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3-史文恭(中)
為什麼捉史文恭前,要賺盧俊義上山?
上回說到紐約(華)青幫的杜管事,向老衲開示《水滸》中的那個大疑問:「為何捉史文恭前,要先賺盧俊義上山?」——其實這個問題,要從梁山作為一個黑幫結構來理解。
先從王倫時代的梁山說起。
王倫時代,規定:每個人要繳「投名狀」才能上山,殺一個人,可想而知也等同於搶劫一份人的財貨上山繳納,藉此憑證即能「入夥」——這時候的梁山有點像「共產黨」,每個人是「均份入股」的制度,每個人的股份都是一樣的,只是按照能力分派職位而已;所以即使林沖帶著柴進的介紹信,也不能夠例外,因為假使王倫讓林沖入伙,可是林沖沒有繳納「投名狀」的話,也不能使梁山上原來的一眾頭領及小嘍囉心服。
可是這樣的制度,等到智劫生辰綱的「七星聚義團」晁蓋、吳用等人上山的時候,原來梁山的權力結構,就受到了莫大衝擊。
別的不說,光是晁蓋等人帶來的「十萬貫財貨」(生辰綱)怎麼分?那就是一個莫大的難題。
如果這筆錢,均分給原來梁山的賊人,晁蓋吳用肯定不幹;可是如果晁蓋吳用上山以後,繼續把持著這筆「十萬貫」在七星團手上,原來的梁山大哥們又怎麼能不倒向晁蓋一方?
王倫很快便嗅到這背後隱藏的政治危機,所以堅決不讓晁蓋入夥,也所以才發生後來的林沖火併事件。(見王倫篇)
晁蓋一夥人幹掉王倫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之後,很明顯的,原來「投名狀」的制度便被廢止,劉唐口中「梁山上財寶糧食不計其數」,這一筆大資產,應該是由「大哥們」共同議事來分派,而不再接受新人入夥,需繳納「投名狀」入股的儀式。
本來梁山若維持這樣的規模,那倒也無事,可是後來清風山群盜(花榮秦明黃信、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合併呂方郭盛與小嘍囉三、五百人等)藉著宋江的名頭要上梁山,晁蓋雖然心中百般不肯,但花榮在席間出來溜噠,露了一手射雁絕技,逼得晁蓋不得不接受清風山群盜的入夥。
說到這裏,岔開一句,讀《水滸》要細讀其中關節與榫卯;原文說到清風山群盜上山以後與梁山好漢大開席宴,席中「稱讚宋江許多好處、清風山報冤相殺一事」(這是在告訴梁山好漢,咱清風山一夥之前是怎麼樣的在青州府殺人如麻,光說那秦明不入夥,宋老大就指揮咱們殺光秦明全家啊!)又說「讓呂方、郭盛比試戟法」、「花榮箭法如何如何厲害,能一箭射斷絨縧」(這是在告訴梁山好漢,爺這邊的武力很硬,來硬的咱們也不怕)。
要知道,當時的梁山是由七星聚義團所主導,七星聚義團雖然在此前江湖中傳得厲害熱鬧,但深究,不過也就是下下蒙汗藥的小賊;山上唯一能打的,只有林沖與劉唐,可是劉唐腦子不行,林沖雙拳難敵四手,更別說這夥人都不是什麼真正的「惡人」;哪有清風山群盜在宋江老大率領之下隨手就殺光敵人全家、順手劫掠百姓放火燒屋的狠勁?
梁山一夥聽清風山群盜這麼一說,當然是膽戰心驚,想推又不敢推,於是晁蓋口中模模糊糊地表示:「直射得如此親切?改日卻看?」(意思是你們真有這麼厲害?改天露兩手來看看?)
晁蓋此話一出,清風山群盜就不幹了,原文說「酒至半酣,眾(清風山)頭領都道:『且去山前閒玩一回,再來赴席』,當下眾人相謙相讓,下階閑步觀看山景。」——看倌們注意此處,自個想想,有客人吃酒席吃到一半,拉著主人出去走走的嗎?這是出於什麼目的?
果不其然,花榮一行人拉著晁蓋出來走山,借一張弓,望著遠出恰好飛來的一行大雁,花榮指定要射穿一行大雁中的第三隻雁的頭顱之上,果然一箭射穿,這才壓服了梁山好漢。
次日,梁山接受清風山群盜的入夥,還在梁山上將清風山群盜排進原來梁山的座次;可是這麼一來,如果梁山不再開發財源,四出打家劫舍,原來七星聚義團帶上山的生辰綱十萬貫,夠用嗎?顯然是開始慢慢不夠用的。
更別說後來江洲劫法場之後,宋江逼著揭陽群盜跟著上山(這是另一個大故事,得在另一篇專門講解),在後來的梁山上,宋江的實力,已經隱隱然地要蓋過晁蓋。
後期梁山的政治格局,有人說叫做「晁蓋宋江雙頭格局」,不過老衲以為更像是晁蓋董事長與宋江總經理的經營模式;只是晁蓋帶上山的起始資金已然花得差不多,而宋江打家劫舍賺來的錢又握在宋老大自己手上,這時候晁蓋早已被宋江架空,欲把握權力而不可得也。
「權力」這件事很妙,人人都看不到但人人都能感覺得到,「誰說了算?」,這就是權力的本質;其實晁蓋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再扶持起來另一位總經理,形成「雙總經理」制,讓他們兩人相鬥、兩虎相爭,那麼晁蓋這個老大才坐得穩。
可惜,晁蓋只是個保正出身,當當鄉長、里長、村長還可以,可要在梁山上指揮上千人、甚至上萬人,晁蓋沒這格局,也沒這本事。
晁蓋最後想的辦法,就是他自己下來當總經理,當執行者,結果一箭被史文恭射死;晁蓋的最後一絲悲鳴與掙扎,可能是源自於他小時候聽過的故事——「二桃殺三士」——所以晁蓋才會說出那句名言:
「賢弟(指宋江)莫怪我,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之主!」
晁蓋知道不知道,他這個遺言肯定是對宋江不利,甚至是想拉宋江下馬?當然知道,否則晁蓋也不會說「賢弟莫怪我」這句話了,是不是?
寫得長了,墨又乾了,至於晁蓋說出這句交棒遺言後,梁山上的權力結構,又會往何處發展?又怎麼會因為這樣的權力結構,所以非得要賺盧俊義上山不可?正是「聽老衲解讀水滸下九流人物,再回看梁山上紙牌屋風雲」。
且聽下回分解。
#過年有老衲文陪著大家是不是感覺很幸福?
#感覺很幸福就趕快下單購買老衲作品集吧~
#對了上頭提到的郭盛就是大俠郭靖的曾曾曾爺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