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個 podcast 社團上看到有人提問一些相當基礎的問題,看了很難不讓人懷疑究竟是否有自己找過資料?是否有做過功課?
三個問題大致如下:
雖然我非常認真的回答他前兩個問題,但最後一個問題太複雜,我建議他找一些行銷和設計思考的文章閱讀,也告訴他沒有人有義務回答他如何區分和鎖定市場。
過去在 Lead For Taiwan 做思辯和議題的講師培訓,也有到學校觀課。
比起「給」學生參考資料和答案,老師們更重視「一起找」資料,甚至是學生「自己找」資料。
過去在這方面我做得不太好,也曾被提醒過。但看到這則提問,我才深刻感受到「找資料」這個能力和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
心理學上有一個俗稱「Ikea 效應」的現象,就是取名自瑞典家具行 Ikea。Ikea的家具需要自己組裝,而消費者對於其有更高的滿意度。
Ikea 效應意指人們對於自身投入的事情會更重視,也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如果從學習的角度討論的話,增加學生的參與感不只能提升對課堂的好感度,也會更重視這一堂。而對於自己查找的資料,也會比老師給予的資料更印象鮮明。
更重要的是,在找資料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想法、看到事情的角度,甚至可以看到作者的思考過程。
這不是別人整理過後,丟出一個歸納的東西給你,你可以看到和學到的。
當然,可能有有些人會覺得找資料也是接收別人「反芻」後的資料,但應該很少有人會僅看一則資料吧?有時候資料可能不全面,但是將許多資料拼湊連結,而且過程中將核心概念反覆觀看,有助於你內化知識。
我高中的英文老師曾說過,他很多英文單字都是從字典來的,每次都會再去查例句中不會的單字,無形中累積自己的單字量。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案例,於是會上網查找這些案例的細節。當然最重要的是確認其真實性。
這過程中,我也慢慢累積了更多歷史和案例。爾後在看其它書時,可能也有將該案例當成背景草草帶過,但我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時,不僅會感到一點點小驚喜,也能更好地串連起知識點。
4.專業見解
比起在社群上或是身邊的人,自己查找可以發現更專業的論述。
除非非常幸運地遇到真的很專業的人,否則回答你的人可能也並不比以強多少。比起接收這些不知道第幾手資料,若能直接閱讀完整性更高,甚至更深入淺出的資料內容,不是更有收穫嗎?
不是說提問不好,我就會在講座後向講師詢問,聽聽看他們的想法。
我曾經和報導者的張鎮宏老師分享我某次實習的狀況,想知道他對該公司的看法;我也問過 Cofacts 的講師問一些網路上查不到的事實查核平台狀態。
如果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話,或許可以激起專業人士「分享欲」,獲得比超出預期的知識。
熱愛歷史的路上阿伯看社會制度造成的貧窮
閒聊:貧窮議題
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很有機會發現到幾個特別好的內容。
你可以追蹤或是記下這些創作者或資料來源,下一次你遇到同個領域的問題時,便可以優先搜尋你自己的資料庫,就能更輕易地找到你需要的內容。
《底層邏輯》的作者劉潤在另一本書《給孩子的商業啟蒙》中說道:
學習如何「學習」,是一種技能。
知識、技能和態度是我們這輩子要不停學習的三件事。
如何透過對話增進孩子的底層邏輯?
藉由親子溝通,內化孩子的底層邏輯,探討問題本質:《給孩子的商業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