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最後一句寫道:「我如同一隻鳥兒飛越天空,自由的!」「自由的」(libre)以形容詞壓在句尾,不是形容飛翔的副詞,不是描繪此刻主角狀態的名詞,而是「形容詞」,我覺得好有意思!
先說說故事大綱:主述者描寫「曾」結交過一位跟他很不同卻又很相似的朋友Do,某天在憤怒中落下一句「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的狠話後,一個向左走,一個往右去。原以為隔天一切便能言歸於好,卻沒想到當夜大人們設下路障,將城鎮一分為二,聲稱另一頭的居民們是敵人。
城市的另一半——遊玩的廣場、戲水的泳池、看電影的劇院、某些同學父母工作的地方,還有最要好的朋友Do住的房子,全部從主角的生活消失。
查詢資料時,發現此繪本在2021年分別參與了北京與臺北舉辦的國際書展,在參展說明小冊上讀到關於此書的簡介:「書中(作者卡羅琳展現了)提及歷史上不同時代建造的牆,直至今日的美國、匈牙利、以色列、韓國、摩洛哥……世界各地仍到處可見。無論是以水泥或是其他材料建造,牆的作用都在於保護、分隔、警告不可跨越。」
我錯愕了一下下:有提到這麼多歷史嗎?回頭再仔細翻閱一回~喔!並不是故事有描述這些歷史,書介應該指的是「故事中出現的牆,其實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這些『牆』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多國聳立著。」
也是我的誤讀,誤讀簡介——可見簡介要寫得簡短又清晰,真的不簡單!
其實在閱讀過程中,我聯想到的並不只是「政治」,但圖像軍閥威權氣息濃重,似乎只剩下兩派爭戰能解釋了。單單咀嚼文字,腦海浮現的是各種無形的牆——可能是從古早以來便一定得遵循的「傳統」,或是不知不覺養成的「習慣」,或是水文風土自然育成的「文化」………都可能是「牆」:既是風格,也是框限。
「寫實」的畫,也成了文字的「牆」!
回到故事——為了跨過這道高牆見到朋友,主角想了各種方法:寫信、摺紙飛機、飛箭傳信……都無法和Do聯繫上。直到某天,主角做了一個飛行氣球,朝有Do的世界飛去。
於是文末寫道:「我如同一隻鳥兒飛越天空,自由的!」
故事中「我」和Do隔絕後,失去的不僅是娛樂、歡笑(城市另一邊),還失去了能做不同選擇的權利(Do)。像盧梭說的「人的自由並不在於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而在於可以不做他不想做的事。」
想起最近看一部韓國脫北者電影,主角最後說的要有「能盡情失敗的自由」!震聾啟聵!我珍惜手邊的自由嗎?我有去享用「盡情失敗」的自由嗎?繪本中的「我」「自由的」飛越「牆」,他也在享受「能失敗的自由」吧?!#
*可點進【小松鼠的法文繪本森林】看更多內頁圖https://www.facebook.com/100069932547222/posts/84256047475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