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同步發布於Dcard-法律人版)
一、前言
大家好,有幸在備考10個月後律師及格,這段時間受惠於眾多前輩網友們的心得分享,我也發願在考上後,寫分享文回饋考生。由於我背景與動機可能跟大部分考生不太相同,因此自認較適合以下考生觀看: 如果你想快速備考,目標律師,但正值中大齡,在苦悶的工作掙扎著是否要轉職,手上可能還有光鮮亮麗的頭銜及薪水,後有一家老小等你照料,你不是不想拚搏,只是公司的體制化已經讓你內耗到不行,你不想再幫你不認同的老闆或公司打工賣命,且你心中有個小小的遺憾,現在不做,當時間流逝,你擔心自己只能停在原點,你不希望自己5年、10年後回頭看,後悔當時沒有下定決心。那讓我來分享果決裸辭後,10個月全職,以函授打底後直上解題書的備考方式供大家參考~
二、背景
我是一個大齡的全職考生,二寶媽,算也不算本科生,約15年前是貓空大學社科院雙主修法律系畢業,成績中等,同時社團玩很兇。在學時雖有念頭是否要投入國考,但當時我大學一畢業就順利推甄上同校商院,研究所還沒畢業就拿到top FMCG offer,看似閃亮的前景讓我將國考的念頭拋在腦後,一晃眼就過了15年。這十幾年間,外商的高薪與背後的血淚就如同大家知道的,No pain no gain,只要你願意承受各種心理高壓與殘酷競爭,將你的時間、靈魂質押給公司,錢&福利從來就不是問題。後續不論是升遷或跳槽的爽度與薪水漲幅,讓我成為領軍衝鋒陷陣的業務主管,業務戰績與領導團隊的確讓我充滿驕傲的成就感。但看似美好的光鮮亮麗,背後是你在各大河道都聽過的職場PUA、健康犧牲、高壓競爭、背叛落難…等辛酸血淚堆積而來。不管我成為了踩人者還是被踩者,我都討厭那樣的自己。
直到2023年底,我不願再內耗式的出賣自己靈魂,決心裸辭(!)並轉戰跑道。簡而言 之,我不想繼續依附在公司體制,我想為了自己、為了夢想拚一次,決心重拾書本以成為律師為目標,也很幸運的10個月後順利上榜,在奔向不惑之齡同時達標。
三、成績單
一試
刑法/刑訴/法倫:96
憲法/行政法/國公/國私:106
民法/民訴:100
商法/強執/法英:62
總分:364
(排名:2721) (錄取標準:律354)
二試
憲法與行政法:105.5 (54/51.5)
刑法與刑事訴訴法:121 (59/62)
國文:42 (22/20)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一):80.5 (47/33.5)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二):77 (45.5/31.5)
公司法、保險法與證券交易法:59.5 (30.5/11.5/17.5)
選試(勞社):33 (8/9.5/15.5)
總成績:518.5
(錄取標準:律494.5)
四、備考心得
(一) 備考時程
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瞄準月亮,即便你沒達到,你將置身星星之中。
在正式踏入備考前,我花了一點時間盤點自己的優缺點、讀書習慣、備考資源,並設定短中長期目標。我認為自己是一個衝刺型考生,所以大目標是兩年內考上律師,如果第一年沒上,也不希望第二年還要重頭開始,而是能讓第一年備考的材料資源可以在第二年快速複習。而中小目標,則是從遠到近一一拆解,以月/周/日為單位且滾動式調整,瞭解國考結果射倖性太高,一切目標盡力而為即可,不能把自己逼瘋,因此就算我小目標沒完成,通常睡一覺就放過自己,再調整成最符合當下的目標即可。例如我原先目標是3月底前聽完全修函授打底,讓自己來得及在一試前,至少二試大科可以進入解題書,但我念到2月才發現聽完民訴函授卻無法建立基礎,我只好再聽一個老師,使得進度大幅落後。但因為抱持著就算今年沒上,明年也不能重頭念的堅持,認為至少把底打好是重要的,於是修正了備考時程如下:
113/01 民財、民訴(甦)
113/02 民財、民身、民訴(甦)
113/03 刑訴、刑法、民訴(蘇)、憲法
113/04 刑法、刑訴、民訴、憲法、公司/保險/證交
113/05 民財、民訴、行政
113/06 刑法、刑訴、公司/證交
113/07 刷109-112考古題
113/08 民財、憲法、行政法、刑訴(修法部分)
113/09-10 以周為單位,每天念2-3科解題書,各科目輪流。
9月各科念第一次,至少公、民、刑事六大科目盡可能看完一次,其他科目挑重點看,約看完50%~70%不等。10月各科目皆挑重點看第二次。最後一周只念10年考古題詳解。
wk1 民法(債)、行政法;
wk2 民訴、身分;
wk3 刑訴、公/證/保;
wk4 刑法、憲法、民法(物);
wk5 憲法、行政法、刑訴、刑法;
wk6 民訴、家事、民法、公/證/保、勞社;
wk7 102-112年考古題
以函授打底是我評估過,認為最適合短時間衝刺的備考方式,雖然適合衝刺,但想將主要科目(也就是二試會考的科目)完整聽完時間仍不夠,因此我都是以1.5-2x速來聽函授教材,當然如果遇到需要筆記或思考的部分會暫停。一天大約能聽3堂。
就像前面所說,一開始2月民訴打底就沒打好,拖累我原本的規劃,雖然看李甦民訴函授時學得很開心,但聽完後試著看考古題卻找不到爭點,有可能是我民訴底子太差,只看一個老師不夠,還好函授有雙師資,於是我決定再花時間多聽一個老師。雖然時間要花更久,但當下看不出爭點讓我真心焦慮,心裡想著就算今年讀不完而考不上,至少先把民訴底子打好,因而邁入蘇軾老師的函授。3月是我最痛苦的月份,因為要重聽一科函授,常常要提早到凌晨4點起床,同期間打底的刑法/刑訴我幾乎都是開2x速度聽,才能趕上進度,還曾因為這樣造成抵抗力變差,中了流感發燒,但也只敢躺睡一天,就馬上恢復備戰狀態,都下定決心備考了,真的是跪著也要走完!
打底後是筆記期,針對要不要寫筆記,因為我個人是筆記派,而且是很old school的手寫筆記, 雖然邁入備考前已經有15年以上沒有拿筆寫超過3行字了,在職場十數年都是打字比較熟練,一開始拿筆寫字時手還有點抖XD但如果沒有自己拿筆寫下來,做成自己的筆記,我無法深刻的吸收函授與書籍上的文字,內化並思考。雖然很花時間,而且在過程中我也懷疑自己這樣做速度太慢,數度想放棄,但仍然相信自己的讀書方法是最適合自己的,成功的內化為自己的法學基礎,好處是後半段複習時速度會很快。且寫筆記並不是照抄書上內容,而是從書籍大綱(大小標)開始閱讀起,同時心中便會有筆記該如何寫的架構,接下來閱讀段落時,會將內容轉化成自己了解的方式,形成筆記並寫下來,如此一來在複習時,由於內容已等同刻在腦子裡,閱讀到新的內容或有不同見解,再用不同顏色的筆加上去即可加深印象,也藉此增加答題深度。
(二) 一試備考
一試備考方法二話不說就是刷題,其實我在一試前只聽完二試科目的函授打底,加上做了50~60%筆記,當時也想過沒念完就刷題是不是很沒效率,不過如果不刷題,我也沒有別的更好方法,在倒數只剩下3個禮拜時,鼓起勇氣刷題下去,第一次是2019年的考題,只有295分,沒錯就是完蛋了XD而且刷完一次題+訂正就要花3-4天時間,中間真的很痛苦:每天早上起床元氣滿滿的刷題,刷完題覺得精神萎靡,提起一點精神改完心態差點崩盤,檢討題目時覺得都不會還是就不要去考了,檢討完帶著放棄的想法去運動,可能是多巴胺分泌很多所以開始正向思考覺得下次應該會更好XD每天就是這樣無限輪迴,一直到考試當周我做完最後一年題目還是只有384分,有進步但很邊緣,但我抱著沒去應考我應該會後悔的心情去了,結果也奮力攀著邊緣進了第二試! 真的鼓勵大家,心情不好就放下書去走走去運動都好,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進步一點點,或這個月的你比上個月的你進步一點,都一定要去應考,沒應試就沒機會,有應試才有機會上榜!
一試備考教材跟大家差不多,靠著考古題歷解與七小科刷題,雖然有買一試總複習函授,但六大科只聽了鍾禾的憲法+行政法。老實說我自己個人體感認為最需要聽的也只有鍾禾一總複習,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我時間不夠,無法聽完總複習函授再寫考古題,所以我把時間都留給刷考古題,果斷放棄一總函授; 二是部分老師一總內容跟全修班很類似,或是解析方式與考古題歷解類似,我認為不用浪費時間聽; 最後是因為我自己對於所有老師的函授教材中,最能吸收的就是鍾禾的教學(包括全修、一總、二總),不管憲法或行政法,不同教材中他給出的內容與解法都非常貼近我需要靠全修打底,及利用一二總函授快速複習的需求,一二總也不會給人與全修班太重複或太緊湊的感覺。加上我原本就有意識的投資我底子比較不好,卻有高投報率的公法科目,因此備考過程就是鍾禾全餐吃到飽。不過不管如何,建議大家選擇一個你在備考時,心理生理都很緊張的狀況下,最能有效吸收的方式最重要。
至於六小科部分,全修函授都沒有聽,一總函授有聽的是國私、票據、法倫,部分有聽的是法英、強執,不過因為時間不夠,考前決定除了國私、法倫外其他幾乎都放推。今年的一試就如同大家知道的偏難,我自己的體感心得是小科我都是靠著短期記憶強記或甚至法感(?)來猜答案,唯一覺得投報率不錯的是國私Bill,他的一總複習幫助我在短期內建立體系感以及重點整理,建議大家可掌握國私。
一試考完後,馬上帶小孩直衝日本旅遊放鬆心情! 推薦大家該玩還是要玩! 不過我在去日本第一天就在飯店內對答案,對完答案只有364,屬於在過去幾年考試不確定會不會上的分數XD,很感謝Dcard有神人給予科學統計,讓我在日本時至少有放鬆一點玩!
(三) 二試備考
一試驚險過關後投入二試備考,因為只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在無法兼顧全部科目都到位的狀況下,得重新制定讀書目標與衝刺策略。我是透過前輩的各篇上榜心得來分析各科目優先順序以分配讀書時間,心得大多認為刑事法=投報率不高、公法=投報率高、民事法=不能是拖油瓶、商事法=保險法配分低/證交法考點固定/公司法配分高、選試=最沒時間念,要挑選短時間內自己最吞得下去的科目。而我自己則是在大學時期民債與行政法偏弱;民刑訴都只修一學期;保險/證交沒修過;比較上手的只有刑總三階論,偏偏是最不喜歡的科目XD
因此策略上我的做法就是: 最早開始+最多時間分配給民事法、第二是公法,雖然我行政法在大學時沒念懂,但既然投報率高就一定要念通、第三的刑法不要漏開罪名、刑訴則是掌握強制處分及證據、最後商法則將時間壓重本在公司法,證交法只把握函授學到的固定考點,保險法放推。分數目標分配上,公法/刑事法一定要衝高,民事法不要太弱,商法則是把握公司及證交。結果論各科目分數算是符合我當初的策略方向,而且也足夠上榜了XD
手段上是全部科目都直上解題書,雖然依照前輩心得文建議,輸出非常重要,但在時間不夠的狀態下,我的解題書念法只能追求效率,一周必須要念3-4本解題書,完全沒有手寫輸出一整題或做任何模板,只能看完題目後,在旁寫下我會如何解題的大綱,接著閱讀作者的解答對照差異,再利用此差異判斷我哪一部分還不熟,加強補充在自己的筆記上,也就是用自己筆記+各解題書解答架構來建立腦中的模板。而在無法整本念完或無法精讀兩三次的狀況下,只能挑重點念,至於「重點」是哪幾個章節,推薦大家可以閱讀各作者的序言,或者翻一下司律各年度考題,心裡就會有個底囉~
我也有購買二總函授,但最後因時間不夠,我選擇的是加重看解題書的時間。因此二總一樣只看鍾禾老師的公法,以及全修函授時覺得比較對頻的程穎老師的民事財產法、Jango老師的刑訴中有修法及補充學說的部分,其他則因為真的時間不夠就果決放棄了。
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念不完,但又希望自己在考試前能更熟悉看題目找爭點的感覺,因此我在考二試的當周,專攻念過去十年每一科的考古題,一樣因為沒時間整題輸出,只能寫解題大綱(開大小標)的方式與解答對照,為了節省時間我直接上網印補習班免費提供的考古題詳解作為對照,如果遇到我看不懂或是解題邏輯與我不太相同的題目,也只能在心裡說服自己太難不會考或是我不會大家也都不會 XD 看了很多題目的心得是,看越多題越可以加強也加快你看出爭點的敏銳度與速度,也記住前輩們說的,會寫在題目裡的絕對都可能成為考點,也可以成為你寫題的素材,最典型的應該是刑法,就算你覺得不成為犯罪,也不代表它不是爭點,在考試時間內能寫出來,就越能代表你有邏輯想法,就盡量鋪敘。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二試的考試技巧,我認為對於目標律師可能有些幫助,不過一樣蜜糖毒藥,這些技巧也僅止於我個人體感覺得有效的,給大家純參考用~如果有一些反例,或是我知道版上有很多前輩與改題老師認識,可能見解不同~還麻煩鞭小力點XD
1) 關於時間分配,很多前輩分享過考試時掌握時間很重要,以及如何分配時間,我也大致上都是依照前輩們建議就不贅述。比較想分享的是我一開卷與結束前如何控制時間,給大家參考。我一開卷後大概花10-15分鐘看題,而且是所有題目都看,邊看邊寫大綱與層次在卷上,也就是說即使是第二、第三大題,我都是在一開卷就先閱讀題目並寫下爭點。因為我認為我腦容量有限,對於單一科目的最高知識點,只會停在各科目開考鐘響前的最後複習時間,如果我費盡心思寫完第一大題後,再看第二大題,就算剩餘時間夠,可能會因為我緊張或腦容量因寫完一題耗費不少,而無心思心力看出後面題目爭點寫不出來。加上先看題我可以在心裡預測對每一題的把握度及寫題時間,對於比較沒把握的題目就打安全牌有寫就好,比較有把握的題目就多偷時間盡量開展論述爭取分數。另外我認為寫題架構很重要,所以解題不能沒有結論,因此我在每一題的時間配額結束前5~8分鐘,不論再怎麼荒亂,都會逼自己進入寫結論段落,並與前面論述呼應同一邏輯,避免過度開花。
2) 關於寫題技巧,如前面說的,我認為架構與邏輯比結果重要,也就是答題要有層次,你可能看完爭點後,在心裡對於這個題目爭點已經有一個答案,但千萬不要平舖直述的在前段落就寫出結果,論述上沒有深度會讓改題老師看不出邏輯。之前閱讀過前輩們的上榜文,我覺得很有用處就是:按,查,惟,故的建議,一開始開標時寫下你的見解結果,段落上在前面層次先論述表面看起來的答案,後面兩說或多說併陳時,再以學說或實務見解開出質疑或批評,然後記得一定要涵攝本案事實,最後再加以結論呼應你的開標,層次+架構才會讓改題老師感覺你是同路人。
當然,我在寫卷時,就常有因為一開始想的結論,與寫卷到一半時我自己覺得好寫(省時XD)的邏輯不一致,只好不停的用立可帶修改一開始的答案。也曾因為寫錯面,發現時已寫半面只好立可帶狂塗,還有寫錯刑法三階順序但時間又不夠,只好用箭頭指示老師要先從第二點開始看XD 以結果論來說,分數似乎沒有太多不利益,所以請大家考試時縱使發現任何錯誤或想改變想法,先冷靜下來修改或指示改題老師該如何閱讀,總比在考場上失去信心而寫不下去還要好~
3) 關於抄法條或背實務字號,其實我看很多解題書後發現,許多答案一開始看起來也有抄法條,那為什麼大家還是說不能抄? 首先我認為抄法條的不利益是來自於”照抄”,況且如果解題時不從法條出發,就直接寫出學說或實務看法,改題老師有可能會認為你太快跳到結論。因此我引用法條的方式是換句話說,而不是照抄,讓改題老師看起來我是瞭解這個爭點而寫,並不是只會引用卻沒有想法。另外,在我備考時間不夠的狀況下,光理解+背各大學說都不夠了,因此我直接決定不刻意背任何字號,考試時我也自然沒有寫,都直接寫”實務見解”表示(唯一有寫的是很難忘記的61台再186 XD)。如同前輩們說的,背不起來寧可不要寫,寫錯字號會有更多不利益,且就我的考試結果來說,我想大家可以放心不用花太多時間硬背。
4) 最後是前輩們也一再提醒的,不論題目是否看得懂,不論爭點是否抓得到,在考場上寫卷絕對不能一片空白,再怎麼不會,也要把架構寫出來,把握題幹線索盡可能延伸,把你過去費盡千辛萬苦吃下去的法學學識噴在卷上,把法條本翻遍翻到有東西寫為止,不要輕易放棄才有分數。
五、備考教材與書籍
由於我心裡想的就是第1年一定要上考場,深知時間不足,再多我也念不完,因此嚴守一本書主義。我基本上只聽二試有考的主要科目函授打底,參考書就是函授老師上課用哪一本我就讀哪一本,並沒有另外購買,以及各科目一本解題書。可能有人想問有沒有只靠函授+解題書考上的,如果我15年前在學校念過的教科書不算的話,那以下推薦可供大家參考XD
不過蜜糖或毒藥因人而異,我自己選書的方式,為了節省時間,基本上就是以前輩們推薦書籍為主,再到書店裡看過排版及些許內容確定後才購買,建議大家還是要翻過內容,確定自己吃得下比較好喔!
Ø 民法:
[打底+筆記]
程穎老師的課程講解很有體系,而且邏輯與思考都很清楚且深入,聽完老師的函授加深我對民法的喜愛(包括財產法與身分法),加上講義與書籍的編排與內容我都很喜歡,也蠻全面的,對於打底很有幫助。雖然解說與講義相比,有時講解的確會有點跳,不過因為函授課程可以重複聽或放慢速度,讓我可以重新思考,所以如果遇到這個情況還算是可以克服。如果時間夠的話也推薦程穎老師的二總複習,講義會補充最新的文章與學說見解非常實用。
[解題書]
這個廢話不多說超級推薦!不論架構、模板、解題思維、學說豐富度都沒話說,每看一次都覺得有新的體悟,不論時間多少或程度高低都值得入手!
這本還蠻好閱讀的,容易理解且架構清楚。不過我時間不夠沒看完,還好今年也沒考XD
[買了沒念]
逆風一下,第一我時間不夠,第二有可能我資質駑鈍沒有參透,所以放棄這本,念張璐的就很夠了。
Ø 民訴:
[打底+筆記]
特別推薦蘇軾老師的民事訴訟法全修班,雖然堂數真的很多,我一開始也很怕上不完或上這麼多堂我無法吸收,但上完後加上深入閱讀完老師的重點整理+解題,真的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 非常適合沉浸式的打底,也突破很多過去理解錯誤的觀念,後續再看解題書或考題抓爭點都容易許多!
[解題書]
這本也只能說神書之一!雖然只分了8周的大主題,可能有人會覺得沒有全面涵蓋爭點(?),但我認為在書都讀不完的狀況下,這本書涵蓋的範圍與內容真的很夠用了! 無論是學說或爭點解析都非常好閱讀吸收,許多旁徵博引都相當到位,可以讓民訴實力更上層樓。
這本很有效率的整理家事法的爭點與附上考古解題,在一個不確定會不會考的科目,算是非常夠了,輕薄好讀,我時間不夠就只念最後解題部分,也是還好今年沒考XD
[買了沒念]
一樣如果時間不夠,建議念溫語的就可以了。
[打底+筆記]
連芯老師的函授蠻好理解與快速上手,主因是今年的課程,老師有把比較難的部分全部集中到最後一堂課講授。我自己對於刑法本來就沒有想學到太深入,且對這個科目興趣也不高,因此我最後一堂也沒有聽,基本的課程就足夠打底了。另外很推薦老師的一總講義,囊括了刑總刑分各大主題與罪名的實務見解,在備考一試時可以很有效率的複習,即使我沒有聽老師的一總複習,單看講義就覺得很有幫助。
[解題書]
這本我認為內容好吸收,且解題是依照罪名與法益分類,並不是將刑總刑分分開題型,我也比較喜歡以這樣的分類練習。
[買了沒念]
其實刑法的解題書本來就很難選,市面上似乎沒有哪一本是大眾力推,這本念了幾題後坦白說我發現自己看不懂,所以也是放棄,後來才又選購旭律師的覺得好一些,刑法解題書真的很見仁見智(攤手)
Ø 刑事訴訟法:
[打底+筆記]
[解題書]
無論是函授課程、講義,都大力推荐Jango老師,老師在第一堂課以及每章節開始,都會提供很清楚的體系表,而且內容真的是從開天闢地開始,對每個學說的深入解說,不管哪一派都找得到,包括註解都值得閱讀,對於打底相當有幫助。其中最推薦的是解題書,給爆炸星星都不為過,上完老師的全修課再看真的很加分!每一題都可以直接當作模板背起來。即使沒上函授,只是單獨閱讀也很值得! 雖然我沒有將整本看完,但很幸運的是今年的題目不管是犯罪挑唆、通保法以及辯護人秘匿特權等,我都在這本書上念過!刑訴有辦法拿到這個分數真的非常感謝Jango老師~!
Ø 公法:
[打底+筆記]
所有課程我認為自己吸收度最好的是鍾禾老師的函授,包括全修及一二總,聽過老師講解,不管是打底或解題,都會覺得如虎添翼。鍾禾老師教的內容有體系又深入淺出,且非常推薦要搭配老師的書籍與總複習講義,包括各主題模板既能快速複習又好背誦,基本上只要跟著老師上課及看完書籍,會感覺公法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我也因此而愛上公法的學習(笑)。不過建議大家,如果要買鍾禾的書籍,除非你現場看過認為足夠打底,否則會如同大部分前輩建議的,可能單看書籍打底稍嫌不足,建議跟老師課程一起搭配較佳。
[解題書]
這本大推,非常洗鍊的文字與解法,而且提供多方面思考維度,觀念清晰。
這本也是大推,不論是觀念、架構、層次都很好閱讀也容易理解吸收。
Ø 商法:
[打底+筆記]
陳楓的好就不用多說了,即使是前一年的版本但還是不脫節,像今年的證交法雖然是考2024年最新修法,但陳楓老師在前一年的函授課程已經精闢解說這個法條的問題與修法建議,讓我寫證交法時更能快速寫出立法理由與評析,大推!可惜老師之後沒有任教了,如果考生們有機會能夠拿到老師的講義的話還是很棒的!
[解題書]
陳楓老師的航海書,雖然不是單純解題書,算是參考書附上經典解題,但我認為很夠用了,也是唯一一科我認為不需要另外一本專門解題書來練習題目的科目,只要把楓哥航海書的經典解題看熟,對付律師考試真的綽綽有餘。
這本我只看一半,覺得沒有特別推,比較起來還是把楓哥的證交法講義念熟就可以了
這本我只看一半,文字架構爭點都很清晰,除了葉啟洲老師主流見解外,也有充足的汪信君老師見解,可惜我在時間不足狀況下,對於25分的保險法算是半放推的狀態,大家參考就好~
Ø 勞社法:
選試我選擇勞社法的原因有三: 1.近幾年各組錄取率都差不多;2.我對智財及海海沒興趣,財稅要快速上手對我來說有點硬,勞社是我看了解題書後,覺得對我自己來說最好短時間入手的;3.我最喜歡的鍾禾老師在上課時說自己就是考勞社組,推薦大家可以放心選,愛屋及烏我就選了(?)但我時間不夠也是放推,看分數就知道了,就不浪費大家時間囉~
六、其他FAQ
1) 我的每天讀書行程: 一~五
5-6 念書
6-8 準備小孩起床、出門、送上學
8-12 念書 (含早餐)
12-14 午餐+看劇+午休
15-17 念書
5點後就是運動後接小孩,晚上到睡前都是陪小孩時間 XD
3月開始,如果前一天目標沒念完,就提早4點起床。一二試考試當周因為擔心考試時會精神不好,當周會調整為6點起床。
當初決心裸辭離開公司體制的原因之一,就是陪小孩的時間太少,所以周末的時間也陪小孩居多。只有到二試前備考時,發現不拿六日來念書,解題書會看不完,特別交代小孩&老公最後衝刺的周末千萬不要找媽媽XD
2) 維持固定運動: 離開公司體制轉職另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健康,在內耗環境下久了,健康指數不說,光是體重就攀升不少。再加上我自己是一個喜歡有目標的人,目標是激發我持續往前的動力之一,但國考結果本來就是不一個說考上就考上的事,我也擔心長期在目標不達成的情況下,心態崩盤是遲早的事,所以我幫自己設立一個自己能掌握的小目標:規律運動,在備考期間我每天都會在家做30-40分鐘的TABATA或去離家最近的運動房重訓(節省通勤時間),每天運動是我能掌握的事,而且每天只要有動就達標=成就感滿滿XD,再加上全職在家備考能吃的食物就很簡單,不像過去在外工作交際還要聚餐,花錢又傷身XD,順勢帶來的減重效果也超乎預期,備考期間就減了12公斤。
再說一個運動的好處,一個人每天關在家裡念書,在沒有人互動的狀況下,不要說心態容易崩盤,光是思考邏輯就很容易一個想法繞不出去,我發現進入運動狀態,釋放出的多巴胺,可以讓我比較容易放下糾結,正向思考,有時候想不透的想法,在運動完時就想通了,備考期間我可能無法達成每一個讀書計畫上的進度,但不論心情如何,有沒有生病,我都堅持每天運動,對於身體、心理都很有幫助,推薦給大家。
3) 暫時與外界斷聯:我認為我自己是一個蠻容易分心而不專注的人,尤其很容易被旁人的言語或眼光而影響。既然決心備考,且希望有衝刺的效果,我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後,選擇只在家中以函授的方式念書,省去通勤或外出的時間外。另外也擔心朋友還是會約,以及不論朋友或獵頭也會時不時推薦新工作機會給我,讓我因心不定而無法拒絕,因此都全數斷聯。雖然對朋友很抱歉,但不得不出此下策,否則很容易中途放棄或失去專注力。
4) 如何決定裸辭/轉職?
裸辭或轉職都是需要勇氣的決定,尤其有家庭&經濟壓力,要想好後路的狀況下,建議你在做決定時要找到自己的支持點,支持點的來源很多,不管是來自於足夠的金錢(存款)、家人的認同或甚至自己的決心,有足夠強壯的支持點,可以讓你在備考期間不至於太快讓心態崩盤,只要你心態不崩盤,已經贏了一半。
我是屬於只要投入工作,就會沒日沒夜的將大半時間放在工作上的人,可能過去都在外商,又身為業務,節奏快且高壓,在目標導向的驅使下,漸漸被工作侵蝕了我的全部時間與生活,久而久之,我討厭只會工作卻沒有私人生活的自己,卻又上癮於高成就感的職位與高薪,可怕的是,破關後帶來的不是只有成就,更多的是被掏空的空虛,為了彌補這樣的被掏空感,我只能麻痺的催促自己繼續向前破關,但每一次破關後帶來的快感越來越短暫,空虛感卻越來越深沉。我又想離開,又戒不掉成就感的癮,於是我了解自己是無法兼職考試的,我想完全脫離這樣的處境,就只能破釜沉舟。
因此我盤點自己的積蓄、家人的支持,也拿起15年未觸碰的法律書籍念了一周後感覺還想唸下去,加上花了無數夜晚看了很多Dcard前輩網友們的備考心得,才下定決心買函授,投入全職備考。我認為自己都奔四了,就像很多前輩說的,最好的時機是10年前,我沒有把握,其次就是現在,我再不把握,我這輩子再也當不了律師了。我不一定考得上,但我至少認真嘗試過了。我是抱持著這樣的決心投入的,我相信所有認為自己大齡的你也是。
備考是個長期抗戰,除了家人是我的支持點外,我在考試前也會到廟宇祈求神明保佑考試順利。如果念書念到心神不寧,心裡有個信仰也會讓自己能較快速的平靜下來,畢竟都跟神明說了自己要備考的決心,也不希望違背自己的諾言。另外如果念書壓力太大,適度的放鬆也是必要的,如同前面所說,我在一試後就帶著小孩直衝日本放暑假,讓腦袋放空一下再回來念書也能調整好備戰心態,不至於彈性疲乏。
5) 提供幾句名言佳句是我備考期間,貼在書桌前激勵自己的,來源是我在網路上或看劇看到,覺得很被激勵,就順手抄下來,希望也能鼓勵到各位考生:
「所有事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勝利者是專注在自己腳步、呼吸,照自己節奏前進的人」
「沒有自信的廚師,是摘不了星星的」 <型男主廚三星夢>
「神只會給人們能撐得過去的試煉」 <仁醫>
「最勇敢的方式就是銷聲匿跡、自我沉澱;
在繁華中自律,在落魄中自癒。熬得出就出眾,熬不住就出局。
你的野心很大,所以沒有資格停下,要沉澱、要有格局;
目光要長遠,而不是在原地停留。
早睡早起,做好計畫,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迫切的期盼,總有一天,會以從未想過的方式實現」 <無人島的Diva>
6) 我想,如何讀書才能上榜,有數千種解法,每個人都不同,建議大家可以多加嘗試,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試了就堅持一段時間看看成效如何,沒成效就設停損點並果斷放棄,總是會試到最適合你的那種。也很感謝眾多前輩網友們的考試心得,讓我在備考期間,不論是念書進度、函授書籍選擇、寫題技巧等,都有許多學習及收穫,直接或間接加持了我上榜的機率,因此我也跟神明許願,順利上榜後我一定會撰寫心得文來回饋各位考生,將善意繼續傳遞下去。
七、結語
律師備考真的是一段很不容易的旅程,每個決心投入的你都值得一個讚,跟自己說一聲辛苦了👍 也給每一個還在猶豫要不要追夢的大齡人,只要你有決心,年齡從來就不是問題。跟隨你的心流吧。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金榜題名,早日上岸~