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3-史文恭-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3-史文恭(中)

為什麼捉史文恭前,要賺盧俊義上山?


上回說到紐約(華)青幫的杜管事,向老衲開示《水滸》中的那個大疑問:「為何捉史文恭前,要先賺盧俊義上山?」——其實這個問題,要從梁山作為一個黑幫結構來理解。


先從王倫時代的梁山說起。


王倫時代,規定:每個人要繳「投名狀」才能上山,殺一個人,可想而知也等同於搶劫一份人的財貨上山繳納,藉此憑證即能「入夥」——這時候的梁山有點像「共產黨」,每個人是「均份入股」的制度,每個人的股份都是一樣的,只是按照能力分派職位而已;所以即使林沖帶著柴進的介紹信,也不能夠例外,因為假使王倫讓林沖入伙,可是林沖沒有繳納「投名狀」的話,也不能使梁山上原來的一眾頭領及小嘍囉心服。

可是這樣的制度,等到智劫生辰綱的「七星聚義團」晁蓋、吳用等人上山的時候,原來梁山的權力結構,就受到了莫大衝擊。

別的不說,光是晁蓋等人帶來的「十萬貫財貨」(生辰綱)怎麼分?那就是一個莫大的難題。

如果這筆錢,均分給原來梁山的賊人,晁蓋吳用肯定不幹;可是如果晁蓋吳用上山以後,繼續把持著這筆「十萬貫」在七星團手上,原來的梁山大哥們又怎麼能不倒向晁蓋一方?

王倫很快便嗅到這背後隱藏的政治危機,所以堅決不讓晁蓋入夥,也所以才發生後來的林沖火併事件。(見王倫篇)

晁蓋一夥人幹掉王倫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之後,很明顯的,原來「投名狀」的制度便被廢止,劉唐口中「梁山上財寶糧食不計其數」,這一筆大資產,應該是由「大哥們」共同議事來分派,而不再接受新人入夥,需繳納「投名狀」入股的儀式。

本來梁山若維持這樣的規模,那倒也無事,可是後來清風山群盜(花榮秦明黃信、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合併呂方郭盛與小嘍囉三、五百人等)藉著宋江的名頭要上梁山,晁蓋雖然心中百般不肯,但花榮在席間出來溜噠,露了一手射雁絕技,逼得晁蓋不得不接受清風山群盜的入夥。


說到這裏,岔開一句,讀《水滸》要細讀其中關節與榫卯;原文說到清風山群盜上山以後與梁山好漢大開席宴,席中「稱讚宋江許多好處、清風山報冤相殺一事」(這是在告訴梁山好漢,咱清風山一夥之前是怎麼樣的在青州府殺人如麻,光說那秦明不入夥,宋老大就指揮咱們殺光秦明全家啊!)又說「讓呂方、郭盛比試戟法」、「花榮箭法如何如何厲害,能一箭射斷絨縧」(這是在告訴梁山好漢,爺這邊的武力很硬,來硬的咱們也不怕)。


要知道,當時的梁山是由七星聚義團所主導,七星聚義團雖然在此前江湖中傳得厲害熱鬧,但深究,不過也就是下下蒙汗藥的小賊;山上唯一能打的,只有林沖與劉唐,可是劉唐腦子不行,林沖雙拳難敵四手,更別說這夥人都不是什麼真正的「惡人」;哪有清風山群盜在宋江老大率領之下隨手就殺光敵人全家、順手劫掠百姓放火燒屋的狠勁?


梁山一夥聽清風山群盜這麼一說,當然是膽戰心驚,想推又不敢推,於是晁蓋口中模模糊糊地表示:「直射得如此親切?改日卻看?」(意思是你們真有這麼厲害?改天露兩手來看看?)


晁蓋此話一出,清風山群盜就不幹了,原文說「酒至半酣,眾(清風山)頭領都道:『且去山前閒玩一回,再來赴席』,當下眾人相謙相讓,下階閑步觀看山景。」——看倌們注意此處,自個想想,有客人吃酒席吃到一半,拉著主人出去走走的嗎?這是出於什麼目的?


果不其然,花榮一行人拉著晁蓋出來走山,借一張弓,望著遠出恰好飛來的一行大雁,花榮指定要射穿一行大雁中的第三隻雁的頭顱之上,果然一箭射穿,這才壓服了梁山好漢。

次日,梁山接受清風山群盜的入夥,還在梁山上將清風山群盜排進原來梁山的座次;可是這麼一來,如果梁山不再開發財源,四出打家劫舍,原來七星聚義團帶上山的生辰綱十萬貫,夠用嗎?顯然是開始慢慢不夠用的。


更別說後來江洲劫法場之後,宋江逼著揭陽群盜跟著上山(這是另一個大故事,得在另一篇專門講解),在後來的梁山上,宋江的實力,已經隱隱然地要蓋過晁蓋。

後期梁山的政治格局,有人說叫做「晁蓋宋江雙頭格局」,不過老衲以為更像是晁蓋董事長與宋江總經理的經營模式;只是晁蓋帶上山的起始資金已然花得差不多,而宋江打家劫舍賺來的錢又握在宋老大自己手上,這時候晁蓋早已被宋江架空,欲把握權力而不可得也。


「權力」這件事很妙,人人都看不到但人人都能感覺得到,「誰說了算?」,這就是權力的本質;其實晁蓋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再扶持起來另一位總經理,形成「雙總經理」制,讓他們兩人相鬥、兩虎相爭,那麼晁蓋這個老大才坐得穩。


可惜,晁蓋只是個保正出身,當當鄉長、里長、村長還可以,可要在梁山上指揮上千人、甚至上萬人,晁蓋沒這格局,也沒這本事。


晁蓋最後想的辦法,就是他自己下來當總經理,當執行者,結果一箭被史文恭射死;晁蓋的最後一絲悲鳴與掙扎,可能是源自於他小時候聽過的故事——「二桃殺三士」——所以晁蓋才會說出那句名言:

「賢弟(指宋江)莫怪我,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之主!」

晁蓋知道不知道,他這個遺言肯定是對宋江不利,甚至是想拉宋江下馬?當然知道,否則晁蓋也不會說「賢弟莫怪我」這句話了,是不是?


寫得長了,墨又乾了,至於晁蓋說出這句交棒遺言後,梁山上的權力結構,又會往何處發展?又怎麼會因為這樣的權力結構,所以非得要賺盧俊義上山不可?正是「聽老衲解讀水滸下九流人物,再回看梁山上紙牌屋風雲」。

且聽下回分解。


#過年有老衲文陪著大家是不是感覺很幸福?

#感覺很幸福就趕快下單購買老衲作品集吧~

#對了上頭提到的郭盛就是大俠郭靖的曾曾曾爺爺啊!

raw-image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3-史文恭(上) 為什麼捉史文恭前,要賺盧俊義上山? 相信所有讀過《水滸傳》的人,都記得托塔天王晁蓋死前的那句話:「若哪個捉住射死我的(即史文恭),便叫他做梁山之主!」 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書中筆鋒一轉,故事線接著就轉到了要「賺盧俊義上山」?而直到盧俊義上
讀水滸讀懂下九流人物12-白勝 為什麼下藥的是白勝? 說白勝之前,先說說他的外號。 《水滸》中有許多外號十分幽默,比如鐵扇子宋清,鐵扇子是何意?就是「廢物」。因為鐵扇子搖不動,不能搧風,那不是廢物又是什麼? 又說到白日鼠白勝,老鼠是夜行動物,一到早上(白日),懶洋洋地動都不想動,如此憊懶
讀水滸讀懂下九流人物11-劉唐 黑道老大養的三種狗 古典小說中所謂的四大奇書,各有特點。 其中《紅樓》是古代貴族的生活指南,《三國》是兵法謀略,《西遊》是醫書,而《水滸傳》呢,則可說是一本「黑道老大」教科書。 所以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老了才讀《三國》,精於韜略而無兵將可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0-羅真人 與二仙山上被劈開的那一位 曾讀過柄谷行人的一本書中說:古代文學沒有「景深」,好比歐洲中古以前的藝術家沒有「透視法」,所以畫出來的神話宗教題材,都很「平面」,也都沒有「景深」。 當下大是嘆服,深以為然。 很多古代文學的敘述技巧,沒有現代文學豐富,所以許多經
從王倫之死,看政治與格局-續 政治, 看的是人。 格局, 看的也是人。 讓我們來先說說政治。 解讀政治, 要解讀的是: 「這人背後站的是甚麼人?」 舉個例子: 比如曹操要殺楊修 單純研究「楊修是怎麼惹到曹操」是沒用的 曹操真正要殺楊修的原因 是因
從王倫之死,看政治與格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林冲火併王倫,為什麼能夠成功? 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 從王倫的角度看, 他當時手下有杜千(渾號摸著天,可知有多高)、宋萬(渾號雲裡金剛,可知又高又壯),還有手下幾百號小嘍囉(原文敘述當時的梁山:如今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札下個山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3-史文恭(上) 為什麼捉史文恭前,要賺盧俊義上山? 相信所有讀過《水滸傳》的人,都記得托塔天王晁蓋死前的那句話:「若哪個捉住射死我的(即史文恭),便叫他做梁山之主!」 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書中筆鋒一轉,故事線接著就轉到了要「賺盧俊義上山」?而直到盧俊義上
讀水滸讀懂下九流人物12-白勝 為什麼下藥的是白勝? 說白勝之前,先說說他的外號。 《水滸》中有許多外號十分幽默,比如鐵扇子宋清,鐵扇子是何意?就是「廢物」。因為鐵扇子搖不動,不能搧風,那不是廢物又是什麼? 又說到白日鼠白勝,老鼠是夜行動物,一到早上(白日),懶洋洋地動都不想動,如此憊懶
讀水滸讀懂下九流人物11-劉唐 黑道老大養的三種狗 古典小說中所謂的四大奇書,各有特點。 其中《紅樓》是古代貴族的生活指南,《三國》是兵法謀略,《西遊》是醫書,而《水滸傳》呢,則可說是一本「黑道老大」教科書。 所以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老了才讀《三國》,精於韜略而無兵將可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0-羅真人 與二仙山上被劈開的那一位 曾讀過柄谷行人的一本書中說:古代文學沒有「景深」,好比歐洲中古以前的藝術家沒有「透視法」,所以畫出來的神話宗教題材,都很「平面」,也都沒有「景深」。 當下大是嘆服,深以為然。 很多古代文學的敘述技巧,沒有現代文學豐富,所以許多經
從王倫之死,看政治與格局-續 政治, 看的是人。 格局, 看的也是人。 讓我們來先說說政治。 解讀政治, 要解讀的是: 「這人背後站的是甚麼人?」 舉個例子: 比如曹操要殺楊修 單純研究「楊修是怎麼惹到曹操」是沒用的 曹操真正要殺楊修的原因 是因
從王倫之死,看政治與格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林冲火併王倫,為什麼能夠成功? 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 從王倫的角度看, 他當時手下有杜千(渾號摸著天,可知有多高)、宋萬(渾號雲裡金剛,可知又高又壯),還有手下幾百號小嘍囉(原文敘述當時的梁山:如今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札下個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國淵,是青州黃巾大盛時,逃往海外遼東的一名學者。青州黃巾,就是魏書十一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同時,這些逃難學者的人脈,也指向了曹丕好友中第一名,魏初實權更在司馬懿之上的那個大臣。 很多東西,開始慢慢浮出檯面了。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第二集,演到史艷文考科舉,考官出上聯要史艷文對下聯⋯⋯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果然名不虛傳,第一集已向山賊說教⋯⋯
Thumbnail
故事由史艷文與書僮庸兒前往杭州拜祭岳飛開始,當時史艷文已經名滿天下,途中結交了不少俠客⋯⋯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國淵,是青州黃巾大盛時,逃往海外遼東的一名學者。青州黃巾,就是魏書十一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同時,這些逃難學者的人脈,也指向了曹丕好友中第一名,魏初實權更在司馬懿之上的那個大臣。 很多東西,開始慢慢浮出檯面了。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第二集,演到史艷文考科舉,考官出上聯要史艷文對下聯⋯⋯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果然名不虛傳,第一集已向山賊說教⋯⋯
Thumbnail
故事由史艷文與書僮庸兒前往杭州拜祭岳飛開始,當時史艷文已經名滿天下,途中結交了不少俠客⋯⋯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