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的中文書名,一看就掉淚。
1995 野茂英雄加盟道奇開始注意美國職棒大聯盟 (MLB) ,98 的 Sosa vs. McGwire,之後 Barry Bonds..…到台灣天才三強投旅美,MLB 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多數台灣人是從建仔 2005 升上大聯盟開始關注,隨著他站穩洋基王牌,台媒開始拿他和當時已是公認的藍鳥隊強投 Roy “Doc” Halladay 比較 -- 兩者皆具備極品伸卡球作為主要武器。
建仔很強肯定的,但大夫的強,是可以放到大聯盟百年歷史檢視的:霸氣、耐投、控球、三振能力,八次明星賽,兩屆賽揚獎,一場完全比賽,一場無安打 (竟然在季後賽),直到 2013 因傷病退休,2017.11 駕駛小飛機,離世。
英文書名是平鋪直敘的 Doc: The Life of Roy Halladay,怎麼中文成了《不完美的墜落》?我沒查資料,但猜測有幾個可能。關於墜落,直接想到的是墜機。大夫的爸爸從小就開小飛機帶他飛行,成年後也持續把飛行當成休閒及「靜一靜」的方法。過世前的飛行紀錄顯示,他可能是練習某飛行動作 (俯衝或來不及拉高) 時不慎。這個不完美,也成為句點。
伸卡是球進壘前才急速下墜的球種,打者誤以為好球揮棒但打中球的上端而形成滾地球,內野防守夠好就是出局雙殺收不完。大夫酷愛伸卡球最大原因即是因為「投給打者打」,與其讓打者揮空,他更想「對決」,想打?就讓你打出滾地球,一球解決。
「最好的投球是一場只投 27 球。」積極進攻,絕不退縮。
以完美墜落球種聞名的大夫,棒球生涯的最後一季卻十分掙扎。即使公認賽前準備最充分、續航力一等一的大夫,在傷病前跟我們一樣都是凡人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球季後多方考慮下,退休是唯一的路,留下不完美的最後一季。
大夫離世3年後,另一位巨星的墜落不僅打擊美國、更重創世界體壇。
兩位巨星最大的共同點,是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無止境的練習,永不滿足、絕不懈怠。他們的霸氣、捨我其誰的傲骨,來自於他們知道,沒有人像他們一樣準備得更多、想得更多、更想贏得勝利。
也許你球速更快、更年輕/也許跳得更高、投得更準,但你不會是最後留在場上投球/執行最後一擊的人,因為你不夠努力,不夠渴望,不夠完美。
人會把自己不想要、或害怕的特質投射到別人身上,再大肆攻擊,例如內向的人總是看不慣外向的人,批評他們愛現;同樣,我們也會把自己的夢想投射在他人身上,當他們圓夢時好像我們也感同身受。那些超乎常人意志與決心的體壇英雄,乘載著我們對完美的投射,對完美的唯一想像。
如果你們無法完美的結束,我們該怎麼辦?
閱讀傳記的樂趣,在於過程中好像也經歷一次截然不同的人生。大夫出生、成長於科羅拉多州的 Arvada,我曾在她的東北邊生活兩年,東南邊生活七年。讀著讀著,自然腦補大我半歲的小羅伊,如何在科羅拉多的土地投球、嬉戲,遇見一生的摯愛。
謝謝你,大夫,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