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90%需要長期照護的家庭忽視了這一步,讓家庭成了「分裂戰場」

面對長期照護需求的突然來臨,許多家庭成員往往因「缺乏共識」陷入衝突。由於目前居家照顧服務只提供日間支援,到了夜晚,許多照顧者只能選擇更加拼命地工作,以支付24小時的看護,或是辭掉工作成為主要的照護者。


這時便很考驗家庭成員如何共同面對長期照護的議題,但現實的殘酷,往往讓人難以承擔:


現實的家庭照顧困境


遠在他方的家人

一位50歲的鄭阿姨,為了照顧79歲跌倒後無法自理的母親,耗盡心力。她的母親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澡、如廁等都需要幫助,儘管她白天工作,日間有居家照護的協助,晚上仍得幫母親應對各種夜間需求。


由於沒有夜間照護服務,她必須僱用24小時的看護,經濟壓力陡增。然而,她仍堅持不將母親送往安養中心,承受著雙重的責任與令人無助的孤單。


「照顧者的夜晚,總是最孤單的。」


這位阿姨其實還有一位弟弟,在國外工作鮮少回來協助,認為有出錢就算盡了義務,使得照顧母親的重擔落在了未婚未育的阿姨身上,阿姨也不敢仰賴自己的弟弟,生怕不工作哪天就失去了經濟上的保障。


爭論不休的家庭

徐伯伯過世多年,獨居的徐媽媽突發中風,緊急送醫後雖撿回一命,但半癱且無法自理。即將出院時,醫院工作人員建議聯絡「長照單位」,然而徐家三兄弟在病房外的走廊卻先吵了起來。


「爸當年幫你創業,媽當然該由你來照顧!」老么對大哥說。

「媽最疼你,總是私下塞錢給你,你帶回家照顧才更合適吧?」大哥反駁。


三兄弟各自成家多年,表面上和氣融融,但面對突如其來的長照需求,平日的積怨爆發。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把媽媽送去安養中心好了。」


這類場景,其實在無數家庭中上演,當家庭缺乏共識,無法整合資源時,會對家庭成員甚至被照顧者都帶來痛苦。


家庭的第一道裂縫,不該從家人生病開始


許多家庭在父母健康時,從未討論過長照需求,直到變故發生才倉促應對,結果往往是誰也不願承擔重擔,家庭紛爭難以避免。


要改變這一現實,需要一場未雨綢繆的「家庭照顧協調會議」。成為會議的召集人不僅要能“叫得動人“,還要能掌握外部長照資源,幫助家庭冷靜溝通。


Step 1:盤點外部資源,讓恐懼有解


恐懼來自無知。


許多人對長照需求感到畏懼,是因為不了解外部支援的存在。 長照服務包括居家式、社區式、機構式和家庭照顧支持服務,此外,僱用外籍看護也是一種選擇。 召集人應先蒐集各項選擇的資訊,計算補助與自費部分,讓家人們了解,不是所有的重擔都需要自己承擔。


Step 2:盤點家庭內部資產,尊重主要照顧者


除了外部資源,家人之間也需要盤點內部資產,討論如何合理分攤長照費用。父母的存款、保單、股票、房產應該優先用於長期照護的需求,而不是讓子女爭執不休。


如果需選出一位「主要照顧者」,應考慮其職涯損失和經濟壓力,並給予相應的支持與尊重。金錢上的輸送,並不足以彌補照顧者的犧牲,照顧者會面對的困境,如同作家張曼娟筆下那位「孤獨的捕手」,不分日夜地接住來自被照顧者的直球、曲球、蝴蝶球,甚至是失控的暴投,即便滿身傷痕、疲憊不堪,也要努力接住,若是稍有疏漏,還可能被其他家人指責「照顧不周」。


唯有真正的溫情與關懷,才能讓照顧者不至於在家庭中淪為最低等級的人。


Step 3:分攤比例,維護家庭和諧


試擬長照方式後,家人應討論分擔比例。經濟能力強的成員可多出資,無法出資的成員則應多出力,建立默契以避免不平衡的負擔。


即使一次會議難以達成共識,也是一場對長照之路的「彩排」,讓每位成員更瞭解外部資源和家庭狀況,為未來的合作奠定基礎。


照顧是責任,更是家庭的溫度


無論是鄭阿姨還是徐家三兄弟,如果能在親人健康時坐下討論長照需求,提前蒐集資源,長期照護的選擇便不會如此窘迫。


真正的家庭,從來不該讓主要照顧者成為孤獨的捕手。一場有效的家庭會議,能讓彼此的角色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從「指責者」變為「支持者」。


願每個家庭,在面對長照需求時,都能攜手承擔,成為支持彼此的力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