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碳市場商機巨大,至2050有機會達3兆美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言

碳權市場智庫 Abatable 月初分享了一份東協碳權市場分析報告,全文針對東協各國的碳市場背景資料、發展潛力以及開發方向都有很深刻的解析,同時還提供了全球其他地區的一些參考範例。

我稍微將各章重點整理出來,但原文報告有不少精美圖表,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註冊下載。

東協碳市場背景脈絡

  1. 東協經濟與碳排現狀

東協(ASEAN)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2023 年的總體 GDP 超過 3.4 兆美元,近十年的年均增長率達 4.2%。然而,經濟增長尚未實現與溫室氣體排放的脫鉤。目前東協十國每年排放約 35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GtCO2e),占全球排放的 6%。其中,能源部門(約 50%)與土地利用變更及林業(30%)是主要排放來源,其餘來自農業及工業活動。

  1. 碳定價機制的推進

大部分東協國家已承諾透過碳定價機制進一步推動減碳政策,包括:

  • 新加坡:已運行碳稅,並允許企業通過購買碳權來部分抵銷稅務負擔。
  • 印尼:針對電力行業啟動排放交易系統(ETS)。
  • 其他國家:如越南和馬來西亞,正在制定相關政策或探索自願性碳市場的發展可能性。
  1. 東協的碳市場優勢

東協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熱帶森林和濕地,為開展自然基礎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專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此外,農業和林業的碳權開發潛力巨大,例如 REDD+、植樹造林及藍碳專案。這些項目不僅能減少排放,還能創造經濟收益及生態效益。

  1. 國際合作機會

《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為國際間的減碳合作提供了框架。通過第六條中的市場機制,東協國家可出售經核實證明的碳權給其他國家,換取減碳專案的資金支持,並促進技術與專業知識流動。

  1. 碳市場的潛在收益

若充分發揮東協的碳市場潛力,到 2050 年每年可減少或移除超過 11 億噸 CO2,並帶來累計 3 兆美元的收入。同時,可創造 1,370 萬個綠色就業機會。

東協碳定價機制

  1. 碳定價機制的類型與作用

碳定價機制透過內部化溫室氣體排放成本,激勵企業減少排放,分為兩大類:

  • 碳稅:向排放者按排放量徵稅,費率固定。
  • 排放交易系統(ETS):針對特定部門設定排放上限,允許參與者交易排放配額。

此外,自願性碳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 VCM)允許企業購買碳權以抵換排放。越來越多的合規機制允許企業利用碳權履行部分義務,促進合規市場與自願市場的融合。

  1. 東協國家的碳定價現狀

東協成員國在碳定價機制的採用與推行進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 新加坡:亞洲首個實施碳稅的國家,稅率逐步提高,並允許企業使用國內和國際碳權抵換部分稅務。
  • 印尼:已在電力行業推行 ETS,並計畫擴大至其他部門。
  • 越南:提出碳稅計畫,並啟動若干自願性市場機制。
  • 泰國:開發並營運自願性碳權標準 T-VER,且正在申請 CORSIA 認可資格。

其他國家則處於政策研究或試點階段,例如柬埔寨的自願市場提案與寮國的碳權法令草案。

  1. 《巴黎協定》第六條與區域合作的潛力

《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提供了國際間碳交易的框架,分為:

  • 第六條第 2 款(6.2):允許國家間通過雙邊或多邊協議交易「國際轉移減碳成果」(ITMOs)。
  • 第六條第 4 款(6.4):由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監管的集中式機制,用於核發經認證的碳權。

東協國家正利用第六條的機制參與國際碳市場:

  • 新加坡:已簽署多項 6.2 協議,包括與日本、韓國和瑞士等國的合作,並允許企業以 ITMOs 用於國內碳稅抵銷。
  • 印尼:根據國內法令規範 6.2 框架,並著手制定 6.4 機制所需的政策。
  • 其他國家:如越南和馬來西亞,參與多邊討論,探索 6.2 和 6.4 合作機會。
  1. 區域市場與多邊合作的未來

東協成員國內部尚未建立任何基於第六條的雙邊或多邊合作,但報告建議:

  • 制定一個涵蓋整個東協的 6.2 框架,統一碳權類型、專案認證標準及監測流程。
  • 探索跨國多邊協定,簡化交易流程並提高區域內市場的流動性與透明度。
  • 將東協定位為國際碳市場的重要樞紐,吸引全球買家。
  1. 機制對東協碳市場的價值

若全面推進第六條機制,東協可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入區域內專案,支持自然基礎解決方案、清潔能源與技術創新,並促進減碳目標的實現。同時,統一的市場機制能降低行政負擔,增強市場可信度。

東協碳市場潛力

  1. 歷史背景與現有供應

自 2009 年至 2024 年,東協國家共產生 2.33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的碳權額度,約佔全球發行量的 7%,帶來約 4.66 億至 11.65 億美元的收益(碳價假設為每噸 2 至 5 美元)。

  • 印尼:供應主力,累計產生 1.08 億噸碳權(佔全球 3.4%),主要來自 REDD+ 專案。
  • 柬埔寨:另一主要供應國,累計貢獻 5,210 萬噸碳權。
  • 其他國家(如泰國、越南)則集中於再生能源和清潔爐具專案。
  1. 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潛力

東協地區擁有全球 15% 的熱帶森林和 35% 的紅樹林,是重要的自然碳匯區。

  • 森林保護與恢復:自 2001 年以來,東協已損失 610,000 平方公里的森林,但 REDD+ 和植樹造林(ARR)專案能幫助逆轉這一趨勢。
  • 藍碳:東協擁有世界最多的濕地,包括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這些生態系統具有極高的碳匯潛力。
  • 農業碳封存:東協是全球主要稻米生產區,通過改良農業技術(如土壤碳匯專案和農林業),可顯著減少稻米種植的甲烷排放。
  1. 技術型與自然型專案的互補

除了自然基礎解決方案,技術型減碳與移除專案也具備潛力:

  • 生物炭(Biochar):利用農業和林業殘渣生產生物炭,不僅能封存碳,還能改善土壤健康,減少化肥使用。
  • 早期淘汰燃煤電廠:透過提早關閉燃煤設施並將其減碳量轉換為碳權,可為能源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1. 全球需求驅動與潛在收益

根據模型推算,到 2050 年,全球對自願性碳權的需求將達到每年 5.4 GtCO2e,東協有望利用其資源滿足這一需求:

  • 累積收入:2050 年前可達 3 兆美元。
  • 新增就業:碳市場可創造 1,370 萬個綠色就業機會。
  • 項目類型收益:REDD+ 年收入潛力為 278 億美元,藍碳 959 億美元,生物炭則高達 1,440 億美元。
  1. 項目整合與協同效應

跨國合作和統一市場能提高效率並吸引更多國際資金:

  • 統一標準與監測:協調國內與國際碳權標準,增加市場流動性與信任度。
  • 區域性市場互聯:通過區域內多邊協定,實現資源最佳分配,特別是在各國經濟條件和減碳成本差異顯著的情況下。
  1. 碳市場發展挑戰

儘管潛力巨大,但東協面臨若干挑戰:

  • 政策和法規不確定性:缺乏明確且一致的行政流程和激勵機制。
  • 基礎設施與能力不足:需要提升技術專業和管理能力,以支持碳權專案開發與市場運作。
  • 市場整合困難:各國碳市場發展階段不一致,需時間建立區域性合作基礎。

東協碳市場政策建議

報告針對東協區域碳市場的現狀與挑戰,諮詢超過30位東協碳市場內利害關係人後,提出以下六大政策建議。主要目的為促進市場規模化發展,吸引投資,並實現區域內減碳目標。

  1. 制定碳市場法規,創造政策明確性與投資吸引力

目的:通過建立透明且一致的法規,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信心,吸引投資。

重點建議:

  • 制定清晰的專案申請流程,包括標準化文件、申請時限及聯繫窗口。
  • 界定碳資產的法律歸屬,確保市場參與者的權益受到保障。
  • 建立與國際標準相容的國家法規,確保市場的環境完整性與國際信譽。

案例參考:加納的碳市場框架透過建立專責機構與清晰的操作規則,成功吸引投資。

  1. 確保必要的機構與技術能力,建立健全的碳市場

目的:提升區域內的碳市場執行能力,確保市場運行的專業性與效率。

重點建議:

  • 在各國建立專責碳市場管理辦公室,作為專案管理的聯絡窗口並參與區域性協調活動。
  • 推動學術機構設立碳市場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
  • 促進區域性知識分享,例如成立東協碳市場網絡,協調跨國專家與實務經驗。

案例參考:新加坡的碳交易培訓課程與泰國的碳權標準開發經驗,可為區域內其他國家提供借鑒。

  1. 對齊國際標準,提升區域碳市場接軌全球的能力

目的:將國內標準與國際最佳實踐對齊,增加市場的國際認可度與需求。

重點建議:

  • 探索本地化國際方法學,結合當地數據與語言需求,提高市場可及性。
  • 選定重點項目類型,如 REDD+ 和藍碳,進行試點。
  • 制定區域共同標準,例如「東協共同碳框架」,實現標準互認,促進市場互通。

案例參考:墨西哥森林方法學的本地化推進了國內林業專案的發展。

  1. 發展強而有力的合規機制,為碳權專案創造穩定需求

目的:通過實施碳稅或排放交易系統(ETS),為碳市場專案提供可靠需求。

重點建議:

  • 設定足夠的碳價以激勵企業減碳。
  • 允許部分使用碳權履行合規義務,並明確適用項目類型及額度數量。
  • 制定多邊協定,支持區域內較高排放國從低排放國獲取碳權。

案例參考:哥倫比亞的碳稅政策允許企業使用國內碳權,成功吸引投資並減少排放。

  1. 提升自願市場活動的認可與公眾意識

目的:促進自願市場的透明性與公眾參與,鞏固市場信任基礎。

重點建議:

  • 推出碳權購買的獎勵計劃,鼓勵企業與個人參與。
  • 建立公共註冊系統,記錄並展示企業的氣候承諾與成績。
  • 開發區域內的「買家俱樂部」,提升自願性碳市場的區域需求與品質標準。

案例參考:美國對高完整性碳市場的背書有助於提高市場合法性與參與度。

  1. 利用《巴黎協定》第六條,拓展國際需求的新途徑

目的:通過 Article 6 的市場機制吸引國際資金,支持減碳專案。

重點建議:

  • 建立統一的第六條框架,簡化國際間的碳交易協議。
  • 支持航空業的 CORSIA 計劃,通過供應符合資格的碳權,滿足國際航空需求。
  • 探索多邊協議,增強區域市場的流動性與協作性。

案例參考:新加坡與多國簽署 6.2 協議,成功吸引投資並建立市場領導地位。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自願性碳市場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

數位監測:推動碳權市場的未來

碳移除產業的挑戰與機會:2024 Carbon Unbound的啟示

COP29閉幕,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之資金成長三倍

印尼淨零路線:能源轉型和雨林碳權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

巴黎協議第六條的發展趨勢與契機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2024 年全球碳權投資吸引力國家排名分析

生物炭碳權專案怎麼做?來看看馬來西亞案例吧





avatar-img
10會員
128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回顧了自願性碳市場在2024年的發展狀況,探討市場面臨的挑戰,如詐欺行為與專案可信度下降,同時也分析了市場的潛在轉型機會。COP29會議為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導原則,並強調提高透明度與市場規範化的重要性。隨著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上升與技術創新,雖然市場仍面臨試煉,但長期前景仍充滿希望。
本文說明 Climeworks 所制定的高品質碳移除碳權白皮書。內容主要為 Climeworks 所提出之碳移除碳權評估框架,強調信任、影響力和風險三大核心指標。高品質碳權不僅對企業永續發展有助益,更可強化其與利害關係人的信任關係。此框架確保碳權代表持久碳封存,並強調多元化的碳移除方案更具彈性。
本文探討了在碳權產業中,數位監測、報告及驗證(dMRV)的重要性,以及Isometric與七家dMRV系統廠商的合作如何促進碳權專案的快速認證和發行。透過先進的數位平臺,簡化流程並提升透明度,用戶能夠每月獲得高品質的碳權。dMRV技術有望降低資料管理成本,同時提升效率,為碳移除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
Puro.earth 本月發布了 2024 全球碳移除政策地圖,強調政策在擴大持久碳移除供需中的關鍵角色。涵蓋生物炭、 BECCS、 DACS 等技術,並追蹤日本、歐盟、英國、美國等國家在碳移除市場與規範上的重要進展。政府應與市場合作制定嚴格標準,透過重新設計合規市場與過渡計畫,推動淨零排放的實現。
可口可樂近期調整 2035 年環境目標,引發廣泛批評。公司削減多項永續承諾,包括降低回收材料使用比例及包裝回收率。雖強調資源配置效率,但環保團體仍認為此舉削弱減少污染與氣候變遷努力,同時面臨塑膠廢棄物相關法律訴訟壓力。這反映企業在永續承諾與實際挑戰間的矛盾,而外界則要求更積極的行動應對全球環境危機。
Heirloom 成功完成 1.5 億美元 B 輪融資,投資者涵蓋多家知名企業。 Heirloom 利用石灰石這種低成本礦物,開發出高效的直接空氣捕捉(DAC)技術,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附並永久儲存於地下。此技術被視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突破,吸引來自多產業的投資支持,彰顯其技術領先地位與市場潛力。
本文回顧了自願性碳市場在2024年的發展狀況,探討市場面臨的挑戰,如詐欺行為與專案可信度下降,同時也分析了市場的潛在轉型機會。COP29會議為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導原則,並強調提高透明度與市場規範化的重要性。隨著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上升與技術創新,雖然市場仍面臨試煉,但長期前景仍充滿希望。
本文說明 Climeworks 所制定的高品質碳移除碳權白皮書。內容主要為 Climeworks 所提出之碳移除碳權評估框架,強調信任、影響力和風險三大核心指標。高品質碳權不僅對企業永續發展有助益,更可強化其與利害關係人的信任關係。此框架確保碳權代表持久碳封存,並強調多元化的碳移除方案更具彈性。
本文探討了在碳權產業中,數位監測、報告及驗證(dMRV)的重要性,以及Isometric與七家dMRV系統廠商的合作如何促進碳權專案的快速認證和發行。透過先進的數位平臺,簡化流程並提升透明度,用戶能夠每月獲得高品質的碳權。dMRV技術有望降低資料管理成本,同時提升效率,為碳移除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
Puro.earth 本月發布了 2024 全球碳移除政策地圖,強調政策在擴大持久碳移除供需中的關鍵角色。涵蓋生物炭、 BECCS、 DACS 等技術,並追蹤日本、歐盟、英國、美國等國家在碳移除市場與規範上的重要進展。政府應與市場合作制定嚴格標準,透過重新設計合規市場與過渡計畫,推動淨零排放的實現。
可口可樂近期調整 2035 年環境目標,引發廣泛批評。公司削減多項永續承諾,包括降低回收材料使用比例及包裝回收率。雖強調資源配置效率,但環保團體仍認為此舉削弱減少污染與氣候變遷努力,同時面臨塑膠廢棄物相關法律訴訟壓力。這反映企業在永續承諾與實際挑戰間的矛盾,而外界則要求更積極的行動應對全球環境危機。
Heirloom 成功完成 1.5 億美元 B 輪融資,投資者涵蓋多家知名企業。 Heirloom 利用石灰石這種低成本礦物,開發出高效的直接空氣捕捉(DAC)技術,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附並永久儲存於地下。此技術被視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突破,吸引來自多產業的投資支持,彰顯其技術領先地位與市場潛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