Lead For Taiwan 做思辯和議題的講師培訓,也有到學校觀課。

比起「給」學生參考資料和答案,老師們更重視「一起找」資料,甚至是學生「自己找」資料。

過去在這方面我做得不太好,也曾被提醒過。但看到這則提問,我才深刻感受到「找資料」這個能力和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

1.增加對知識的記憶

心理學上有一個俗稱「Ikea 效應」的現象,就是取名自瑞典家具行 Ikea。Ikea的家具需要自己組裝,而消費者對於其有更高的滿意度。

Ikea 效應意指人們對於自身投入的事情會更重視,也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如果從學習的角度討論的話,增加學生的參與感不只能提升對課堂的好感度,也會更重視這一堂。而對於自己查找的資料,也會比老師給予的資料更印象鮮明。

2.多元視角

更重要的是,在找資料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想法、看到事情的角度,甚至可以看到作者的思考過程。

這不是別人整理過後,丟出一個歸納的東西給你,你可以看到和學到的。

當然,可能有有些人會覺得找資料也是接收別人「反芻」後的資料,但應該很少有人會僅看一則資料吧?有時候資料可能不全面,但是將許多資料拼湊連結,而且過程中將核心概念反覆觀看,有助於你內化知識。

3.擴展知識

我高中的英文老師曾說過,他很多英文單字都是從字典來的,每次都會再去查例句中不會的單字,無形中累積自己的單字量。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案例,於是會上網查找這些案例的細節。當然最重要的是確認其真實性。

這過程中,我也慢慢累積了更多歷史和案例。爾後在看其它書時,可能也有將該案例當成背景草草帶過,但我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時,不僅會感到一點點小驚喜,也能更好地串連起知識點

4.專業見解

比起在社群上或是身邊的人,自己查找可以發現更專業的論述。

除非非常幸運地遇到真的很專業的人,否則回答你的人可能也並不比以強多少。比起接收這些不知道第幾手資料,若能直接閱讀完整性更高,甚至更深入淺出的資料內容,不是更有收穫嗎?

不是說提問不好,我就會在講座後向講師詢問,聽聽看他們的想法。

我曾經和報導者的張鎮宏老師分享我某次實習的狀況,想知道他對該公司的看法;我也問過 Cofacts 的講師問一些網路上查不到的事實查核平台狀態。

如果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話,或許可以激起專業人士「分享欲」,獲得比超出預期的知識。

熱愛歷史的路上阿伯看社會制度造成的貧窮
閒聊:貧窮議題

5.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很有機會發現到幾個特別好的內容。

你可以追蹤或是記下這些創作者或資料來源,下一次你遇到同個領域的問題時,便可以優先搜尋你自己的資料庫,就能更輕易地找到你需要的內容。


《底層邏輯》的作者劉潤在另一本書《給孩子的商業啟蒙》中說道:

學習如何「學習」,是一種技能。
知識、技能和態度是我們這輩子要不停學習的三件事。
如何透過對話增進孩子的底層邏輯?
藉由親子溝通,內化孩子的底層邏輯,探討問題本質:《給孩子的商業啟蒙》
raw-image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WC多元開放的學校形象,讓品恩嚮往這種多元文化的環境和教育。但是在這裡,她的出版自由卻遭到學校限制......
「你知道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誰嗎?」 「我知道是三個美國人。」(準確來說,現在都在美國任教,但都不是在美國出生) 「那你知道他們的題目是什麼嗎?」 「ㄟ......我有看報導,但我想不起來。」 「制度為什麼會造成貧窮。」(事實上他們的題目是國家繁榮,但舉一反三縮小到國內社會和個人似乎也未嘗不可)
前幾天在臉書上刷到一個粉專:自媒體大學。 剛好當天就有一個免費課程,想說聽看看自媒體的學問,於是就順手報名了。 講師是Erin,是自媒體大學的共同創辦人,全平台有 50 萬粉。兩個小時聽下來,似乎透過自媒體賺了不少。 在此之前,我也有注意到很多在教自媒體的似乎也不是大網紅,絕大部分我根本就沒聽
來跟大家介紹我現在實習的地方。 現在在原點社企實習,公司有一個APP,叫做奉茶行動。 出門在外的時候可能常常找不到水,所以即使平常有帶水壺,也會迫不得已去買瓶裝水或飲料。 可以下載奉茶行動,就能找到附近的飲水機! 每一個藍點點都是一個飲水機。 我們會將公家機關的飲水機,還有開放地區,例如百
5/5奉茶行動
參加了今年由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主辦,數位外交協會協辦的國際青年人才培訓,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場非常豐富扎實,又有實作的營隊。 這次營隊認識了城市外交,也參訪土耳其在台辦事處和海地大使館,並製作簡報提案新北是和海地第二大城海地角的交流。 得到的回饋說可行性很高,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時間。
前陣子有印尼朋友向我詢問該如何知道台灣的新聞。 我想到過去德國學伴使用的 Taiwan Plus,又尋找的一些英文新聞網站,傳給他。 於是突發奇想,想來彙整一篇台灣英文新聞。
UWC多元開放的學校形象,讓品恩嚮往這種多元文化的環境和教育。但是在這裡,她的出版自由卻遭到學校限制......
「你知道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誰嗎?」 「我知道是三個美國人。」(準確來說,現在都在美國任教,但都不是在美國出生) 「那你知道他們的題目是什麼嗎?」 「ㄟ......我有看報導,但我想不起來。」 「制度為什麼會造成貧窮。」(事實上他們的題目是國家繁榮,但舉一反三縮小到國內社會和個人似乎也未嘗不可)
前幾天在臉書上刷到一個粉專:自媒體大學。 剛好當天就有一個免費課程,想說聽看看自媒體的學問,於是就順手報名了。 講師是Erin,是自媒體大學的共同創辦人,全平台有 50 萬粉。兩個小時聽下來,似乎透過自媒體賺了不少。 在此之前,我也有注意到很多在教自媒體的似乎也不是大網紅,絕大部分我根本就沒聽
來跟大家介紹我現在實習的地方。 現在在原點社企實習,公司有一個APP,叫做奉茶行動。 出門在外的時候可能常常找不到水,所以即使平常有帶水壺,也會迫不得已去買瓶裝水或飲料。 可以下載奉茶行動,就能找到附近的飲水機! 每一個藍點點都是一個飲水機。 我們會將公家機關的飲水機,還有開放地區,例如百
5/5奉茶行動
參加了今年由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主辦,數位外交協會協辦的國際青年人才培訓,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場非常豐富扎實,又有實作的營隊。 這次營隊認識了城市外交,也參訪土耳其在台辦事處和海地大使館,並製作簡報提案新北是和海地第二大城海地角的交流。 得到的回饋說可行性很高,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時間。
前陣子有印尼朋友向我詢問該如何知道台灣的新聞。 我想到過去德國學伴使用的 Taiwan Plus,又尋找的一些英文新聞網站,傳給他。 於是突發奇想,想來彙整一篇台灣英文新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確認需求者與供應者: - 了解需求者是誰,以及他們對學術閱讀工具的需求。例如,學術研究人員需要一個能夠有效管理大量文獻的工具。接著,了解供應者,例如學術閱讀工具的開發者,並探討他們的先入為主觀念,如「學術閱讀工具應該簡單易用,並且具備強大的搜尋功能」。 2. 確定新工具的核心價值: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Thumbnail
這是一個分享讀書&考試技巧的部落格,定期更新讀書新法、科學實證的資訊,協助讀者蒐集「如何有效率讀書」的資訊。
Thumbnail
這篇跟大家推薦一些我自己閱讀學習的輔助工具,對於學習知識、新知、各種外文知識都很有幫助,我其實很慶幸自己能夠有那麼多好用工具的時代,讓我更輕易的接觸到各種知識,現在能阻擋我們學習的不再語言、距離,甚至因為免費內容越來越多,連金錢的阻隔都不再那麼大了,能阻擋自己學習的變成幾乎只有自己了。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確認需求者與供應者: - 了解需求者是誰,以及他們對學術閱讀工具的需求。例如,學術研究人員需要一個能夠有效管理大量文獻的工具。接著,了解供應者,例如學術閱讀工具的開發者,並探討他們的先入為主觀念,如「學術閱讀工具應該簡單易用,並且具備強大的搜尋功能」。 2. 確定新工具的核心價值: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Thumbnail
這是一個分享讀書&考試技巧的部落格,定期更新讀書新法、科學實證的資訊,協助讀者蒐集「如何有效率讀書」的資訊。
Thumbnail
這篇跟大家推薦一些我自己閱讀學習的輔助工具,對於學習知識、新知、各種外文知識都很有幫助,我其實很慶幸自己能夠有那麼多好用工具的時代,讓我更輕易的接觸到各種知識,現在能阻擋我們學習的不再語言、距離,甚至因為免費內容越來越多,連金錢的阻隔都不再那麼大了,能阻擋自己學習的變成幾乎只有自己了。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