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批評讓我難過,但也讓我反思教養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女兒跟我說我公公批評我很懶惰,她哭著說「爺爺憑什麼這麼說妳」,那時我還很欣慰,因為至少小孩理解我。諷刺的是,前天我女兒竟然對我說「沒經過她的允許就生下她」以及「我只是做了一點家事,其他什麼都沒做」,當下我感到非常難過,甚至開始自我懷疑。不禁問自己:多年來早起送她們上學、生病時帶她們看醫生、處理她們生活中的大小事,這些到底算什麼?我為她們所做的一切,難道真的如她所說「什麼都不是」嗎?

這些話比我公公對我的批評更加刺痛。當公公說我懶惰工作賺錢時,我會不高興,但更多的是覺得無所謂,畢竟每個人價值觀不同。然而,當這些批評來自女兒時,卻深深刺入我的內心。因為她是我這麼多年的付出對象,是我竭盡全力想要守護的人,她的話讓我一度陷入情緒的低潮。

我和女兒談過這件事。我告訴她這些話很傷人,並請她試著想像:如果將來她的小孩這樣說她,她會有什麼感受?她聽著,但似乎並沒有很大的反應。這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她會說出這樣的話,是否我在教育她的過程中哪裡做錯了?

我過去一直教導她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給她們很大的自由,希望她們能在自主選擇中成長。但我也清楚地告訴她們,前提是不能傷害別人,不能只按照「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邏輯行事。然而,這次事件讓我發現,女兒可能還沒有真正理解言語和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目前,我選擇與她保持距離。一方面是讓她知道,傷人的話會帶來後果,任何人都沒有義務無條件地接受或原諒。另一方面也是給我自己時間和空間消化這段經歷。我希望她能在這期間反思自己的行為,明白關係需要互相尊重才能維持,當然這可能需要時間。

這次的事件讓我深刻體會到,教養孩子真是一門大學問。我會繼續努力,試著平衡自由與責任的關係,同時也會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長有起伏,但這並不能抹去我的價值和付出。我所做的一切不需要依賴他人的認同來定義,因為我知道,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愛和守護她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ul Good 最新影片帶來滿滿正能量,讓我對 2025 年充滿期待與希望!影片談到在新地球的高頻率能量中,思維與生活的轉變會更加迅速,我們能夠放下限制,專注於心靈的方向,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這是一部讓人深受啟發的影片,值得所有對靈性成長和自我提升有興趣的人觀看!
在家庭中,面對批評和期待,我選擇堅持自我,而不是為了討好他人委屈自己。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重要的是忠於內心,而非迎合別人的標準。
每天梳頭髮100次已經成為我的日常習慣,這個簡單的實驗持續了一年後,我發現頭髮分線變得不那麼明顯,髮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雖然效果不像某些影片說的那麼誇張,但對我來說卻有正向的改變,我會繼續堅持下去。本文還分享了梳頭髮的好處,以及適合的梳頭技巧。
不吃早餐作為一種生活實驗,不僅挑戰了傳統的飲食觀念,還為我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例如間歇性斷食的支持、簡化生活、專注力提升等。然而,每個人的身體需求與狀況各異,這種做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本文將分享我的親身體驗,並綜合不吃早餐的常見好處與注意事項。
與神對話於1995年出版 直至現在已經快30年 裡面的內容還是我們需要的嗎? 但書中說一切都不是偶然 如果你不需要 那你不會讀到它
每天被繁瑣的日常捆綁,我們常忘記自由的可貴。透過換個角度理解現狀,也許正是這段看似枯燥的經歷,讓我們重新擁抱自由的美好。
Soul Good 最新影片帶來滿滿正能量,讓我對 2025 年充滿期待與希望!影片談到在新地球的高頻率能量中,思維與生活的轉變會更加迅速,我們能夠放下限制,專注於心靈的方向,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這是一部讓人深受啟發的影片,值得所有對靈性成長和自我提升有興趣的人觀看!
在家庭中,面對批評和期待,我選擇堅持自我,而不是為了討好他人委屈自己。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重要的是忠於內心,而非迎合別人的標準。
每天梳頭髮100次已經成為我的日常習慣,這個簡單的實驗持續了一年後,我發現頭髮分線變得不那麼明顯,髮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雖然效果不像某些影片說的那麼誇張,但對我來說卻有正向的改變,我會繼續堅持下去。本文還分享了梳頭髮的好處,以及適合的梳頭技巧。
不吃早餐作為一種生活實驗,不僅挑戰了傳統的飲食觀念,還為我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例如間歇性斷食的支持、簡化生活、專注力提升等。然而,每個人的身體需求與狀況各異,這種做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本文將分享我的親身體驗,並綜合不吃早餐的常見好處與注意事項。
與神對話於1995年出版 直至現在已經快30年 裡面的內容還是我們需要的嗎? 但書中說一切都不是偶然 如果你不需要 那你不會讀到它
每天被繁瑣的日常捆綁,我們常忘記自由的可貴。透過換個角度理解現狀,也許正是這段看似枯燥的經歷,讓我們重新擁抱自由的美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