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決定離開待了兩年多的自主團隊,身邊的人感到很吃驚,尤其我媽剛知道的時候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我。
其實這個決定也不是突如其來,只是過去是一樁心事,沒和別人討論。在團隊有太多猶豫也不捨,我在這裡有很多成就,創辦人其實也是不錯的夥伴,對於各種資訊和資源總是不吝分享。最吸引我的大概還是立案正式化之後,我可以掛個「共同創辦人」的名號。
我自認不是個創業咖,可以把一個團隊從無到有做起來,未來還能得到一個響叮噹的標籤,其實我也不知道下次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但有時候又會因為受眾想像不同、團隊經營方式意見不合等等理由,在群組中爭論不休。我也有自己想嘗試的其它事情,再加上創辦人其實小我兩歲,許多決策或處事在我看來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成長。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陪著對方長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之前參加的非營利組織的共同創辦人常常在各大平台露面的時候吧,固然為老闆感到開心,可是又想起組織裡的其它面孔,才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剩餘價值」。
雖然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指的是勞動者的價值利潤,指的是資本,可我覺得也還能再延伸出更深層的涵意,也就是我給予這個社會的東西。
就比如說,那麼多的人共同造就出組織,也為我們想推廣的理念付出許多,可是外界只會看到創辦人,而不會想到其他也很重要的人。
誠然,一個領導有方、策略完善的領導人,才能眾志成城、聚沙成塔,可是在媒體上總是見塔不見沙。
又比如,分明我和創辦人是互相成就,可是我們的角色和分工說出去就是矮了一截。
不過,必須得說團隊創辦人也非常大方的把資源分給其他夥伴,每次受訪都會詢問我們要不要應邀,但職稱上仍隱隱感覺自己矮了一頭、影響與貢獻少了幾分。雖然之後共同創辦人或許可以讓我們對外看起來平起平坐,但至少目前開會仍隱隱有一種以他意見為主,我和另一位夥伴是幕僚的感覺。
在退出的前後一週也詢問過一些朋友,其中也不乏我和創辦人的共友。因為認識雙方,所以相信他們可以站在局外人的立場,給予客觀的建議。
一位朋友認為,我其實比創辦人更有領導團隊的潛力,只是沒有這機緣,或是我根本沒有想過要嘗試。恰好今年青年好政的提案我主動找他,他也想幫助我做出自己的代表作。(結果現在人心惶惶,擔心停辦)
關於青年好政的提案,可以參考去年的參加心得!
什麼是審議民主?為什麼要社會參與?
這幾天也感受到什麼叫「自己的代表作」。因為獲得公視主題之夜 Show 錄影機會,也投書給各大媒體平台,但對於「身分」該填什麼,讓我備感苦惱。過去是填寫在自主團隊的角色,但既然要離開了,再掛著似乎略顯尷尬。填正職也很奇怪,畢竟還沒過試用期,而且很像某種體制內的標籤,並不能真正地代表我這個人。
人生就是不斷碰撞和嘗試吧,願我建造出與眾不同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