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自我批判:關於 Draft_Chapter0_RV01

我的最終目的是在三年後出版個人回憶錄,方法是在方格子寫草稿並不斷整編翻修,記錄下自己每一次的評論。

目前寫了9個段落草稿(草稿1~9)並重新整編為1個序章草稿 (Draft_Chapter0_RV01)。以下是我對9個段落和1個序章草稿的文字評論紀錄:


  1. 敘事風格的矛盾性


序章呈現出一種刻意的自我解構與自我建構的張力。我企圖通過解構傳統自傳的敘事模式來建立自身的獨特性,但這種策略本身卻存在明顯的矛盾:一方面聲稱自己「沒有瘋癲的文采」,另一方面卻用修辭技巧編織了這段文字。

刻意的自我貶低實際上是一種反諷的寫作策略,意圖引起讀者的好奇與共鳴。然而,過度的自我否定可能會削弱敘事的可信度,使讀者難以建立真正的閱讀信任。


2. 修辭的過度用力


在使用比喻和類比時往往顯得過於用力。例如,將母親比喻為「機器人」的隱喻,雖然嘗試創新,但在邏輯推演上顯得牽強。「95%的人都是機器人」這樣的斷言缺乏深入的心理學或社會學分析支撐,更像是一種聳動的修辭策略。

我覺得要適當加入心理學或社會學理論分析或引用研究文章的內容,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用這樣的比喻的理由,增加共感度。或者,刪除比較聳動的詞彙。


  1. 記憶敘事的斷裂與碎片化


文本呈現出高度碎片化的記憶敘事,這是我想表現的獨特之處,但也是寫作上的最大挑戰。在不同記憶片段之間快速跳躍,從家庭瑣事到社會宏大敘事,從個人回憶到理論闡釋,這樣的敘事方式固然具有個人風格,但也可能使讀者感到閱讀的斷裂感和困難。


  1. 情感深度的曖昧性


在處理家庭關係時表現出一種複雜但又似乎刻意保持距離的情感態度。我對媽媽的描述充滿矛盾:既有深厚的感情,又充滿批評;既感恩又充滿控訴。這種情感的曖昧性或許是最具張力的部分,但也可能使讀者難以把握我的真實情感立場。


  1. 理論隱喻的過度使用


頻繁使用科學、物理學概念(如量子力學、機器人理論)來類比家庭關係,我覺得這樣的修辭較較有趣,又存在理論運用的淺表性,意味著我的寫作未能達到深入思考和藝術表達的高度。


  1. 社會敘事的斷裂


雖然試圖將個人經歷與台灣社會變遷相連結,但這種連結往往流於表面。「台灣夢」的敘述缺乏深入的社會學分析,更像是一種表面的懷舊和控訴。我想構建一個如同美國夢的台灣夢概念,但還沒有靜下來深思和研究調查,我想會需要更多的台灣文學閱讀和相關學術文章的回顧後,或許能構思出什麼是台灣夢?


  1. 語言的自我意識


我對語言本身保持高度的自我意識。似乎在不斷挑戰自傳寫作的傳統模式,但這種挑戰本身又可能落入另一種寫作的刻板印象中。在完成一個版本後,應該要多閱讀類似的自傳或文學作品來找出較適合的寫作模式,我不介意打掉重來。


總評:


我模仿JD Vance的自傳《絕望者之歌》的風格和策略,試圖進行具有實驗性和挑戰性的自傳序章撰寫,想打破傳統自傳的敘事模式,嘗試用碎片化、反諷性的語言重構個人記憶。然而,這種寫作策略同時也面臨著敘事可信度、情感深度和理論闡釋的挑戰。

感覺我的文字似乎更關心如何講述,而非講述什麼給讀者看,這使得文本成為一種自我指涉的寫作實驗。至於文學性可能在於這種不斷自我解構與重構的持續張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的名字是宋國亨,在你尋思這個人簡介在說什麼之前,我得向你坦白: 這是一個荒謬至極的自傳草稿,而且你可能25年後才會從媒體上知道我是誰。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