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暴食,七宗罪之一,病態的飲食方式。天主教義上浪費食物也算在內,還好我不浪費,是拿多少吃多少,在那情況下是拿多了也要吃進去。

我不餓,但是就是想吃點什麼,其實已經吃到想吐了還是想要繼續吃下去,身理已經吃不了了腦中裡還要繼續吃..

剛開吃第一Run,有滿足了知道這樣夠了..但暴食情況下是不夠!再來吃!!終究是吃到連打嗝都無法的時候才悻然離開…

avatar-img
2會員
80內容數
我說我是路過的,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集裝箱】 的其他內容
像一座石雕,終歸寂靜。
當兵有頗多事,有形無形都有(笑)
內耗,來自於責任心
在無腦的環境中還是會有些亮點
如果弟子所問正確請賜杯三杯
吃鍋就是要喝湯,喝湯又會胖,好矛盾啊…
像一座石雕,終歸寂靜。
當兵有頗多事,有形無形都有(笑)
內耗,來自於責任心
在無腦的環境中還是會有些亮點
如果弟子所問正確請賜杯三杯
吃鍋就是要喝湯,喝湯又會胖,好矛盾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原因: 1.飲食不均衡 攝取過多的精緻澱粉,例如:麵包、蛋糕、麵條、「隨沖即食」燕麥片、薯條、餅乾等,這些食物很快就會消化完,不會有明顯的飽足感,也會導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後身體會分泌胰島素去降低血糖,血糖下降之後,身體就又會覺得餓了,身體又需要更多的食物讓血糖回升,因此陷入惡性循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那些食物的美味,月光當然都知道,是因為有著目標的緣故,而跳脫了那樣追求的範圍。但並不表示,沒有吃進這些食物就不會胖,之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來讓體重增加。因此要在一邊發掘可以列入食物清單的食物,一邊把不適合的食物剔除掉。即使自以為熱量攝取數量已經符合標準,但體重卻不是這樣
Thumbnail
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飲食失調」的標籤,或許這標籤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實質的意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生活實驗 八○六 提 早 一 點    動    作, 就不會把    自    己 養得 胖 胖    或 瘦 瘦。 也 就  不 需 要                 再 等
Thumbnail
若你經常無法剋制自己對垃圾食物的渴望,這篇文章將會解釋你的飢餓感可能不只是肚子餓。文章分享了五種飢餓的類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飢餓的方法。通過心理社會飢餓、想法飢餓、情緒飢餓、行為飢餓和人際飢餓這五種飢餓的類型,作者提供了應對「嘴饞」問題的方法建議。最後,文章結尾鼓勵讀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習慣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不反覆發胖的斷食調整 先說結論: 1.不吃正餐以外的食物 2.開始工作兩小時內要吃東西 3.睡前4-6小時不吃 不適合的斷食方法 1.因為限定時間,結果在8小時之內狂吃 2.起床沒有吃,就開始強度工作結果血壓血糖不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發現自己在吃了晚餐之後,仍然感到飢餓時,也先別感到氣餒,如果這是偶發的,那就安排照清單上的食物補充一下。如果是天天都想要在晚餐後再吃點什麼,那就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了,導致每天在晚餐後還想吃東西。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已經有正常吃過晚餐,照理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原因: 1.飲食不均衡 攝取過多的精緻澱粉,例如:麵包、蛋糕、麵條、「隨沖即食」燕麥片、薯條、餅乾等,這些食物很快就會消化完,不會有明顯的飽足感,也會導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後身體會分泌胰島素去降低血糖,血糖下降之後,身體就又會覺得餓了,身體又需要更多的食物讓血糖回升,因此陷入惡性循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那些食物的美味,月光當然都知道,是因為有著目標的緣故,而跳脫了那樣追求的範圍。但並不表示,沒有吃進這些食物就不會胖,之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來讓體重增加。因此要在一邊發掘可以列入食物清單的食物,一邊把不適合的食物剔除掉。即使自以為熱量攝取數量已經符合標準,但體重卻不是這樣
Thumbnail
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飲食失調」的標籤,或許這標籤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實質的意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生活實驗 八○六 提 早 一 點    動    作, 就不會把    自    己 養得 胖 胖    或 瘦 瘦。 也 就  不 需 要                 再 等
Thumbnail
若你經常無法剋制自己對垃圾食物的渴望,這篇文章將會解釋你的飢餓感可能不只是肚子餓。文章分享了五種飢餓的類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飢餓的方法。通過心理社會飢餓、想法飢餓、情緒飢餓、行為飢餓和人際飢餓這五種飢餓的類型,作者提供了應對「嘴饞」問題的方法建議。最後,文章結尾鼓勵讀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習慣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不反覆發胖的斷食調整 先說結論: 1.不吃正餐以外的食物 2.開始工作兩小時內要吃東西 3.睡前4-6小時不吃 不適合的斷食方法 1.因為限定時間,結果在8小時之內狂吃 2.起床沒有吃,就開始強度工作結果血壓血糖不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發現自己在吃了晚餐之後,仍然感到飢餓時,也先別感到氣餒,如果這是偶發的,那就安排照清單上的食物補充一下。如果是天天都想要在晚餐後再吃點什麼,那就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了,導致每天在晚餐後還想吃東西。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已經有正常吃過晚餐,照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