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定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值得定律:專注於值得做的事情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往往被人們忽視。這一定律揭示了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當一個人從事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時,通常會採取冷嘲熱諷或敷衍了事的態度,結果不僅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成功,也難以產生成就感。


不值得定律的三個關鍵因素


什麼樣的事情值得去做?這通常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

1. 價值觀

符合個人價值觀的事情,才最能激發內心的熱情與投入。如果某件事與價值觀背道而馳,那麼即使完成,也難以感受到意義。

2. 個性與氣質

事情是否與個性氣質匹配至關重要。例如,一個外向、善於交際的人,可能難以適應需要長時間孤獨處理檔案的工作;反之,內向的人也不適合需要頻繁與陌生人打交道的職位。

3. 現實的處境

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處境下,意義與價值可能大相徑庭。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跑腿或打雜的工作,可能覺得毫無價值;但一旦被提拔為領班或經理,你對這份工作的看法可能會完全改觀。


不值得定律的管理啟示


許多人常因迷茫而投入到不值得做的事情中,結果浪費了時間與精力。以下四個理由說明了,為何我們應該絕對避免做不值得做的事情:

1. 虛幻的完成感

做不值得的事,會讓人誤以為自己正在完成某些目標。實際上,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可能換來的只是短暫的自我安慰或虛假的滿足感。

2. 消耗有限資源

資源(時間與精力)是稀缺的,若耗費在不值得的事情上,便無法用於更有價值的目標。

3. 活動的必然性陷阱

社會學家韋伯曾警告,活動的單純規律性可能演變為必然性。一旦投入到不值得的事情上,它會逐漸形成習慣,令人難以脫身。

4. 不值得的連鎖反應

做了不值得的事情後,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維持它,甚至找理由為其正當化,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不值得定律”提醒我們:做事情前應三思,選擇值得投入的事,避免浪費有限的資源,讓生活更有意義與價值。

avatar-img
2會員
19內容數
關於人類的觀察記事與心理學的手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栗子的札記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要有清醒的腦袋,去思考。 要有不要臉的勇氣才可能成功。 所以流失的機會我要很努力的去找尋其他方法。 儘管此時此刻的我很痛苦、壓力爆棚,我還是想活下去。
Thumbnail
心想不一定事成,努力不一定順遂,許願⋯⋯聖誕老公公也不一定會出現。當擁有異世界的特殊技能,這些引念反而更踏實。
1.可視化練習:想像一個具體的話面 2.情緒:預演顯化劇本,感受喜悅的感覺 3.肯定句,當成日記在寫 4.相信自己,採取行動 阻礙吸引力法則的三件事 1.不要抱怨別人 2.不要專注在解決問題,去思考你可以付出什麼,如何去幫助別人 3.停止關注結果,而是去關注你可以付出什麼給予什麼,幫助
Thumbnail
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 並反覆失敗後會形成【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 在這樣的信念底下, 會導致不想努力、 不想嘗試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去做以前未曾嘗試過的事情。
Thumbnail
關於吸引力法則中,當你對宇宙拋出自己的願望,有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不執著事情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出來」,當你越不執著,顯化速度會越快。但有時候我們或許會覺得,我自認為自己已經很不執著啦?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地放下了對某個願望的執著呢?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紀律"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多數人都把這個想的太玄妙 "紀律"不需要展現超人意志力,只需要"改造自己周遭環境" 盡可能把自己情緒化的行為 降低設定目標>改善環境>增強誘因,這三個過程都需要調整心態,慢慢前進每個小步驟都會使自己感受度提升,成長就會慢慢建立快樂 投資週期都
堅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喜歡一件事就會想努力做到極致,請不要覺得很難、不可能就輕易放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要有清醒的腦袋,去思考。 要有不要臉的勇氣才可能成功。 所以流失的機會我要很努力的去找尋其他方法。 儘管此時此刻的我很痛苦、壓力爆棚,我還是想活下去。
Thumbnail
心想不一定事成,努力不一定順遂,許願⋯⋯聖誕老公公也不一定會出現。當擁有異世界的特殊技能,這些引念反而更踏實。
1.可視化練習:想像一個具體的話面 2.情緒:預演顯化劇本,感受喜悅的感覺 3.肯定句,當成日記在寫 4.相信自己,採取行動 阻礙吸引力法則的三件事 1.不要抱怨別人 2.不要專注在解決問題,去思考你可以付出什麼,如何去幫助別人 3.停止關注結果,而是去關注你可以付出什麼給予什麼,幫助
Thumbnail
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 並反覆失敗後會形成【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 在這樣的信念底下, 會導致不想努力、 不想嘗試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去做以前未曾嘗試過的事情。
Thumbnail
關於吸引力法則中,當你對宇宙拋出自己的願望,有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不執著事情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出來」,當你越不執著,顯化速度會越快。但有時候我們或許會覺得,我自認為自己已經很不執著啦?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地放下了對某個願望的執著呢?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紀律"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多數人都把這個想的太玄妙 "紀律"不需要展現超人意志力,只需要"改造自己周遭環境" 盡可能把自己情緒化的行為 降低設定目標>改善環境>增強誘因,這三個過程都需要調整心態,慢慢前進每個小步驟都會使自己感受度提升,成長就會慢慢建立快樂 投資週期都
堅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喜歡一件事就會想努力做到極致,請不要覺得很難、不可能就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