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終於實現未遂的心願,這顆可能是山,可以是島,也能成為大象的「石頭」隨我飄洋過海回家了!
《珮特拉》(Petra),文、圖/Marianna Coppo
這本法文繪本早在2018年時便在小松鼠專頁中分享過,
https://www.facebook.com/1756332388018483/posts/1967706443547742/
內文寫道:『這本法文繪本才剛剛列入我的待寫清單,一天後到廈門書店就看見「中譯本」,可是,它的書名翻得很糟!因為破壞了故事前半段的埋梗樂趣。
2016年出版的義大利繪本,隔年就有了簡體版,再次證明:對岸雖然錢多市場大。可是「文化素養」這抽象的東西是需要時間釀製的。
2018年有了英文版和法文版,書名處理則如原先版本。讀了內容後,我既歡喜又極失落。歡喜來自於故事呈現了這麼一個有自信的傢伙「Petra」(佩特拉,故事主角,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山!),故事前三分之一由Petra自信愉快的口述,展現它無比強大、威風的模樣;近中間的連續三張跨頁的無字畫面,讓讀者看見「事實」,Petra先前建立的「生命價值」、「世界觀」瓦解!後面三分之一則讓主角再三站起來—擊垮—站起來—…
超強韌的一座世界最小的山呀!
我的失落則因為…早在二十年前,我就畫了一則類似的故事,可是…我卡在「信念」:不夠相信自己—
我們可以透過虛擬的情境創造活生生的角色,我們能夠在一次又一次受打擊後,找到新位子再站起來。二十年後,嗯!我更有自信了。這一次我跟Petra一樣:「我是_______,令人驚喜的_______!」』
時隔六年再拿出來說兩句的原因:一是我的佛系買書心法,於今年在里爾Lille時終於與之相遇了。有了法文版,那本中文簡體版剛好碰到契機便送給了某老師。
二是送書前再臨別秋波一「翻」,嗯~六年前對中譯書名的「嗆聲」應該收斂一點的。
翻譯真的不容易,Petra這個可作為女性名字的語詞,音譯為「佩特拉」是符合的,但字源有「石頭」的意思,被直接破題加上「石頭」二字,也說得過去。所以簡體中文書名便叫《石頭佩特拉》,中規中矩啦!
只是能不能保留些懸念,讓自詡為「世界最小的一座山」的主角在故事前三分之一大放豪語?這樣來到轉折處,才能產生錯愕、會心的效果。
香港出版繁體中文繪本的木棉樹將之譯為《石小堅》,還不錯!(記得有位港星叫「石堅」)。我想破頭也尚未想到有「石頭」意思,又能代表「女性名字」的中文,半夜忽然想到「珮」這個字,玉也是石頭的一種,也許叫「珮特拉」勉強可行吧!
在網上讀到來自義大利的作者Marianna Coppo受訪表示:本書創作背景是她待在波隆納一年的經歷,她說:『於我而言,那是相當困難的一年,那時的我毫無安全感、不知道自己是誰,這令我十分害怕。我感到僵硬、自我防禦過度。書中的石頭佩特拉一開始同樣如此,而隨後她刨除(成為別人的)期望,最終實現了自我解放。』
『有些人認為佩特拉從最初就是一個自信的角色,事實上絕非如此。當佩特拉一開始談到自己時,她說了謊,在羅馬我們說「Se la racconta」,意思是「從外部看待自己,並按照喜歡的方式講述自己的生活」。
但佩特拉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害怕改變——「我哪兒也不去」她說。而當生活給了她臨門一腳,使得她不得不面對世界時,她意識到了自己可以不只是石頭(即使她就是一塊石頭),這一點很迷人。』
時隔六年終於實現未遂的心願,這顆可能是山,可以是島,也能成為大象的「石頭」隨我飄洋過海回家了!
小松鼠曾分享過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則遲遲未現身的故事
法文書名就叫《Une Histoire très en retard》
(一則遲到久久的故事)https://www.facebook.com/1756332388018483/posts/2101722593479459/
更多內頁圖片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i2MrZkETxLKhG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