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2D 組織影像到3D的發展解析

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從傳統的2D平面影像逐漸向3D立體成像發展,為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帶來革命性的突破。這種轉變就像是從閱讀單頁照片轉變為觀看完整的3D電影,為我們打開了理解生命科學的新視窗。

Source: DOI: 10.1093/pnasnexus/pgad433

Source: DOI: 10.1093/pnasnexus/pgad433


從2D到3D的突破

1. 更完整的組織結構觀察

想像你在觀察一棟房子 - 2D影像就像是只能看到房子的正面照片,而3D影像則允許你從各個角度完整地觀察整棟建築。在醫學研究中,這意味著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組織結構,特別是在觀察複雜的解剖結構時。例如,在腎臟活檢中,3D影像技術能夠讓醫生看到更多的腎小球,大幅降低漏診的風險。

2. 更精確的空間定位

3D技術最大的優勢之一是能夠提供精確的空間資訊。舉例來說,在研究免疫細胞與血管的關係時,研究人員發現通過3D影像測量的細胞間距離,往往比2D影像測得的距離要短得多,這種差異可能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對細胞互動的理解。

3. 發現新的生物學特徵

就像考古學家從3D掃描中發現古物上的細節一樣,科研人員也能通過3D影像技術發現在2D影像中難以觀察到的生物學特徵。例如,研究人員透過3D技術在小鼠腎小球中發現了新的細胞接觸方式,這在傳統2D影像中是無法觀察到的。




透視組織: 透明化技術

組織透明化技術就像是將生物組織變成透明的玻璃,讓我們能夠看清內部結構。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CUBIC (Clear, Unobstructed Brain/Body Imaging Cocktails)

  • 原理:使用氨基醇(aminoalcohol)和尿素的混合物脫脂(delipidation)並均質化折射率
  • 特色
    • 可保持螢光蛋白訊號
    • 適用於全身組織
    • 透明化時間:3-14天
    • 最大成像深度:可達數毫米
  • 限制:可能導致組織輕微膨脹

2. ScaleS

  • 原理:使用sorbitol和蔗糖的混合物
  • 特色
    • 保持組織原有大小
    • 維持超微結構完整
    • 透明化時間:5-7天
    • 最大成像深度:2-3mm
  • 限制:透明度相對較低

3. BABB (Benzyl Alcohol/Benzyl Benzoate)

  • 原理:使用有機溶劑脫水並均質化折射率
  • 特色
    • 透明度高
    • 透明化時間:1-2天
    • 最大成像深度:可達5mm以上
  • 限制:會淬滅螢光訊號(fluorescence quenching)

4. iDISCO、SeeDB2等其他方法

各有其特色和適用範圍,就像不同的望遠鏡適合觀察不同的天體一樣。

  1. INSIHGT (In situ Host-Guest Chemistry for Three-dimensional Histology)
  • 原理:使用弱配位超離液鹽 [B12H12]2- 和環糊精衍生物來控制探針在組織中的運動
  • 特色
  • 能使探針均勻滲透到組織深處(達公分等級)
  • 可定量且高度特異性的免疫染色訊號
  • 快速且經濟的流程
  • 只需在室溫下進行簡單的浸漬式染色,不需要特殊的設備
  • 適用於市售抗體和探針




3D 組織影像擷取

1. 光片螢光顯微鏡 (LSFM)

  • 橫向解析度:~0.3-1 μm
  • 軸向解析度:~1-5 μm
  • 成像深度:可達數毫米
  • 成像速度:10-100 幀/秒
  • 特點
    • 光漂白少
    • 適合活體成像
    • 可快速獲取大體積數據

2. 共聚焦顯微鏡

  • 橫向解析度:~0.2 μm
  • 軸向解析度:~0.5-1 μm
  • 成像深度:50-100 μm
  • 成像速度:1-2 幀/秒
  • 特點
    • 解析度高
    • 可進行多色成像
    • 背景雜訊低

3. 雙光子斷層掃描顯微鏡

  • 橫向解析度:~0.3-0.5 μm
  • 軸向解析度:~1-2 μm
  • 成像深度:可達500-1000 μm
  • 成像速度:0.5-1 幀/秒
  • 特點
    • 穿透深度大
    • 光漂白少
    • 適合活體成像

4. MicroCT

  • 空間解析度:0.5-1 μm
  • 成像範圍:可達數公分
  • 單細胞觀察能力
    • 可觀察較大的單細胞(>10 μm)
    • 難以分辨小型細胞(如淋巴球約6-8 μm)
    • 需要特殊染色才能分辨細胞


3D 組織影像分析

從市場目前狀況,現在沒有一套成熟的3D組織細胞影像分析。Imaris偏向在神經學的應用,看神經、血管在立體空間的分布狀況和細胞的立體追蹤,但沒辦法去計數不同細胞在空間的分布狀態。因為3D的資料量龐大,再加上多色染色和組織識別的需求,會非常考驗軟體的運作程序。

在主流的3D分析軟體中,Leica AIVIA和Imaris是當前最具代表性的解決方案。Leica AIVIA憑藉其強大的AI整合能力和真3D分析功能,特別適合進行複雜的細胞分析和神經科學研究。該軟體能夠直接在3D體積數據上進行細胞分割,追蹤細胞運動軌跡,並進行完整的神經元重建。其4D分析能力(3D+時間)更是為動態生物過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Imaris則以其優秀的3D視覺化和精確的定量分析功能著稱。其Surface模組能夠進行精確的3D表面重建,Filaments模組特別適合神經纖維的3D追蹤,而Spots模組則能在3D空間中準確檢測和分析點狀結構。

ImageJ/Fiji通過其3D外掛模組系統,能夠進行基本的3D物件檢測和測量。Python生態系統中的scikit-image配合napari視覺化工具,則為研究者提供了高度客製化的分析可能。這些工具雖然在處理大型數據時可能面臨效能挑戰,但其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其在特定研究場景中仍具有獨特優勢。

成功的3D組織分析始於優質的數據採集。在成像階段,需要特別注意Z軸採樣的優化和適當的染色對比。之後的分析流程通常包括數據預處理(如降噪和去卷積)、3D分割、定量分析等步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