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結束,你是否已經開始為2025年進行規劃了呢?如果你正在尋找讓明年的生活更具有目標、更充實的生活提案,我非常推薦你閱讀由日本作家澀谷直人的著作——《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即便不是崇尚極簡生活的我,也獲得非常多啟發唷!如果你也正在尋找讓生活更輕鬆、充實的答案,那麼這本書非常值得你一讀。
「極簡生活」是近年部分網紅倡導的生活方式,雖然因為少數網紅的負面形象導致這個生活方式在推廣上有一些反效果。不過,在這忙碌且充滿壓力、各種資訊滿天飛的現代社會,如果能以簡單的方式創造豐富而充實的生活,相信大家一定都會充滿興趣、而且想要嘗試看看吧?
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閱讀了這本書的我,迫不及待想要與大家分享,本書豐富、有趣且實用的生活理念,希望也能為仍在煩惱如何過的「更好」的讀者們,找到一點方向。
既然書名是「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這個「我」,想必就非常重要啦!作者澀谷直人是一位「極簡生活家」,並且透過部落格、社群媒體分享他的生活日常,並積極推廣極簡生活的理念。
極簡生活家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家裡是否真的空無一物呢?作為一個日本知名的極簡生活家,澀谷直人家是長這個樣子的⬇️
可能會想說:「啊這也有可能是為了拍形象照,把整個家收乾淨所拍攝的呀!」所以我又再進一步搜尋,找到了他的 YouTube 頻道,他家真的就長這個樣子唷⬇️
該部影片可以看到他實際從上一個住所搬到這裡的紀錄,居然用三個手推車就搬完全部家當,我在公司搬包裹的次數可能都比他多。(笑)就是這樣積極身體力行極簡生活概念的澀谷直人,用非常口語、簡單的文字與讀者分享他的極簡生活理念。
雖然說本書是分享「極簡生活」的概念,但我認為本書作者試圖在討論的是如何獲得「更大的幸福感」。相信沒有人不希望獲得幸福,但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程度地滿足呢?本書作者澀谷直人認為應該從「減法」跟「篩選」下手,透過有意識地選擇,讓自己在不論是空間、時間、物質、身體與思考上,都能擁有最大程度地自由,就能夠獲得最高的滿足感。
這樣講似乎還是抽象了些,所以書裡頭分享了整整50個概念,帶領讀者深度了解如何達到「自由」,而在本篇文當中,我會挑選幾個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理念跟大家分享。
「發薪日到了,犒賞一下自己吧!」你是否也曾脫口而出這句話呢?不論是為自己買件新衣服、或者吃一頓好的,覺得「用錢就能買到快樂」真好!不瞞各位,我就是這樣的人。儘管我並不是月光族,也不是花錢大戶,相反地,我記帳投資、固定回顧財務狀況,但我仍然很容易陷入「好累喔、花錢買點東西犒賞自己好了」的消費陷阱當中。
然而消費買「新東西」所獲得快樂,實際上是非常短暫的,有時候甚至很快就會後悔。關於這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興高采烈地在認真比較完多家購物平台的價格之後,下單了多組保養品,從他寄出、到開箱我都非常興奮,但使用不到一週,我就已經開始後悔買了他們。這些保養品並不難用、我單純就是覺得「啊、好像花太多了。」
實際上,當有這個念頭時,就是這個物品帶給你的快樂已經消失無蹤了。而且因為想要持續地消費,就要逼迫自己陷入工作壓力當中,反而成爲了一種惡性循環。
因此作者建議,比起透過消費獲得快樂,不如主動去「生產」快樂,比如運動、花時間與親密的人相處、培養嗜好,嗜好可以是閱讀、寫文章、做菜、摺紙等等。用生產代替消耗,幫助自己落入非必要的消費陷阱。
自從我開始迷上慢跑之後(還不知道這件事的人,請去讀文⬇️),有明確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快樂與自信,相對於消費的快樂多出很多,最起碼我不會再未來某天後悔說:「啊、那天不應該出門跑步的,真的累死了。」但如果買了某樣東西,我極有可能在未來某天說出「啊、那天不應該買的。」這樣的話。
當然這絕對不是說「辛苦工作犒賞自己」不行,而是提醒我們不要落入「買快樂」的陷阱當中,因為有其他更多方式,可以獲得更高品質、延續更久的快樂。如果真的想要偶爾用消費來犒賞自己,作者也建議可以購買一些常用、但品質較好的物品,由於經常使用、且品質較高,你也會更喜歡自己的消費,快樂也會延續更久唷!
這個觀念乍看之下有點難懂,細看卻能獲得很多啟發,就讓我來解釋給你聽吧!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聽過「iPhone指數」,他是由國外知名價格對比網所做的調查,比較各國人民要工作多少天,才能買到一支 iPhone。
這個指數旨在讓大家了解各國的薪資水平,而我們可以用這個案例來了解這個概念:
你每購買一樣物品,實際上就是用你工作的時間換來的。
根據調查,台灣人平均需要工作18.3天可以換得一台iPhone 16 Pro(128 GB)。那麼在購買每個物品的當下,你是否有嘗試換算你需要工作多久可以換得這份物品呢?而更重要的是,購買這份物品之後,他能否幫你增加更多自由的時間呢?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天就是只有24小時。然而窮人、有錢人的最大區別就是,他們能夠購買「自由時間」的能力更高,因為有錢確實能節省你的時間。擁有一台洗烘脫,你可以省下洗衣、曬衣的時間;擁有一台洗碗機,你可以省去每天半小時洗碗的時間;住在公寓式酒店,可以省去所有做家事的時間,因此有錢確實有機會買到更多的時間。
那麼回到這個主題,你的消費是否有助於騰出更多有意義的時間呢?或者只是單純耗損掉你的時間呢?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觀念。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這項物品能給你帶來有意義的體驗,那麼他就不算是單純消費時間,比如拼拼圖、玩你喜歡的電動(為你帶來極大的快樂),那其實也充滿意義。
關鍵在於,你怎麼樣定義這筆消費是否有價值,而從「消費的時間」這個觀點來看,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評判標準。
如果大家有看過《寄生上流》這部片的話,想必會對劇中的豪宅印象深刻吧。乾淨、明亮,彷彿什麼也沒有,然而實際上放眼都是昂貴的物品。
然而,對比主角一群人的家裡,狹小凌亂、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東西,一眼望過去根本不想生活在這裡。只要看過影片就知道,主角一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但實際上如果從畫面來看,能在畫面中看到空曠的牆面的家庭、似乎是富人家。
本書作者澀谷直人提到,自己在國中以前都是富家少爺,不過後來父親生意失敗,因此家道中落。在家境最貧窮之時,家裡的東西居然是「最多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窮人家反而囤積了更多雜物?作者認為窮人更容易落入消費的陷阱,以消費紓壓,進而累積更多的物品,然后為了整理這些物品,去購買收納用品,而在收納的過程中,又會注意到想要汰舊換新的物品,因此又再去消費更多物品,因為需要更多消費,所以辛苦賺錢,又落入以消費紓壓的陷阱中,然後無限循環。
老實說,我並不認同這個狂買的循環觀點。但就我個人的觀察,我認為經濟弱勢的人,更捨不得丟東西,因為「珍惜」所以會把即便無用的東西,放在家裡,想著有一天用的到。反正,目前家裡塞的下。就像傳說中傳統阿嬤的冰箱一樣。
關於這樣的行為,作者有個很棒的觀點。他提到,如果只是將房子當作可以持續「裝滿」的地方,那麼跟花錢買一個倉庫有什麼區別呢?家應該是人生活的地方,因此應該要讓他成為「生活的空間」,而不是用倉庫壓縮我們活動的範圍。
我深深被這個觀念所吸引,也同時意識到我房間似乎有太多空間被壓縮了。儘管有滿滿的收納空間,但也因為這些收納空間,我沒有辦法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做瑜伽。「原來物慾真的物理上限縮了我的生活呀!」意識到這點的我,真的豁然開朗。
不過該怎麼解決呢?
光是想到要收拾,就覺得壓力山大。作者有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提議,就是那就住小一點的房子吧!房子不夠大的話,就會勇敢丟棄了吧。說真的看到這個提議,我直接笑出來,日本的房子還不夠小嗎:))) 不過,這也不失一個好辦法,劃清你的生活空間,然後把超出這個範圍的物品,勇敢丟掉吧!
作者在書中最後提到,他認為一個人的存款大約60萬日圓就足夠了,剩下的錢可以用於更有價值的事情,比如購入想看的書籍、或者用於旅行、課程。
60萬日圓是多少錢呢?大約是新台幣13萬多一些,這筆錢我認為作為存款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儘管作者認為「錢再賺就有」,但我還是認為存款是生活的保障,13萬元能應付的緊急事件真的有限。當然,作者有提到這筆錢的金額因生活型態而異,所以我建議各位一定要以自身狀態為準,千萬不要看完就覺得自己也可以,所以存了13萬之後剩下的錢就花光光呀。
雖然剛剛分享了不認同的地方,但整體而言我是非常喜歡這本書的。他有點像是葉黃素一樣,幫助我看清我現在的生活狀態。雖然我還沒有列出具體的改善計劃,但我確實有想要開始調整我的生活型態。
儘管在書籍介紹中,我提到的多是跟消費有關,不過其實作者分享了不少關於日常生活、運動、飲食起居的極簡生活理念,比如像是不買冰箱,每天都去超市買新鮮的食物做飯,或者像是透過走路通勤,以維持運動習慣等。雖然許多理念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執行起來,一定能讓生活往更好的方向邁進。
2025年只剩不到一個月,你對於2025年是否已經有所規劃了呢?如果有機會閱讀這本書的話,別忘了來與我分享你的心得唷!我們下篇文見啦!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