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遺棄對子女而言,往往帶來深遠的心理影響。一旦失聯多年的父母再度出現,子女如何面對「孝」的議題,充滿複雜性與挑戰。這不僅是個人情感的糾葛,也牽涉到法律、道德和社會觀念的多重交織。
子女的反應通常呈現兩極化:
一位媽媽離開家的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是被家暴打離開的,這時爸爸會說,你有種你就走啊,小孩你都留下來,你也不能來看小孩。後來孩子就由奶奶帶大,奶奶都會跟孩子說,你媽就是外遇去跟別人在一起。
有一個類似這樣的案例,三個小孩長大後都很有成就,當他們坐在法庭的時候,這位媽媽命運多舛。當她坐在法庭調解時,就聽到這三個小孩講,大姊說:你現在要我們養你,你知道過去是誰養我們的嗎?你知道我從小要參加弟弟、妹妹的母姊會嗎?你知道弟弟、妹妹每次在說哭著找媽媽的時候,我要怎麼編故事跟弟弟妹妹講嗎?你都在哪裡、你都在哪裡、你都在哪裡、你都在哪裡…….她在那個調解桌上,問了快20次你都在哪裡?那個媽媽頭就很低、很低、很低,然後就跟社工說:我可不可以不要申請?我可不可以不要申請?因為有時候,不是這個奶奶要申請,因為沒有人幫他要付那些安養的費用,所以他需要走一些行政流程,他必須要申請。在那個案件的時候,這三個小孩都直接說沒關係,我們付。那三個小孩就是這樣講,就說反正我們在外面也捐流浪狗,什麼什麼我們也都捐了,我就把你當做是一條流浪狗,其實他們雖然講這樣子的話,但是他們三個姊弟,一個眼睛含著淚,一個手握著很緊,一個是筆拿著一直搓、一直搓,這位媽媽離開應該也有二三十年了,可以感覺的到,這些孩子們心裡的苦和憤恨。
類似這樣的孩子們也很不好過,為什麼?因為這些孩子們有人會說,我就把他當一條流浪狗,有人會說反正我就是消業障啊,可能過去就是我欠他的,我現在消業障,以後我就不用跟他怎麼樣了,有一些人會說我憑什麼要原諒他?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子女的反應:
這些情緒背後,反映出他們對母親的憤恨與愛憐交織的心理。看似無情,實則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也是對自身傷痛的一種保護。由中可知即使子女在經濟上盡了「孝道」,也並不代表他們內心有真正的原諒。
彙整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Unuw7ka4oY
消失38年的家暴夫突返家,我該如何面對這段破碎的婚姻? - 鄧惠文 專訪 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 吳孟玲-【心事有人知】20241223
面對失聯父母的回歸,「孝」的實踐不再只是單向的倫理責任,而是需要平衡以下幾個層面:
子女有權選擇是否原諒父母,也有權拒絕重建關係。理解與尊重他們的情感,是家庭和解的前提。
撫養義務的履行可以基於法律,但情感連結的建立則需雙方的真誠努力。將這兩者分開考量,能減少子女的心理壓力。
透過心理諮商或家庭調解,協助雙方釐清過去的傷痛與當前的需求,對重建關係具有積極作用。
孝不應該僅是被動承擔或盲目原諒,而是基於個人選擇與情感和解的結果。即使無法建立親密關係,仍可選擇以社會道德最低限度完成對父母的照顧。
子女面對失聯多年父母的回歸,是一個涉及多重層面的複雜議題。理解這些複雜的原因,有助於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體諒,並找到一個適合彼此的解決方案。重要的是,要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和選擇,允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面對這段特殊的關係。「孝」的定義在此情境下需要重新詮釋,不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基於理解和尊重之上的雙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