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片單推薦:Netflix 電影《扯淡生命史》(Cunk on Lif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一部偽裝成正經的紀實節目的喜劇片。英國喜劇演員黛安.摩根 (Diane Morgan) 飾演主持人菲洛梅娜.孔克 (Philomena Cunk),用認真的表情和語氣講出荒謬不已的話,訪談各界學者,問他們奇怪的問題。

 


首先,主持人的名字就有笑點。Philomena 是個很長且偏做作的名字 (也可能只是我自己這樣覺得),後面接的卻是 Cunk,我的直覺反應就是 c*nt (髒話) 跟 scunk (臭鼬) 這兩個字的結合。又正經又搞笑,就是這個角色的特色。

 

Philomena Cunk 這個角色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源自於 2013–2015 的節目《Charlie Brooker's Weekly Wipe》中的單元,之後 BBC 把這個角色獨立出來,拍了好幾部特集和影集,例如 2016 年的單集《Cunk on Shakespeare》介紹莎士比亞、2018 年的影集《Cunk on Britain》介紹英國史、2022 年的影集《扯淡地球史》(Cunk on Earth) 等 (這中間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來) 等。

 

《扯淡生命史》則是去年 12 月上架的 Cunk 系列最新作品。電影一開始就是 Cunk 在壯闊的原野邊行走邊說著引言,接著就是煞有其事的片頭,就像一部真正的紀錄片。

 

從 Netflix 頁面的簡介,大概就可以一窺這部電影的幽默之處:

 

「在這部長篇特輯中,紀錄片主持人菲洛梅娜孔克展開瞭解生命意義的旅程,以一本正經的態度搞得哲學家和學者精神崩潰。」



簡介所提到這部電影中出現的哲學家和學者,都是真實存在的,但 Cunk 卻能不帶任何顧慮,理直氣壯地問出讓人不禁懷疑其腦子是否有洞的問題,像是以下對話:

 

和劍橋大學宗教哲學教授 Douglas Hedley 的對話

 

Cunk: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教授:你的意思是為什麼人類會存在嗎?

Cunk:不是,我們為什麼會在這?這是你家嗎?

教授:... 不是。

 

和倫敦大學學院義大利藝術教授 Alison Wright 的對話

 

Cunk:米開朗基羅在畫西斯汀禮拜堂的時候,是從地板開始畫,然後再把整棟建築翻過來,所以才變成在天花板上嗎?還是畫一直都在天花板上?

教授:... 畫一直都在天花板上。

Cunk:但那真的很高耶,所以米開朗基羅是用超長的刷子畫,還是他有超長手臂?(魯夫嗎哈哈哈,我笑翻)

教授:嗯,他是站在很高的鷹架畫,再把身體往後仰。

 

看著他們努力忍受 Cunk 問出一連串非常欠揍且無腦的愚蠢問題,我真的太佩服他們竟然沒有笑出來或動怒 (但不知道每一幕訪談拍了多少次就是了)。他們有時候會被問到語塞或稍顯驚慌失措,有時候會有尷尬的沉默,如果有思考泡泡,這些教授大概在腦中罵髒話吧 (笑)。

 

除了訪談對話之外,Cunk 的個人獨白和意外出現的背景畫面也很好笑,也有許多笑點是雙關語,或是她念錯某個字的讀音或完全理解錯誤。

 

另外,雖然這是一部極度荒謬的偽紀錄片,但 Cunk 在看梵谷和其他知名畫家的世界名畫時,她的解讀卻意外地讓我覺得很親切。像是梵谷的《麥田群鴉》,她覺得畫中的烏鴉大小不一,也完全看不出是烏鴉,因為沒有細節,根本只是黑色的輪廓。

 

就某種程度而言,她說的其實很中肯 (笑),只是完全偏離重點而已。

 

梵谷的《麥田群鴉》

梵谷的《麥田群鴉》


我總覺得 Cunk 這個角色的設定,就像一個還不懂這個世界如何運作的三歲小孩,或是對地球人的歷史文化和運作規則完全沒概念的外星人。

 

第一次知道 Diane Morgan 是幾年前看她上葛萊姆諾頓秀 (The Graham Norton Show),分享某次拍片要在小船上好幾個小時,工作人員提醒大家一定要先去上廁所。她說自己膀胱跟核桃一樣小,很怕到時候只有自己尿急會影響到大家,所以決定在亞馬遜訂購成人尿布,本來只有要買 12 片,結果不小心買成 500 片 (簡直是成人尿布富翁):



我簡直笑到岔氣,最近才發現原來她的 Cunk 系列這麼有名,真的是喜劇界的翹楚。


《扯淡生命史》輕鬆有趣且令人耳目一新,很推薦大家過年期間找來看!

avatar-img
10會員
70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狗狗、紅茶,還有睡午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透明方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和一般影劇作品可能以沉重的角度探討這類議題不同,《鴻孕當頭》用非常輕鬆詼諧的方式拍出這個故事,也沒有道德說教,讓人耳目一新。
悟之所以想成為漫畫家,是因為想成為像崇拜的漫畫主角一樣的英雄,但對他來說,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或力大無窮,當然也不是英雄救美的那種英雄,而是不管輸給敵人多少次,都不會放棄,會繼續奮鬥。
光是看著一幅幅照片,看著這些她們曾經存在過的證明,在某個瞬間被記錄下來,讓二十一世紀的我看見,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在看著的瞬間彷彿落入了她們的世界和時空。
年底去國家戲劇院看了李國修紀念作品《莎姆雷特》經典版,這部喜劇為我的 2024 年畫下完美的句點。
週末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大劇院看了這部音樂劇,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及全民大劇團製作,非常驚豔!
前陣子找一天平日去奇美博物館看了【畫師們:走進 16、17 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特展,看得非常過癮!  
和一般影劇作品可能以沉重的角度探討這類議題不同,《鴻孕當頭》用非常輕鬆詼諧的方式拍出這個故事,也沒有道德說教,讓人耳目一新。
悟之所以想成為漫畫家,是因為想成為像崇拜的漫畫主角一樣的英雄,但對他來說,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或力大無窮,當然也不是英雄救美的那種英雄,而是不管輸給敵人多少次,都不會放棄,會繼續奮鬥。
光是看著一幅幅照片,看著這些她們曾經存在過的證明,在某個瞬間被記錄下來,讓二十一世紀的我看見,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在看著的瞬間彷彿落入了她們的世界和時空。
年底去國家戲劇院看了李國修紀念作品《莎姆雷特》經典版,這部喜劇為我的 2024 年畫下完美的句點。
週末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大劇院看了這部音樂劇,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及全民大劇團製作,非常驚豔!
前陣子找一天平日去奇美博物館看了【畫師們:走進 16、17 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特展,看得非常過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方寸之心podcast 每週三 6:00上線 以電影為文本,剖析角色裡的生命故事。 #千禧曼波Vicky(#舒淇) Vicky是一個典型的現代都市年輕人,她的心理狀態複雜且矛盾。她在夜店工作,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但內心卻充滿了孤獨和迷茫。Vicky的性格中混合了脆弱和堅強,她渴望擺脫浩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Thumbnail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做壞掉的人」讓導演擅長詭異、不懷好意冷不防的歪斜感游刃有餘,除了女主角一開始肢體障礙的怪奇感,還有如發神經般發出怪聲,同時把大人世界的具備用途的物件與小孩的玩具錯置、亂丟,並搭配古怪即興,無旋律調性配樂,挑戰噪音與音樂的聲音定義。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Thumbnail
成人的外型 ,孩童的行為,全裸演出!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讓艾瑪史東金球獎再度封后!
Thumbnail
#方寸之心podcast 每週三 6:00上線 以電影為文本,剖析角色裡的生命故事。 #千禧曼波Vicky(#舒淇) Vicky是一個典型的現代都市年輕人,她的心理狀態複雜且矛盾。她在夜店工作,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但內心卻充滿了孤獨和迷茫。Vicky的性格中混合了脆弱和堅強,她渴望擺脫浩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Thumbnail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做壞掉的人」讓導演擅長詭異、不懷好意冷不防的歪斜感游刃有餘,除了女主角一開始肢體障礙的怪奇感,還有如發神經般發出怪聲,同時把大人世界的具備用途的物件與小孩的玩具錯置、亂丟,並搭配古怪即興,無旋律調性配樂,挑戰噪音與音樂的聲音定義。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Thumbnail
成人的外型 ,孩童的行為,全裸演出!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讓艾瑪史東金球獎再度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