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潤、劉小米
你或許聽過劉潤,也看過他的《底層邏輯》,但你可能正苦惱要怎麼把這些思維帶給孩子。一同窺看劉潤和兒子的日常對話,讓孩子也能從小陪底層邏輯思維!
探討事情的本質
要把知識帶給孩子的前提,當然是要自己具備這些知識。如果你看過《底層邏輯》,那不妨複習一下;若你沒看過,那就一同來加強自己探究底層的思維吧!
- 所有的規劃,沒有執行,都是空想;而無論如何執行,都無法達成目標,說明規劃出了問題。
- 找出問題的原因:是規劃不良,還是執行不夠徹底?
- 只看結果不夠,還要分析規劃與執行情況→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哪裡可以保持、哪裡需要調整。
- 優先做重要又緊急的事,再去做重要又不緊急的事。
- 不斷提高標準,是讓自身水準提高的方式。
- 堅持非常重要。龜兔賽跑中,兔子暫停下來休息。即使後面兔子再怎麼努力追趕,還是趕不上緩慢但持續前進的烏龜。寧願慢,也不要停。
- 延遲滿足:不滿足當下的慾望,等待之後更大的收穫。例如,抑制消費、出遊等等享受的慾望,把錢存下來做投資,未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 無用之用,愛好和休息本身就是用處, 人需要休息也需要愛好,也不需要強加上功利的用處。
競爭
- 同向為競,相向為爭。大家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前進,是競;為了名次、身分或頭銜而搶奪,是爭。
- 資源充足時,人人都能得到,也一起分享資源一同進步,稍微落後的人也因為看到彼此的努力而受到激勵,因此激發更多潛力。
- 資源不足時,只有少數人可以得到,為了爭奪資源,可能就會有人使手段,最後大家都沒有進步。
學習
- 學習是靠大腦,透過刻意練習轉換為潛意識
- 知識、技能和態度是我們這輩子要不停學習的三件事。
- 學習如何「學習」,是一種技能
邏輯
- 從本質推演,任何一件事都需要why, how, what。
- 方法論是how,有了how之後還是要多文why,才能更靠近本質。
- 思考能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不要給標準答案,留白讓孩子自己思考。
- 討論問題時要有參考標準,否則無論如何討論爭辯都沒有意義。
- 人們容易高估自己「參與其中」的活動或工作(IKEA 效應)
- 成本影響價格,技術影響成本
- 提供需求旺盛,供給稀缺的商品,容易賺錢
我曾經忘了在哪本書看到一句類似於以下的話:
如果大家都想去淘金,你就去賣淘金的用具。
投資,是把錢放在未來能給予回報的地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重新認識借貸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怎麼看目前的經濟制度:《小島經濟學》
莫把手段當目標
- 目標的背後是什麼?不斷地追問so what?窮盡問題找到真正的「目標」
- 手段是為目標服務的
- 小目標都是大目標的手段
- 做每一件事的背後都有一個大目標,為了這個大目標,你有許多的手段可以達到,不要拘泥於特定框架
- 設定階段性小目標,定期檢視是否靠近大目標?如果沒有,那是規劃不當還是執行不當?還是有其他問題?
我之前學過一段時間戲劇,我們都要在台詞後面寫出「潛台詞」,也就是我們要一直揣摩角色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角色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他說的這句是心裡話話嗎?
我覺得這就很像「找出真正的目標」。找出真正的「目的」,才能更貼近真相。
分錢的智慧
- 培養孩子金錢觀與投資邏輯。
- 講清楚背後邏輯,點到即止。讓孩子在風險與收益上自行權衡,不要介入。
- 堅持做期望值大的事情,累積下來的利潤大於期望值小的。
- 做一件事的次數越多,就堅持利益最大者;如果次數少或是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就要分攤風險。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 只要.......就會.......條件已經充足,可以直接得到結果,因此是充足條件
- 只有......才能......條件尚未充足,仍需要加上重要條件,因此是必要條件
- 把必要條件倒過來,就是充足條件
- 集齊所有必要條件,才能達到目標;缺乏一個必要條件,無法完整達到目的。
思維
- 隨時將目標裝在心中,避免失焦
- 休息不是漫無目的的,它本身就是目的
- 誰損失,誰改變:怪別人容易,但不會改變結果。你無法改變他人,只能改變自己
- 非常難制定標準的行業,如果制定了標準,就可以讓市場更有規範
- 訂定出屬於自己標準和原則,與人打交道時,與符合標準、高於標準的人共事
- 正確定義事情,避免表達不精確與造成誤會
- 成就不大於夢想,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標準
- 卡在最低限度做事,就承擔不了一點風險
- 先理解基礎理論,再演繹其它方法。從本質回到方法論,才不會固化思維。
建立成功思維,讓自己成長:《學校沒教,但一定要懂的金錢觀》
系統化思考
- 思考時,建構一個體系,輸入的方式、輸出的方式,還有彼此之間的關係與過程
- 將知識點串連起來,找到共通性
- 增加知識點,才能串連更廣的面
運籌學/最優化
- 改變事情的排了組合,讓資源產生更多更有效的結果
- 治大國如烹小鮮,生活的哲學也能藏大道理
辯證思維
機率思維
- 獲得成功的背後,有沒有一套演算法?
- 如果是透過策略、努力或資源獲取成功,那就是真努力、假運氣
二八法則
- 解決問題時,找出最大障礙。解決最大的障礙後,就能提升效率
協作
- 在溝通與爭吵前,先對一個概念有一致理解,如:團隊的目標一致嗎?目的不同自然會有不同手段,那麼爭吵就毫無意義
- 管理不是自己做所有事情,還是讓每一個人做自己的事情,才能一起達到結果
- 真正能改變自己的,只有做的
- 坦然接受結果,並分析原因,並改變他它
事實與觀點
先想再問
親子溝通
- 無論是復盤、規劃、執行力或是找出問題,與孩子討論,哪裡需要加強?哪裡方向不對?
- 透過提問與對話,讓孩子去思考事情的邏輯,得出自己的答案。家長也可以適時可以建議或自己看法,彼此討論。
- 用孩子生活中的例子做舉例,更輕易地理解背後邏輯。「學校也沒有這樣的例子?」「爸爸/媽媽/老師有沒有給你什麼樣的規範,你覺得為什麼?你怎麼想?」「你覺得什麼是......」等等諸如此類的問句?
- 給予孩子整體建議而非局部建議,讓孩子自行斟酌採取哪些。切勿將自己的習慣進而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可能會誤將目標設定成「討父母歡心」。
- 意在進步,不在排名
- 找到孩子的增強迴路:如何激發興趣與熱情
每一小節的最後,都會有劉潤和劉小米的問答。可以先思考自己的答案後,再看看小米的答案喔!
後記中,劉潤寫給兒子的信不僅發人深省,也感人肺腑,一定要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