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與上帝摔角的人》對神的感知

簡介與摘要:《We Who Wrestle with God: Perceptions of the Divine》

簡介:

《We Who Wrestle with God: Perceptions of the Divine》是心理學家與作家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的最新作品,於2024年出版。本書深入探討人類文化與心理學中的宗教觀點與神性體現,特別是如何透過故事與象徵來理解與對話超越性的真實。本書運用了聖經的故事(如創世記、摩西、與約拿的故事),並分析這些敘事如何影響人類的價值觀與存在意義。

raw-image


核心內容摘要:

  1. 創世記的象徵意義:彼得森解釋聖經開篇中的神作為創造性精神的角色,如何從混沌中塑造秩序並呼喚人類成為參與創造的存在。人類被描述為“按照神的形象”創造,賦予了極高的價值與責任。
  2. 罪與堕落:書中深入探討亞當與夏娃的墮落故事,將其視為人類自我意識覺醒的象徵,以及自負與道德失序帶來的永恆挑戰。
  3. 祭獻與謙卑:透過該隱與亞伯的故事,作者強調自我犧牲與謙卑的精神是對抗憤怒與復仇的關鍵。這段故事也彰顯了祭獻如何連結人類與神聖。
  4. 洪水與更新:彼得森檢視挪亞的故事,描述在混亂與破壞中尋求重建秩序的召喚,以及對未來的信仰如何成為生存與繁榮的動力。
  5. 塔樓與驕傲:巴別塔的故事顯示人類的驕傲與試圖挑戰神的秩序最終導致混亂與分裂,反思了傲慢與失敗之間的關聯。
  6. 良知與內在的神:透過以利亞的經歷,作者指出神不在狂風、地震或火焰中,而是表現在“微小的聲音”中——這是人類良知的象徵,也是與神建立關係的核心。
  7. 轉化與救贖:彼得森將英雄與神聖的形象作為人類追求卓越與轉化的榜樣,呼籲人們面對挑戰、奉獻自我以成就更高的目標。

主題與哲學:

本書核心關注宗教敘事的心理功能,強調價值觀、良知與目標感如何塑造人類的感知與行動。彼得森認為,故事與象徵提供了一個框架,使我們得以面對複雜的世界,並賦予我們生活意義與方向。


推薦理由:

《We Who Wrestle with God》適合對心理學、宗教與哲學有興趣的讀者,特別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文化與宗教如何塑造人類經驗的人。


以下是《We Who Wrestle with God: Perceptions of the Divine》(Jordan B. Peterson)的目錄:


目錄

  • 獻詞
  • 插圖頁:Carrion Comfort
  • 預示:微小卻深沉的聲音

第一章:起初

1.1 上帝作為創造的靈

1.2 人類靈魂的崇高地位 1.3 現實與其表徵 1.4 夏娃出自亞當 1.5 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


第二章:亞當、夏娃、驕傲、自我意識與墮落

2.1 上帝形象中的永恆花園

2.2 驕傲與神聖道德秩序的對抗 2.3 亞當的不完整性與夏娃的到來 2.4 夏娃與亞當的永恆罪過 2.5 永恆的蛇 2.6 赤裸的痛苦作為罪的果實 2.7 天堂的失落與燃燒的劍


第三章:該隱、亞伯與祭獻

3.1 祭獻與工作的同一性

3.2 善惡兄弟間的敵意 3.3 政治的神聖模式 3.4 作為典範領袖的善良牧羊人 3.5 令上帝喜悅的祭獻 3.6 憤恨之靈的創造性控制 3.7 謙卑與信仰對抗驕傲、絕望與復仇之怒 3.8 手足相殘,其後更甚


第四章:挪亞:準備的神聖召喚

4.1 地上的巨人

4.2 罪與混亂的回歸 4.3 聰慧帶來的救贖與世界的重建 4.4 被詛咒成為奴隸的背信兒子


第五章:巴別塔:上帝對抗暴政與驕傲

5.1 路西法與工程師們

5.2 驕傲與墮落的重現:直抵地獄 5.3 無法彼此理解 5.4 上帝——或其他


第六章:亞伯拉罕:神聖的冒險召喚

6.1 出發吧

6.2 十字路口的魔鬼 6.3 作為犧牲性分離的生命 6.4 性與寄生性 6.5 犧牲與身份的轉變:亞伯蘭、撒萊與雅各 6.6 與天使同行進入深淵 6.7 犧牲的巔峰


第七章:摩西 I:自由的可怕之靈

7.1 作為不受歡迎的旅居者與奴隸的猶太人

7.2 作為存在與成就啟示的燃燒樹 7.3 返回暴政之地 7.4 再回雙重危機之地 7.5 混亂的不可避免過渡期與引導靈 7.6 作為暴政與奴隸制替代方案的輔助國家 7.7 作為習俗明確啟示的誡命


第八章:摩西 II:享樂主義與幼稚的誘惑

8.1 物質主義與狂歡慶祝

8.2 絕望中重新建立的約定


第九章:約拿與永恆的深淵

9.1 約拿悔改他的美德

  • 結論
  • 註釋
  • 關於作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