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女兒的女兒》一場與自己和解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週空檔去看了《女兒的女兒》。想隨筆紀錄觀後感。這是一場與自己和解的故事。

那天觀影後其實心情很難平復,張艾嘉影中表演真的讓我感受到什麼叫「撐起一部電影」。幾乎整部片都是她的戲份,特別是那些獨角戲,真的是能讓人心揪到不行。

從一開始知道女兒過世,到面對冷凍胚胎,再到最後決定找代理孕母,金艾霞這個角色的情感轉折太真實了,讓我不自覺地落下淚哭。

老實說,以前看電影很少去好好仔細看一個人的演戲。也可能是此部很多都是張艾嘉的片段因此這次真的有讓我震住。張艾嘉在片中不多說話,但光是她的眼神和細微的動作,就把角色的內心世界演得一清二楚。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冷凍中心那場戲,從一開始不願承認胚胎是一個孩子,明明什麼話也沒多說,但你就是能感受到她心裡有多抗拒,又有多掙扎。那種「說不出口」的痛,全靠她的表情撐起來了。

還有一場是她辦女兒後事的片段,動作很慢,表情很壓抑,卻又讓人看得想哭,因為那種無力感實在太真實了。

而到最後,她決定找代理孕母的時候,整個人的表情變得平靜了,彷彿所有的痛苦終於找到了出口。

這些細節真的很細膩,讓人完全沉浸在她的故事裡。從抗拒到接受,整部片核心是金艾霞如何與自己和解。

她不是一下子就釋懷,而是一步步在掙扎中找到方向。尤其是她辦女兒後事的時候,終於面對了自己心裡的痛苦,那種情感上的釋放很有力量。

最後,她決定找代理孕母,這不僅是對女兒的愛的延續,也是她對自己的救贖。她終於放下過去,願意重新出發。

但戲中也有最讓我心碎的對話,也是整部片讓我哭得最慘的,是Emma問她:「16歲把我送養的時候,妳在想什麼?」這句話真的很重,像一把刀一樣扎進金艾霞的心,也扎進我的心。(雖然我只是觀影人但共感力真的很強)

她的沉默,那種無法回答的表情,太真實了。那一刻,我完全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和愧疚。

這段對話我想不只是Emma在尋找答案,也像是在逼金艾霞去面對她過去的選擇。這樣的母女關係,充滿了矛盾與拉扯,但也很真實。

實話很傷人,但當時金艾霞也才16歲。能想到什麼?

作為觀眾,我在這一刻深刻感受到親情的複雜與多面性,也不禁思考,生活中我們是否曾經試圖去理解那些我們未曾原諒的過去。

金艾霞不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她的選擇有錯誤,也有無奈,但她的愛卻是真實的。她對冷凍胚胎的態度轉變,不僅是母女情的延續,也是她對生命的理解。

當她最後決定找代理孕母時,我感覺這是她最勇敢的時刻。她用這種方式延續了對女兒的愛,也重新賦予自己的人生意義。

這是一部會讓人深深記在心裡的電影。張艾嘉真的演得很棒,不愧是影后,她把一個母親的痛苦、掙扎與成長詮釋得淋漓盡致。失去不是終點,和自己和解,才是真正的開始。推薦給每個想要一場心靈對話的人。

我想這部片它不只是一次觀影體驗,更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旅程。

avatar-img
6會員
32內容數
📍透過閱讀分享知識,並為所有熱愛書本與探索的人提供一個豐富心靈角落 📍書本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輩子的財富帶我們通往世界的鑰匙,相信閱讀越富貴 🌟不論是尋求深刻的文字旅程,還是想瞭解東南亞的獨特風情,希望我的分享能帶來一場富足有趣的閱讀之旅。讓我們一起讀書讀人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uku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中詳細闡述中國如何利用全球中文媒體來擴大政治影響力並達到在全世界範圍內主導話語權的目標。 首先,中國政府通過經濟手段,如投資和收購,逐步掌控了大量海外中文媒體,尤其在華人聚居的國家如美國、澳洲和新加坡等地設立報紙、電視台和網站。這些媒體的運作逐漸依賴中國提供的資金支持,從而影響其報導內容,使之更
5/5紅色滲透
書中詳細闡述中國如何利用全球中文媒體來擴大政治影響力並達到在全世界範圍內主導話語權的目標。 首先,中國政府通過經濟手段,如投資和收購,逐步掌控了大量海外中文媒體,尤其在華人聚居的國家如美國、澳洲和新加坡等地設立報紙、電視台和網站。這些媒體的運作逐漸依賴中國提供的資金支持,從而影響其報導內容,使之更
5/5紅色滲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週與人閒聊,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這項興趣時,朋友就向我推薦了『婚姻故事』這部片。 在這之前,我對這『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僅有幾個印象:知道男女主角分別是由曾經飾演凱羅忍的亞當崔佛,以及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所搭配主演;以及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決定離婚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此外,電影曾經獲得金球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我看了一個電影的開頭十分鐘,我覺得故事很真實,那好像不是我會經歷的故事,我就看男角和女角的對話,消耗感覺 我的思緒遊走,因為這不太可能是我的故事,然後我就看著電影,後面我還沒看,但我想,不知道的緣故在改變我的心情,然後我覺得我是快樂的,也不想說一定要繼續把片子看完 不知道我的人生是不是欠缺什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又是一部催淚的親情主題電影, 幾乎無時無刻都充滿哭點, 相當溫馨感人的小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印象中《永遠是我的女孩》是去年還前年看的電影了,之所以過了這麼久才提及,一來是今天忽然想到了翻蓋手機,二來是這部片確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於是便打算寫些什麼紀錄一二。
Thumbnail
魏德聖導演巧妙地結合情感與行銷,讓電影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2023年的聖誕禮物和生活的溫暖力量。透過演員的真摯演出和準確Casting,以及電影內容的教科書級人物關係線,這部電影對觀眾的情感觸動不容忽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週與人閒聊,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這項興趣時,朋友就向我推薦了『婚姻故事』這部片。 在這之前,我對這『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僅有幾個印象:知道男女主角分別是由曾經飾演凱羅忍的亞當崔佛,以及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所搭配主演;以及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決定離婚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此外,電影曾經獲得金球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我看了一個電影的開頭十分鐘,我覺得故事很真實,那好像不是我會經歷的故事,我就看男角和女角的對話,消耗感覺 我的思緒遊走,因為這不太可能是我的故事,然後我就看著電影,後面我還沒看,但我想,不知道的緣故在改變我的心情,然後我覺得我是快樂的,也不想說一定要繼續把片子看完 不知道我的人生是不是欠缺什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又是一部催淚的親情主題電影, 幾乎無時無刻都充滿哭點, 相當溫馨感人的小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印象中《永遠是我的女孩》是去年還前年看的電影了,之所以過了這麼久才提及,一來是今天忽然想到了翻蓋手機,二來是這部片確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於是便打算寫些什麼紀錄一二。
Thumbnail
魏德聖導演巧妙地結合情感與行銷,讓電影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2023年的聖誕禮物和生活的溫暖力量。透過演員的真摯演出和準確Casting,以及電影內容的教科書級人物關係線,這部電影對觀眾的情感觸動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