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用進廢退,讓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一位佛弟子,身邊的朋友大多也是。前幾天一位學佛的朋友說,最近,她翻出了塵封已久的佛經,封面已有些泛黃,書頁的邊緣微微捲起。打開時彷彿聽見經書跟她說:「嘿!你有多久沒來看我呀!」,我們二個人相視而笑,我說:「沒有讀經,有念佛也可以!」


raw-image


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個「用進廢退」的概念,大自然的規則很簡單:不常用的東西,慢慢就會消失。這個道理適用於佛法修行,也適用於生活中的許多面向。就像一把琴,如果長久沒有去彈,琴弦就會生鏽,音色也不再清脆。同樣地,我們的心,如果沒有將知道的佛法智慧,在生活上去練習、落實、運用,佛法就只是一個概念,久而久之,佛法的智慧因為我們沒有去使用它,也就在我們的身上消失了。

修行,是一條漫長的路,就像一個雕塑家,不斷地雕琢一塊璞玉,才能將它雕成精美的藝術品。曾聽過一位學佛多年的老居士分享,他年輕時曾經有過每天堅持一小段時間靜坐、誦經、讀經,但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西天,離的很遠。因為沒有持續修煉,漸漸放鬆,在面對生活壓力或人生考驗時,就用慣性、世俗的思惟方式去解讀及處理,而不是用佛法的因緣、無常觀去面對,因此,就佛化雲煙去了,別人問起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上過佛學課程、是皈依過的佛弟子。多年後,他回想起來,不禁感到有些後悔。

raw-image

其實,這位老居士不用太感歎,就佛法來說,每一時每一刻都是一個開始,覺察後開始永遠不會太遲。「用進廢退」很符合佛法的因緣觀,就像這位老居士的經驗,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鬆懈的時候。但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能夠及時覺知,重新開始就可以了。

修行,就像是在種一棵菩提樹。 我們播下種子,澆水施肥,看著它慢慢長大。但如果我們中途放棄了澆水,這棵樹就會枯萎。所以,學佛也是一樣,需要我們不斷地灌溉,才能讓佛法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佛法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我們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體會、去實踐,佛法才會真正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就像騎腳踏車,一開始我們會覺得很困難,但只要我們堅持練習,就會越來越熟練。

學佛,說來其實就是和自己做個長期的朋友,溫柔地陪伴,耐心地前行,期待您我都能走在這條道路上,輕鬆自在,心懷歡喜。

raw-image

記憶小幫手:

1.佛法不是經書裡的知識,而是生活的態度。
2.每個當下都是新的開始,永遠不嫌晚。



avatar-img
2會員
71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光下的許願池 的其他內容
事實是可被驗證的客觀陳述,觀點則是基於個人看法的主觀判斷。混淆兩者容易導致誤解與傷害。我們應學會區分:檢視證據來確認事實,辨識主觀陳述為觀點,避免被誤導。此外,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與動機,運用邏輯思辨能力,能幫助我們抵擋不實批評,保護自我價值。同時,清楚表達觀點,避免將個人意見包裝成事實,促進有效溝通。
耶誕節快到了,一起來唱唱這首由台灣作家王金選先生作詞的台語聖誕歌曲。 分享歡笑,珍惜每一份禮物與祝福,心中充滿感激,因為最珍貴的禮物就在於陪伴與愛。
一次偶然參加「正念花藝班」,她在插花過程中發現修行不僅限於誦經或靜坐,而是在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個細節。透過插花,她學會了如何整理內心,並在簡單的選擇中體悟生活的深刻智慧。
區分事實與觀點的重要性: 許多爭議源於混淆事實與個人觀點。透過邏輯思辨,能更清楚地辨識別人的言論中,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是主觀意見。
身心沒電了! 要注意:生活中有些人會讓我們耗電?有些人則能幫助我們充電? 有些人就像「能量吸塵器」,不斷消耗我們;而有些人則像「行動充電寶」,讓我們滿血復活!
學會觀察,不輕信甜言蜜語,注意對方的行動與細節。 信任需建立在時間與經歷的考驗上,而非一時的表象。 適度保持界限,避免將內心完全敞開,能有效減少傷害。 但仍要保持理性與善良,懂得保護自己,卻不失對生活的希望與信心。 真正的智慧在於平衡信任與防備,保持溫暖的同時,擁有一雙看穿虛假的慧眼。
事實是可被驗證的客觀陳述,觀點則是基於個人看法的主觀判斷。混淆兩者容易導致誤解與傷害。我們應學會區分:檢視證據來確認事實,辨識主觀陳述為觀點,避免被誤導。此外,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與動機,運用邏輯思辨能力,能幫助我們抵擋不實批評,保護自我價值。同時,清楚表達觀點,避免將個人意見包裝成事實,促進有效溝通。
耶誕節快到了,一起來唱唱這首由台灣作家王金選先生作詞的台語聖誕歌曲。 分享歡笑,珍惜每一份禮物與祝福,心中充滿感激,因為最珍貴的禮物就在於陪伴與愛。
一次偶然參加「正念花藝班」,她在插花過程中發現修行不僅限於誦經或靜坐,而是在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個細節。透過插花,她學會了如何整理內心,並在簡單的選擇中體悟生活的深刻智慧。
區分事實與觀點的重要性: 許多爭議源於混淆事實與個人觀點。透過邏輯思辨,能更清楚地辨識別人的言論中,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是主觀意見。
身心沒電了! 要注意:生活中有些人會讓我們耗電?有些人則能幫助我們充電? 有些人就像「能量吸塵器」,不斷消耗我們;而有些人則像「行動充電寶」,讓我們滿血復活!
學會觀察,不輕信甜言蜜語,注意對方的行動與細節。 信任需建立在時間與經歷的考驗上,而非一時的表象。 適度保持界限,避免將內心完全敞開,能有效減少傷害。 但仍要保持理性與善良,懂得保護自己,卻不失對生活的希望與信心。 真正的智慧在於平衡信任與防備,保持溫暖的同時,擁有一雙看穿虛假的慧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