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Book #02 #03] Nvidia與黃仁勳:兩本書的深度解析

最近兩本與 Nvidia 相關的書籍上市,這幾天花了點時間看完,稍作整理。

raw-image


兩書的差異與比較


《輝達之道》

本書聚焦於輝達的企業發展歷程,從創業初期的挑戰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深入探討其在AI產業中的影響力。

涵蓋的主題包括輝達的技術創新(如GPU與CUDA生態系統)、市場策略、經濟護城河,以及未來在晶片戰爭中的戰略定位。

特別強調輝達的投資價值,對於科技投資者提供了全面的分析與預測。


《黃仁勳傳》

重點描寫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的個人故事與領導風格,並將其與輝達的崛起緊密結合。

涉及黃仁勳的個人特質(如勤奮、果敢、洞察力)及其如何影響輝達的決策與發展。

同時探討AI技術的未來,將黃仁勳的遠見與AI產業的發展緊密聯繫,並描述他如何引領輝達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推動者。


段落小結


《NVIDIA輝達之道》大部分份篇幅都在描寫輝達的創立與歷史,書中對於各項細節、考證較為嚴謹與講究,讀完後會對輝達公司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至於《黃仁勳傳》,書中後半部分著重在近年來 AI 的發展,頻繁地提及深度學習領域各項專有名詞以及重磅學者,從 RNN, Transformer, Attention, AlexNet, 到 Back Propagation 都涵蓋了;人物的部分除了 Sam Altman, Ilya Sutskever 這些近來常上新聞的 Open AI 相關人士,也提及了李飛飛、吳恩達等資深前輩,還描述了 Yoshua Bengio, Yann LeCun, 與 Geoffrey Hinton 三巨頭近年來因為 AGI 產生矛盾的小故事。


總的來說,若想更了解輝達,《NVIDIA輝達之道》會是更好的選擇,但若是本身就有機器學習領域背景的讀者,《黃仁勳傳》保證讓人讀完後大呼過癮。



偉大和聰明無關,偉大來自性格


黃仁勳說:「期望愈高的人,韌性愈差。不幸的是,韌性對成功非常重要,偉大和聰明無關,偉大來自性格。」


對黃仁勳來說,在面對惡劣乃至微乎其微的機率時仍堅持不懈、奮鬥到底,就是工作的本質。


每當有人請他提供「成功之道」時,他的答案多年來始終如一:「希望你承受足夠的痛苦和磨難。」


黃仁勳前陣子在 Stanford 演講時祝福畢業生未來經歷苦難的影片在網路上快速爆紅,他認為韌性(Resilience)是一個人要成功最關鍵的特質。




白板勝於 PPT


黃仁勳對輝達盛行的白板文化顯得不甚在意,彷彿那只是備用選項。他聳了聳肩說:「我們必須使用白板,因為我沒有投影機,也不喜歡 PPT ,所我們只能邊講邊畫在白板上。」


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寫白板強迫大家保持嚴謹與透明。每次站在白板錢,都要從零開始寫,盡可能完整而清晰的表達他們的想法。如果報告人還沒想清楚某件事,或者他們的邏輯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上,這點會立即顯現出來。這不同於 PPT ,在 PPT 簡報,你可以透過漂亮的格式和誤導性的文字掩蓋不完整的想法。而在白板上,沒有藏身之處。當你完成簡報時,無論你的想法有多精彩,都必須將它們擦掉,然後重新開始。




他是工程師,也是電腦科學家


前行銷主管 Kevin Krewell 憶起 2016 年在西班牙巴賽隆納 NeurIPS 會場外的街上偶遇黃仁勳。 NeurIPS 每年 12 月舉行,機器學習和神經科學專家會在這個學術會議上發表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Krrewell 知道黃仁勳沒有受邀發表演說,於是問他為何來參加會議。黃仁勳回答:「我是來學習的」。


輝達的執行長並沒有指派他人代表他出席並幫他做筆記。他親自出席,以便吸收 AI 的最新發展。他想深入參與這個領域,參加會議之外,也與講者、學生和教授交流。後來,他開始僱用許多在會議上認識的人。


黃仁勳曾多次表示,如果不深入了解技術,他無法有效履行自己的職責。他曾這樣說:「我們必須理解技術的基礎,這樣才能對產業的變化有直覺而敏銳的洞察力。」。


目前幾乎所有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隨著年資的累積,必須要從管理職或 Individual Contibutor 當中二選一,而多數的管理職會漸漸的荒廢自己的工程能力。我們時不時會聽到年輕工程師抱怨上司完全不懂技術,因而作出荒謬的決策,這種情況在愈高階的經理人身上愈常見。黃仁勳顯然不屬於這類人。




不睡覺,不放假


輝達瘋狂加班的極端文化源自於執行長本人,黃仁勳對工作兢兢業業,生活幾乎圍繞著工作打轉,看不起任何對工作不那麼投入的人。黃仁勳說:「我不知道有哪個非常成功的人,會只把工作視為工作,會說:『這只是工作。這就是我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所做的事,然後五點一到,就打算下班回家。在五點零一分,我就放手不管了。』」他接著說道:「一個成功不凡的人,絕不會像那樣。你必須對工作到了著魔的程度。」


有輝達員工說他對工作要求很高,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當下屬不容易的等等,他點頭表示同意。「事情本該如此。如果你想要做些偉大不凡的事,不可能輕鬆的。」


在繪圖領域他是一位先驅。在嚴苛的科技市場它是一位倖存者。他擔任執行長已超過三十年,在標普五百指數中,他是目前在任時間第四長的執行長,僅次於 Berkshire Hathaway 的 Warren Buffer 、 Blackstone 的 Stephen Schwarzman ,以及 Regeneron 的 Leonard Schleifer 。在科技業,他在輝達的任期超過 Jeff Bezos 的二十七年、 Bill Gates 在微軟的二十五年、 Steve Jobs 重返蘋果掌舵的十四年,而且他們都已卸任不再擔任執行長。黃仁勳正在逼近科技界執行長的任期紀錄,該紀錄目前的保持人士 Larry Ellison ,他是 Oracle 的共同創辦人,擔任執行長長達三十七年,直到 2014 年才卸任回歸技術長一職。


黃仁勳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原因,雖然易於理解,卻難以複製。他挑戰了大家對高管的分野:一種是精通技術但對商業管理外行的執行長兼創辦人;另一種是有商業頭腦但缺乏技術敏銳度的經營者。事實上,在強調技術的半導體產業,黃仁勳同時兼具這兩者角色,這可能是成功的關鍵所在。這也是為什麼他與輝達幾乎是共生的關係。




與 Elon Musk 的對比


兩人都是移民、都是工作狂、都深具遠見,同樣不吝於大聲表達意見、不介意賭上一把,也都是世界一流的工程師。他們就這樣滿懷信心,昂首闊步走進一片百廢待舉的商業領域,過去的企業家在這裡屍橫遍野,但他們卻讓這裡首次綻放遍地野花。


但從更小的地方卻能看出兩方的差異。一方面,雙方的願景不同:馬斯克從幻想中退後一步,黃仁勳則從現實中前進一步。


雙方對員工的支持也不同。馬斯克對員工毫不在意,經常毫無預警的直接開除人,黃仁勳則是幾乎沒開除過任何員工,而且就算要開除人,也肯定是經過多次警告,也會先安排績效輔導計畫後才這麼做。


黃仁勳的婚姻依舊美滿,講到妻子還是帶著款款深情。至於馬斯卡則是至少和三位不同的女性生下至少十一個孩子。


黃仁勳有一種吸引人的魅力,可以風趣得不得了,而且只要不是情緒極端失控的時候,就非常溫暖而有同理心。至於馬斯克似乎就讀不懂社交線索,講起話來笨拙又生硬,還說自己有點自閉。


黃仁勳愛喝威士忌,不發推文,有長達四十年從未發表任何政治觀點,也沒有以他個人或妻子名義捐出的政治獻金。至於馬斯克則是愛抽大麻,愛發表各式言論,公開表態且捐款給川普。


兩人最重要的差別,或許在於他們對 AI 的看法不同。馬斯克覺得先進 AI 技術威脅重大,甚至可能讓人類滅絕。但黃仁勳並不這麼認為,他完全不認為 AI 會帶來任何風險,機率就是零。




輝達其實本質上是軟體公司


從 2012 到 2022 年間,輝達的單晶片 AI 推論效能加速了一千倍,遠遠超越摩爾定律預期的成果。然而其中,大概只有兩倍半的加速來自電晶體;剩下的四百倍多半都是出自輝達的數學工具。「老實說, AMD 能做的晶片並不輸我們,」輝達的硬體工程師總監說:「但他們就是沒辦法把運算速度提高到跟我們一樣快。」




輝達為何如此成功


對於自當前輝達的成功是否運氣成分居多,黃仁勳這麼說:「運氣,但有遠見作為基礎。」


夥伴 Jens Horstmann 則認為黃仁勳能成功,要歸功於他的適應能力。他經常問自己:「我們明明都從同一個小隔間開始,智商差不多,工作也一樣努力,但是為什麼這個人不但打造出這間了不起的公司,還能夠在身邊營造出一個人際網路:讓這些人只要有需要,甚至為他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這就好比《航海王》 中鷹眼對魯夫的評價:「能把在場的人接二連三地變成自己的同伴,在這片大海上,那個男人擁有最恐怖的力量。」也是我認為優秀領導者必備的特質。


不過若要下最後的定論,還是得聽聽張忠謀怎麼說。他並不認為黃仁勳的成功是歸功於他的工作倫理,因為以台積電的標準而言,黃仁勳的表現只能說是略高於平均值;而且他也不覺得黃仁勳的適應力異於常人。在他看來,答案很簡單,也沒什麼秘密可言:「他就是比較聰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二流旅者 Second-rate Hiker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