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 組織影像到3D的發展解析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從傳統的2D平面影像逐漸向3D立體成像發展,為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帶來革命性的突破。這種轉變就像是從閱讀單頁照片轉變為觀看完整的3D電影,為我們打開了理解生命科學的新視窗。

Source: DOI: 10.1093/pnasnexus/pgad433

Source: DOI: 10.1093/pnasnexus/pgad433


從2D到3D的突破

1. 更完整的組織結構觀察

想像你在觀察一棟房子 - 2D影像就像是只能看到房子的正面照片,而3D影像則允許你從各個角度完整地觀察整棟建築。在醫學研究中,這意味著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組織結構,特別是在觀察複雜的解剖結構時。例如,在腎臟活檢中,3D影像技術能夠讓醫生看到更多的腎小球,大幅降低漏診的風險。

2. 更精確的空間定位

3D技術最大的優勢之一是能夠提供精確的空間資訊。舉例來說,在研究免疫細胞與血管的關係時,研究人員發現通過3D影像測量的細胞間距離,往往比2D影像測得的距離要短得多,這種差異可能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對細胞互動的理解。

3. 發現新的生物學特徵

就像考古學家從3D掃描中發現古物上的細節一樣,科研人員也能通過3D影像技術發現在2D影像中難以觀察到的生物學特徵。例如,研究人員透過3D技術在小鼠腎小球中發現了新的細胞接觸方式,這在傳統2D影像中是無法觀察到的。




透視組織: 透明化技術

組織透明化技術就像是將生物組織變成透明的玻璃,讓我們能夠看清內部結構。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CUBIC (Clear, Unobstructed Brain/Body Imaging Cocktails)

  • 原理:使用氨基醇(aminoalcohol)和尿素的混合物脫脂(delipidation)並均質化折射率
  • 特色
    • 可保持螢光蛋白訊號
    • 適用於全身組織
    • 透明化時間:3-14天
    • 最大成像深度:可達數毫米
  • 限制:可能導致組織輕微膨脹

2. ScaleS

  • 原理:使用sorbitol和蔗糖的混合物
  • 特色
    • 保持組織原有大小
    • 維持超微結構完整
    • 透明化時間:5-7天
    • 最大成像深度:2-3mm
  • 限制:透明度相對較低

3. BABB (Benzyl Alcohol/Benzyl Benzoate)

  • 原理:使用有機溶劑脫水並均質化折射率
  • 特色
    • 透明度高
    • 透明化時間:1-2天
    • 最大成像深度:可達5mm以上
  • 限制:會淬滅螢光訊號(fluorescence quenching)

4. iDISCO、SeeDB2等其他方法

各有其特色和適用範圍,就像不同的望遠鏡適合觀察不同的天體一樣。

  1. INSIHGT (In situ Host-Guest Chemistry for Three-dimensional Histology)
  • 原理:使用弱配位超離液鹽 [B12H12]2- 和環糊精衍生物來控制探針在組織中的運動
  • 特色
  • 能使探針均勻滲透到組織深處(達公分等級)
  • 可定量且高度特異性的免疫染色訊號
  • 快速且經濟的流程
  • 只需在室溫下進行簡單的浸漬式染色,不需要特殊的設備
  • 適用於市售抗體和探針




3D 組織影像擷取

1. 光片螢光顯微鏡 (LSFM)

  • 橫向解析度:~0.3-1 μm
  • 軸向解析度:~1-5 μm
  • 成像深度:可達數毫米
  • 成像速度:10-100 幀/秒
  • 特點
    • 光漂白少
    • 適合活體成像
    • 可快速獲取大體積數據

2. 共聚焦顯微鏡

  • 橫向解析度:~0.2 μm
  • 軸向解析度:~0.5-1 μm
  • 成像深度:50-100 μm
  • 成像速度:1-2 幀/秒
  • 特點
    • 解析度高
    • 可進行多色成像
    • 背景雜訊低

3. 雙光子斷層掃描顯微鏡

  • 橫向解析度:~0.3-0.5 μm
  • 軸向解析度:~1-2 μm
  • 成像深度:可達500-1000 μm
  • 成像速度:0.5-1 幀/秒
  • 特點
    • 穿透深度大
    • 光漂白少
    • 適合活體成像

4. MicroCT

  • 空間解析度:0.5-1 μm
  • 成像範圍:可達數公分
  • 單細胞觀察能力
    • 可觀察較大的單細胞(>10 μm)
    • 難以分辨小型細胞(如淋巴球約6-8 μm)
    • 需要特殊染色才能分辨細胞


3D 組織影像分析

從市場目前狀況,現在沒有一套成熟的3D組織細胞影像分析。Imaris偏向在神經學的應用,看神經、血管在立體空間的分布狀況和細胞的立體追蹤,但沒辦法去計數不同細胞在空間的分布狀態。因為3D的資料量龐大,再加上多色染色和組織識別的需求,會非常考驗軟體的運作程序。

在主流的3D分析軟體中,Leica AIVIA和Imaris是當前最具代表性的解決方案。Leica AIVIA憑藉其強大的AI整合能力和真3D分析功能,特別適合進行複雜的細胞分析和神經科學研究。該軟體能夠直接在3D體積數據上進行細胞分割,追蹤細胞運動軌跡,並進行完整的神經元重建。其4D分析能力(3D+時間)更是為動態生物過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Imaris則以其優秀的3D視覺化和精確的定量分析功能著稱。其Surface模組能夠進行精確的3D表面重建,Filaments模組特別適合神經纖維的3D追蹤,而Spots模組則能在3D空間中準確檢測和分析點狀結構。

ImageJ/Fiji通過其3D外掛模組系統,能夠進行基本的3D物件檢測和測量。Python生態系統中的scikit-image配合napari視覺化工具,則為研究者提供了高度客製化的分析可能。這些工具雖然在處理大型數據時可能面臨效能挑戰,但其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其在特定研究場景中仍具有獨特優勢。

成功的3D組織分析始於優質的數據採集。在成像階段,需要特別注意Z軸採樣的優化和適當的染色對比。之後的分析流程通常包括數據預處理(如降噪和去卷積)、3D分割、定量分析等步驟。


avatar-img
0會員
14內容數
Hi, 我是腫頭龍。在生技產業將近20年,跑跳在亞洲市場之間,這裡會分享跑市場會遇到的五四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腫頭龍的觀察筆記 的其他內容
2024年2月 Nanostring 申請破產,當時在業界一片譁然,曾經的一個巨人倒下了。 後來,5月被Bruker收購,10月在Bruker底下再和2020年併購進來的Canopy 整合成空間生物學部門,我感覺到整個氣勢變了,就好像功夫足球:大師兄 回來了!
空間生物學(spatial biology)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它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組織微環境中精確觀察和分析生物分子(如 RNA、蛋白質、代謝物等)的空間分佈。 這種方法突破了傳統組織學只能提供形態學資訊的局限性。
這兩年尹政府大幅度刪減學術研發經費,導致許多銷售型生技公司大幅度裁員、減薪,基本上都過得苦哈哈。
要怎麼知道經銷商對妳的產品有沒有興趣? 看對方老闆有沒有請吃飯就知道
我當過代理商業務,也做過自創品牌對過不同通路,還做過原廠亞太區代表,說起來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但日本學術設備的經銷制度還是讓我大開眼界。 原本我以為找了一家總代,接著未來就會很美好,案子將會遍地開花。 全然うまくいかない (根本完全行不通)!!
首爾-慶州出差交通規劃和韓國學術展會的氛圍
2024年2月 Nanostring 申請破產,當時在業界一片譁然,曾經的一個巨人倒下了。 後來,5月被Bruker收購,10月在Bruker底下再和2020年併購進來的Canopy 整合成空間生物學部門,我感覺到整個氣勢變了,就好像功夫足球:大師兄 回來了!
空間生物學(spatial biology)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它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組織微環境中精確觀察和分析生物分子(如 RNA、蛋白質、代謝物等)的空間分佈。 這種方法突破了傳統組織學只能提供形態學資訊的局限性。
這兩年尹政府大幅度刪減學術研發經費,導致許多銷售型生技公司大幅度裁員、減薪,基本上都過得苦哈哈。
要怎麼知道經銷商對妳的產品有沒有興趣? 看對方老闆有沒有請吃飯就知道
我當過代理商業務,也做過自創品牌對過不同通路,還做過原廠亞太區代表,說起來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但日本學術設備的經銷制度還是讓我大開眼界。 原本我以為找了一家總代,接著未來就會很美好,案子將會遍地開花。 全然うまくいかない (根本完全行不通)!!
首爾-慶州出差交通規劃和韓國學術展會的氛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影像生成模型的多種應用,包括文字、圖像和聲音到影片的生成,涵蓋了GAN、Transformer和Diffusion等技術。透過回顧相關研究,分析影像生成技術的未來趨勢與挑戰,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理解與啟示。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視覺層級並不侷限於平面設計,在用戶體驗及介面上更是一個重要的核心之一。視覺層級除了讓畫面的視覺編排更加精緻好看,更重要的功能是能讓畫面有效地被組織,讓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此篇調查論文探討了Diffusion模型在文字、圖片和聲音轉換為影片,以及影片衍生和編輯的應用類型。作者也介紹了U-Net架構和Vision Transformer等生成圖像架構,並詳細探討了訓練模型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影像資料集來源。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形態學操作在影像處理中有多種應用,特別是在處理二值化影像(黑白影像)。 在影像處理應用上,基本上都由侵蝕,膨脹這兩種方法,組合搭配而成。 常見應用場景 物體檢測與分割: 形態學操作可以用於增強或改善二值化影像中的物體邊界,使得物體的檢測和分割更加準確。
Thumbnail
3D 模型是用來表示物體的多邊形,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體或虛構的東西。本文分享國外網站如何製作 3D 模型的多種方法,包括文字轉 3D 模型、圖像轉 3D 模型和掃描現實物體轉 3D 模型等。歡迎想要製作或使用 3D 模型的你參考!
Thumbnail
Transformer被廣泛運用在各種生成式AI,激起了本篇作者的好奇心,是否能用Transformer學到所有先驗知識,足以讓它由一張2D圖片還原3D物件。本篇也從Github上面找到由ZexinHe開源的LRM實作程式,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深入研究。
在這個充滿視覺美感的時代,攝影不僅僅是捕捉畫面,更是一場無盡的技術與創意之旅。攝影器材的不斷進步與創新,為攝影愛好者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奇幻之旅的大門。讓我們一同探索攝影器材介紹,發現那些令人心動的科技與藝術交匯之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影像生成模型的多種應用,包括文字、圖像和聲音到影片的生成,涵蓋了GAN、Transformer和Diffusion等技術。透過回顧相關研究,分析影像生成技術的未來趨勢與挑戰,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理解與啟示。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視覺層級並不侷限於平面設計,在用戶體驗及介面上更是一個重要的核心之一。視覺層級除了讓畫面的視覺編排更加精緻好看,更重要的功能是能讓畫面有效地被組織,讓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此篇調查論文探討了Diffusion模型在文字、圖片和聲音轉換為影片,以及影片衍生和編輯的應用類型。作者也介紹了U-Net架構和Vision Transformer等生成圖像架構,並詳細探討了訓練模型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影像資料集來源。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形態學操作在影像處理中有多種應用,特別是在處理二值化影像(黑白影像)。 在影像處理應用上,基本上都由侵蝕,膨脹這兩種方法,組合搭配而成。 常見應用場景 物體檢測與分割: 形態學操作可以用於增強或改善二值化影像中的物體邊界,使得物體的檢測和分割更加準確。
Thumbnail
3D 模型是用來表示物體的多邊形,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體或虛構的東西。本文分享國外網站如何製作 3D 模型的多種方法,包括文字轉 3D 模型、圖像轉 3D 模型和掃描現實物體轉 3D 模型等。歡迎想要製作或使用 3D 模型的你參考!
Thumbnail
Transformer被廣泛運用在各種生成式AI,激起了本篇作者的好奇心,是否能用Transformer學到所有先驗知識,足以讓它由一張2D圖片還原3D物件。本篇也從Github上面找到由ZexinHe開源的LRM實作程式,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深入研究。
在這個充滿視覺美感的時代,攝影不僅僅是捕捉畫面,更是一場無盡的技術與創意之旅。攝影器材的不斷進步與創新,為攝影愛好者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奇幻之旅的大門。讓我們一同探索攝影器材介紹,發現那些令人心動的科技與藝術交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