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思想隨筆:經歷憂傷中尋得根基 Finding Foundation in Sorrow

raw-image


思想隨筆:經歷憂傷中尋得根基 Finding Foundation in Sorrow


憂傷是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環,它既是試煉考驗,也可能是賜予。對於信仰之路上的旅人而言,憂傷並非純然的重擔,而是一面照映心靈深處真相的鏡子。正如《詩篇》第十一篇所揭示的,大衛在困境中選擇投靠耶和華。他的選擇告訴我們:真正的安穩不在外界,而在內心深處與神建立的那份連結。


當我們面對人生中的動盪不安時,第一反應往往是尋找逃離躲避的方法。或許,我們如《詩篇》中那些謀士一樣,勸自己或他人「像鳥飛往山去」,以為遠離風暴便是解脫。然而,大衛的回應令人深思:「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這種信念不僅是對神的信靠,更是對世界真相的洞察:世間根基的動搖並非絕望的終點,而是檢視我們信仰根基的起點。


耶和華的試煉:憂傷中的寶藏


試煉的意義不在於它的表象,而在於它剖開我們生命真實根基的力量。Tim Keller牧师曾经举例说:想像一個年老的伐木工人,他在即將砍伐的樹上看見一隻鳥築巢。出於慈愛,他揮動斧頭擊打樹幹,逼迫小鳥離開那不穩定的棲所。小鳥掙扎、飛躍,不得不一棵棵地更換築巢之地,直到它找到無法被砍伐的磐石。


在我們生命中的考驗,正如那伐木工人的斧頭,搖動那些我們曾以為是安全的依靠。然而,每一次搖動都在呼喚我們轉向真正的穩固:那位坐在天上寶座上的耶和華。祂並非冷漠旁觀,而是溫柔地引導我們脫離虛假的根基,將生命建立在永不震動的磐石之上。


這種試煉可能是「約拿的試煉」,用來顯明我們的罪與盲點;也可能是「約伯的試煉」,剝開我們深處的依賴與迷茫,暴露出我們未曾察覺的根基。無論是哪一種,試煉的最終目標並非摧毀,而是塑造;並非拋棄,而是挽救。


憂傷中生命的轉向


憂傷中的人常常迷失方向,因為環境的崩塌帶來了內心的惶恐與無助。然而,大衛給出的答案並非逃離,而是轉向。他沒有躲避,而是直面。他說:「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這個承諾是一份無盡的盼望,它提醒我們:苦難是暫時的,而神的面光卻是永恆的。


在轉向中,我們學會放下自以為的控制權。就像馬丁·路德對菲利普·墨蘭頓說的:「讓菲利普停止統治這個世界吧!」當我們停止試圖掌控一切,我們便開始真正投靠神,認識到祂才是唯一的掌權者。正是在這種放下中,我們得以發現,原來我們從未孤獨;原來我們一直被引導,直至找到那無法震動的國。


憂傷中的希望


学习靠神从憂傷中转向神是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伐木工人的斧頭,將我們從會倒塌的樹上驅趕,最終引領我們飛向那永不動搖的磐石。大衛以《詩篇》第十一篇為我們揭示了這個真理:苦難是試煉,而不是盡頭;依靠是轉向,而不是逃離;根基在神,而不在世間。


我們如何回應這樣的考驗?就是轉向祂,尋求祂的面,因祂已為我們承受了震動。耶穌基督的生命與死亡,正是我們無法被動搖的希望所在。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如大衛所言,在風暴中依然站立得穩,因為我們的根基已建立在那不可震動的國度之中。


圣经詩篇第11篇

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麼呢?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耶和華試驗義人;惟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祂心裡恨惡。祂要向惡人密布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作他們杯中的分。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祂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


2024-12-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